專家傳真-綠電大鬆綁,撼動交易市場

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3年12月14日,經濟部能源署的一封函文,在綠電交易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又稱再生能源第二型、第三型電廠)往後將開放賣電給再生能源售電業,經由再生能源售電業轉售予終端企業用戶(下文簡稱「新制」)。

在過往制度,第二、第三型的再生能源電廠要跳脫臺電躉購,轉爲可以參與綠電市場交易的「第一型電廠」,真可謂一波三折、難如登天。平均耗時10~12個月的「三轉一」行政流程是每個市場參與者必經的修煉之旅。

12月14日的函文就像爲綠電市場轉開綠電的水閘,解放了塵封起來的綠電。怎麼說呢?以2023年10月臺電公司公告的公開資料來看,目前全臺灣第三型太陽能電廠的裝置容量,已達7.75GW(百萬瓩),是可直接銷售綠電的第一型太陽能電廠裝置容量3.1GW的兩倍有餘。然而受制於舊有法規,這些第三型電廠無法參與由企業簡易的使用。而當大量綠電開始投入市場時,原來已趨於穩定的市場規則又將被攪混。其中首當其衝的莫過於市場上的既有綠電供給者:第一型太陽能電廠。

綠電市場供給者的新挑戰

在新制上路前,綠電市場多處於供不應求的窘境。由於不需要經歷「三轉一」的行政流程,時間是站在第一型太陽能電廠的經營者這邊。因此,這些賣家可以「用時間換空間」,多采用以靜制動、待價而沽的策略,逐步探詢市場上願購價格較高的買家。

新制上路之後,在綠電供給激增的情況下,市場上將出現「供過於求」的瞬間,原來的「時間」優勢也會隨着制度的調整而消失,第一型電廠經營者勢必要面對「再不出售,電可能賣不到好價格」的現實問題,進而改變銷售策略。

此外,在法規鬆綁後,擁有開發電廠能力的開發商,由於投入市場的難度大幅降低,很有可能在前期開發階段,就和靠譜的售電業者談好採購價,藉此提高電廠財務報酬和開發空間。因此除了既有開發與經營電廠的能力,建立評選售電業的標準將是電廠經營者會長出的衍生技能。

在如此多變又不確定的情勢下,本文建議摩拳擦掌要進入市場的電廠經營者仍可以積極、但保持彈性地參與市場。畢竟每座發電廠都是珍貴的資產,初入市場卻盲目追求高報酬(高電價)的代價可能是要承擔意想不到的風險。如果手頭上有不只一批可參與交易電廠,建議可以先設定「多方嘗試」與「短期契約」的合作條件:多找幾家售電業洽談可以互相對照各自的條件;一份2~3年的合作契約也足以辨識售電業承購與服務的能力。

綠電市場需求者的新挑戰

新制上路,最大受益者莫過於是廣大的綠電需求企業。政策鬆綁前,部分企業就算有意願逐步導入綠電,但礙於市場上流通的綠電有限,在僧多粥少的環境下,往往較無議價空間。面對市場有限的綠電,常常是看得到吃不到。

政策鬆綁後,企業的綠電採購將擁有更多的選擇和議價機會。原本企業內部推遲的採購計劃,建議趁這個時間點趕緊重新啓動。由於本次鬆綁的第二、三型電廠,依然要透過再生能源售電業者做交易。因此,有采購需求的企業可以開始廣泛接觸有履約實績的售電者,並建立企業內部對於售電業者的評選機制。如何在這個最好的時機點,取得資訊上的先機,會是採購方現在就要開始準備的課題。

綠電市場售電業的新挑戰

當愈來愈多綠電進入交易市場。綠電會逐漸從過往看得到吃不到的「限量商品」,走向只要企業願意就能買得到的「常態商品」。採購綠電,會愈來愈接近企業平時採購商品的邏輯,價格並不全然是下單的因素。最終決策的關鍵,可能是報價單以外,用經驗堆疊出的服務細節和履約品質。

舉例來說,評價一間售電業者的履約能力,可以觀察在供電期間彈性供電的能力,是否能夠配合企業於特定年度、月份所需要的綠電,經由自身累積的調度經驗,爲企業做到客製化的「綠電快充」。在售後服務上,業者能否提供清晰的介面,清楚呈現供電情況的視覺化工具,讓企業更快速、精確地掌握自身的減碳進程。

市場規模瞬間擴大,售電業勢必會在這兩年進入戰國時代。然而當價格戰打完,市場從過熱回到常溫,除了「價格」之外,售電業還能提供哪些「服務價值」,是所有售電業者下一步需要思考的議題。

此次法規鬆綁,除了大幅降低綠電供給者、需求者和售電業者投入綠電市場的參與門檻,同時降低行政部門處理「三轉一」的行政成本。此外,當愈來愈多綠電進到自由交易市場,就意味着我們在爲這片土地創造更多幹淨電力的同時,支撐能源轉型的財務壓力,不會單方面壓在臺電公司身上。

總結而言,新制上路雖然市場上會有短期的動盪,但對臺灣再生能源長期發展,着實跨出健康且永續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