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剖析抗美大計 大陸半導體業突圍拚成熟製程
外界預測美國總統川普將強化美國半導體制造,美中科技戰恐加劇。圖爲中芯國際生產廠房。(新華社)
外界預測美國總統川普將強化美國半導體制造,美中科技戰恐加劇。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國際鏈結組副組長江泰槿表示,不管川普將對半導體祭出什麼制裁,大陸半導體將繼續開拓非美系統合作管道,以突破技術瓶頸,並全方位發展策略涵蓋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完整產業鏈,目標在建構自主完整的半導體生態系統,降低對外部技術依賴程度。
江泰槿認爲,大陸在突破美國科技封鎖方面採取了多元化的策略,重點發展半導體成熟製程,同時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產業支持力度,但這也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形成了實質性的競爭壓力和潛在威脅。
大陸政府採取舉國體制,積極整合產業資源,以打造統一的「大陸半導體企業」爲戰略目標。江泰槿指出,爲了因應美方科技管制措施,大陸已逐步將半導體戰略重心轉向成熟製程,在美方對先進製程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背景下,該佈局現階段不僅有效規避美方制裁影響,更能默默地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確立關鍵地位。
與兩年前的晶片法案清單相比,來自美方的禁令,正圍繞半導體生態鏈層層加碼;而大陸在這場關於先進科技的競爭中,也不再只是被動接招。
2024年12月3日,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罕見地聯合發聲,建議大陸企業謹慎採購美國晶片。
從行業協會集體發聲,到輝達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被立案調查,作爲全球最大的晶片市場之一,大陸龐大的生意需求和國產材料、設備等技術的不斷突破,也正在轉化爲對抗單邊制裁的武器。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於2024年9月發佈,預計大陸半導體設備支出2025年或將轉爲減少。大陸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在2024年首次突破400億美元,在2025年不會達到400億美元,將回落至2023年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