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上海中考語文:大熊貓毛色研究、鄉村振興之美入題

6月15日上午,2024年上海中考首場考試是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邀請相關科目專家對試卷進行了評析。專家一致認爲,試卷以課程標準爲依據,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語言運用”爲主線,凸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注思維品質,豐富審美意蘊,彰顯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

聚焦立德樹人,凸顯價值引領

選文貼近學生年齡特點,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選擇文質兼美的素材,創設真實學習情境。古詩文閱讀關聯課內課外,啓發學生思考“義”的精神內涵,涵養高尚人格,增強文化自信。說明文以國寶大熊貓毛色研究成果展現科技領域的新發展,引導學生樹立科技強國的理想。散文以尋常小草爲線索,抒寫姐妹溫情與家鄉變化,情感真摯,意蘊悠長。綜合運用基於初中畢業這一人生關鍵節點和特殊情境,將文化傳統、文學創作與學生的個體成長有機融合,以豐富精神養料培育時代新人。

堅定文化自信,豐富審美體驗

美育是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方式,其意義在於構建廣闊的精神格局,鼓勵學生追求更有價值更富有情趣的人生,成爲對社會和國家更有擔當的人。試卷以“美”啓真、育德、養智、怡情,浸潤中華美育精神,爲學生鋪陳了一條審美體驗和審美創造之路。默寫與運用引導學生感受自然之美,並選用合適的詩文來表達審美體驗。文言選文一議一敘,相互照應,引導學生體會歷史人物身上所展現出的人格之美,深化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理解。說明文向學生展示科學之美,在學生心中播下科學探索的種子。散文用優美語言向學生展示了兒童生活之美和鄉村振興之美,值得咀嚼與回味。綜合運用緊扣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審美體驗,營造了富有詩情畫意的情境。

堅持教考一致,順應變革需求

試卷堅持“教考一致”原則,相關考查點基於教材編寫意圖,充分迴應課堂教學重點。古詩文默寫強調對教材經典篇目的記誦品悟。文言文勾連課內課外,重點考查對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說明文體現跨學科思維,關聯教材要求,涉及分析推理等基本思維方式。散文選文文體特徵典型,考查內容與教材中經典篇目的教學重點一致。綜合運用基於現代詩歌閱讀和創作設置學習情境,情境指向任務驅動,還原“發現—探究—解決”的學習過程,提升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並結合整本書閱讀的體驗,引導日常教學關注教材,用好教材,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試卷保持整體穩定,寫作延續導引材料加作文題的命題形式,貼合初中作文教學的實情,符合學生日常寫作習慣,聚焦學生個性化的精神成長,爲學生提供了更大的理性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