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圍爐“不確定性”,如何抓住企業全球化經營機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程子姣)當前,企業的全球化經營正面臨外部環境複雜、內部動能轉換的雙重挑戰。如何靈活應對內外挑戰、敏銳捕捉出海機遇,是企業適應國際競爭新格局必須面對的問題。

8月15日,多位來自政、商、學界的專家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辦的“智薈中歐·北京論壇”上共同探討了企業全球化經營的機遇與應對策略。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汪泓在論壇上提到,當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包括產品力和品牌力已被廣泛視爲戰略重點,出海行業領域更爲多元,且敢於開拓新興市場;出海路徑也更爲多樣,包括海外併購、投資自建和供應商合作等;供應鏈、物流、數字化等領域的服務企業紛紛跟隨出海,出海產業生態更爲完善。

她表示,從中國智造到出海“新三樣”,從跨境電商到雲服務和AI產業加速佈局海外市場等,都體現出中國企業適應全球化趨勢的敏銳度與創新力,但也迅速引發了新的限制措施,且還有可能繼續擴大,中企出海的風險和挑戰也同樣在加大。

汪泓強調,出海企業將面對客戶需求、技術質量標準差異以及市場接受度等多重考驗,要以“本土化”原則開展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和服務,學習直面文化衝突,增進價值觀的瞭解與認同,通過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或文化建設,達到互利共贏。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演講中分析了當前國際形勢變局下主要經濟體的地位和作用。他提到,2023年全球GDP共105萬億美元,僅有中美兩國GDP均超過10萬億美元,且兩國之和就佔近45%,因此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影響巨大。2023年,中國對美國、歐盟的貿易順差分別達到3361億美元和2194億美元,雙方的貿易爭端問題和不平衡問題,是需要在發展中有效解決的課題。

同時,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如今,東盟已成爲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要着重考慮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框架之下,更加促進相互的融合與互利。

朱光耀還談到,2023年,德國GDP超過日本位列全球第三,關鍵因素就是日元對美元的大幅度貶值。這是在全球經濟以美元計價而美元高利率之下,帶來的國家GDP規模的變化。美元雖然對外升值,但對內的高通脹率帶來的貶值也使其總量上升,從而造成了美國對關鍵行業在國內做出調整。西方七國仍在十大經濟體之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在不斷提升。

當前,地緣政治形勢日趨緊張。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特聘教授、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在論壇中談到,我們正在見證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變革:從地緣政治的視角來,中美之間存在對抗;在科技領域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出現了顛覆性的技術;在環境問題上,氣候變化帶來重大挑戰,尤其是落後國家面臨嚴重威脅。我們已經意識到這些變化帶來的深遠影響,尤其在人口遷移方面,這些變革不僅影響了人類的生活,還改變了南北關係。

他提到,我們應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理解這種錯綜複雜的局面,一場無邊界的“全球戰爭”正在發生,因爲全球化的放大作用,催生了大量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繫,也隨之帶來了風險的不斷增加,在一個極度脆弱的世界中這種風險尤爲明顯。

德維爾潘表示,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這是因爲我們正處於重要的歷史轉型期,而該階段的一大特徵就是去西方化和去全球化的雙重趨勢。此外,顛覆性技術可能會威脅到傳統經濟體系的運作模式,這些技術變革將觸及所有領域,包括數字化、大數據、物聯網、量子互聯網、5G以及機器人技術。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