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美對中關稅新態樣和友岸外包政策
美國對中國大陸綠色科技產業加徵的進口關稅,再次印證了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圖/美聯社
近期美國對中國大陸綠色科技產業加徵的進口關稅,再次印證了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美國正在加強促進友岸外包和產業政策的力度。雖然供應鏈更大幅度地重組可能會提高成本,但政府主導的變化和企業推動的多元化熱潮可能會爲亞洲帶來一些贏家行業和企業。我們對新進口關稅和潛在301條款調查的分析表明,在電動汽車(EV)、鋰電池、鋼鐵、造船和太陽能電池板領域可以作爲替代的亞洲企業將成爲受益者。
■電動汽車和電池:韓國和日本的替代作用
2023年,韓國和日本佔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量的15%,而中國僅佔3%。2020至2023年,韓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從4.3%增加到8.3%。日本則主要取決於消費者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的需求。在鋰電池方面,美國進口的70%來自於中國,意味着如果有其他出口商能夠提供充足的電池供應,將會有很大的獲利空間。韓國和日本同樣是全球主要的電池製造商,在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佔份額分別爲49%和16%,自然而然是最合適的代替。
鋼鐵:除了對中國加徵關稅外,《通膨削減法案》也帶來機會。鋼鐵是另一種價格競爭力強且需要繳納額外關稅的產品。亞洲鋼鐵製造商的機會取決於能否進入因貿易保護主義而難以進入的美國市場。「綠色科技基礎設施中使用的所有鋼鐵材料必須在美國生產」這一規定,意味着亞洲製造商必須在美國生產才能獲得激勵。
例如,日本製鐵(Nippon Steel)收購美國鋼鐵(US steel),如果成功,其美國收入佔比將從5%增加到23%,使日鐵有望成爲全球第三大鋼鐵製造商。儘管存在政治不確定性,但相較於讓中國壓低全球鋼鐵價格,美國或許更願意讓日本企業進入市場推動鋼鐵行業升級。如果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並獲得較低關稅,印度也將受益。
■造船業:友岸外包和液化天然氣船需求利好韓國
美國剛剛開始對造船業啓動301條款調查,局面正處於變化中。多年來製造業重心轉移,中國成爲最大的造船國,2023年佔據全球訂單的50%,其次是韓國(31%)和日本(10%)。目前,美國購買的船舶中有30%來自韓國,主要是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美國液化氣出口增長意味着需要訂購更多船舶,或者全球貿易商需要擴大船隊規模,無論哪種情況都將使韓國能從中獲益。
至於太陽能電池的情況更加複雜。中國供應占全球需求的約90%,但許多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出口到第三國再輸入美國的,主要途徑包括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和泰國。韓國正在崛起成爲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替代國家,並且越來越專注於美國市場。
總而言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無疑將爲貿易帶來不確定性,但也會爲亞洲的一些行業和企業帶來機遇。在美國尋求供應鏈安全之際,亞洲作爲關鍵的製造業中心,能夠在一些重要行業提供替代方案。韓國尤其如此,其次是日本。爲避免美國關稅,中國可能會將一部分生產外包,使東南亞可從中受益。不過,如果美國對產品來源進行嚴加審查,可能會導致外包的收益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