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共未來對臺封鎖將突破更多界限 迫使臺灣走上談判桌

專家分析稱,中共未能阻止裴洛西訪臺,決定以更具侵略性的軍事封鎖來挽回顏面,目前正思考在未來的演習中突破更多界限,以迫使臺灣走上談判桌。圖爲在平潭演習的中共戰機。(圖/美聯社)

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造成美中政治風波與中共對臺軍事施壓的危機,外媒引軍事防務專家分析稱,中共無法阻止裴洛西訪臺,決定以更具侵略性的軍事封鎖來挽回顏面。中共軍方決策高層正思考在未來的演習中突破更多界限,以迫使臺灣走上談判桌,發動這次演習也某種程度上希望遏止西方國家對臺灣的支持,不過效果還有待觀察。

針對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臺灣引來中共連續4天對臺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路透》引述專家的分析指出,習近平下令軍演 ,實際上是要爲無法阻止裴洛西訪臺挽回顏面,他下令軍方採取更具侵略性的步驟,演練對臺動武時極具關鍵角色的軍事封鎖。

軍事與安全專家對《路透》表示,中國軍方決策人士長期以來都在商討對臺封鎖的做法,在這次鎖島軍演之前,這類的封鎖演習會被視爲過度挑釁。但在裴洛西訪臺之後,中國軍方首度發射飛彈飛越臺北、對臺灣的外島出動無人機、戰艦跨越臺灣海峽中線,以及對臺灣進行包圍,被臺灣軍方指爲等同於封鎖。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副教授李明江(Li Mingjiang)表示,「這些首度出現的行動,實際上已改變了臺灣安全的現狀」,「這也給予中國軍方一個新的基礎,可以在未來的演習中突破更多界限。」

報導說,共軍這次所展現的武力和決心,遠較上一次1996年第3次臺海危機時更加強大。中國展現對臺封鎖的能力,能讓北京取得更多籌碼,以在衝突期間迫使臺灣上談判桌。

觀察家表示,中共官方媒體以讚頌中國先進軍事能力的影片和評論,大肆渲染這次演習。對內藉此平息民衆對裴洛西訪臺的憤怒情緒,以平衡未能阻止裴洛西訪臺所造成的難堪。

新加坡外交部前常務次長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向《路透》表示,此種宣傳目的是要挽回一些顏面,因爲黨大會不久後將召開,中共領導人不能被視爲弱勢,「因此必須得做一場秀來回應」。

雖然中共加緊對臺灣施壓,但多數專家並不認爲臺海戰爭已迫在眉睫。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成員、已退休的英國外交官巴頓(Charles Parton)表示,「在這10年中,中國入侵臺灣行動能否成功遠遠無法確定」,「中共領導人也很清楚採取這項行動的風險。」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的李明江表示,「中國原本希望,這些軍演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遏止美國、歐洲以及其他國家,對臺灣越來越同情的趨勢,此種趨勢令中國憂心;然而,截至目前,效果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