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陸電動車產業鏈 三電領域出色 晶片是弱點

此外,要繼續穩定鋰、鈷礦等進口原材料供給,企業應和大陸保持穩定政治關係的國家簽訂長期供應合約,鎖定價格,從源頭避免成本波動。

牟逸飛認爲: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在電池、電機、電控「三電」領域比較出色,但車用晶片仍是一大短板,容易受到他國出口管控的限制,要向上突破,實現自主可控。

據「全球貿易觀察2024」報告,「三電」系統爲電動車產業鏈核心零部件製造。2023年全球鋰電池進出口總值2,451.7億美元,年增27.5%。德及美位列進口前兩大。中國鋰電池出口額則位列全球第一,佔半過半。

另電機進口額美國2023年排名第一,在全球佔比26.5%;德國位列第二。中國依舊是全球第一大電機出口國。至於被視爲電動車「大腦」的電控系統,中國中車和比亞迪的國產化進程顯著,逐漸擺脫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的局面,加速電動車產業鏈完善。去年,美國依然是第一大電控系統進口國,其後分別爲德國、中國。但得益於電控系統國產化提速,中國電控系統進口額年減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