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溼冷!全臺週五起下雨探13度 中南部降「1月少見」雨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今天(10日)清晨全臺低溫出現在淡水,只有攝氏13.6度。中央氣象局表示,週五(13日)起華南上空水氣移入加上大陸冷氣團來襲,全臺轉溼冷。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中南部週五至週日有「異於氣候」、1月少見降雨發生。

中央氣象局說,週五起大陸冷氣團報到,低溫將下探13度,加上鋒面、華南上空水氣影響,全臺降雨機率提高。(圖/資料照/記者李鍾泉攝)

氣象局說,今晨中部空曠地區只有14到15度,到了白天,預計迎風面的北部及東半部雲量仍較多,北部、宜蘭花蓮高溫約19至21度,臺東約23度,一整天都還是會有涼意

氣象局指出,水氣會再減少,僅基隆北海岸大臺北東側及東半部地區偶有局部性的短暫雨,北部在雲間還是有機會看到陽光;至於中南部則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白天在太陽照射下回溫較爲明顯,中午前後仍可達24至26度,日夜溫差大。

氣象局表示,週四(12日)下半天起鋒面影響,週五起華南上空水氣移入,全臺降雨機率提高,雲量也明顯增加,除迎風面北部及東半部轉有雨外,中部及南部山區也會有短暫雨,預計週五、週六將是水氣最多時,要到週日(15日)、下週一(16日)降雨纔會逐漸緩和。

氣象局說,鋒面通過後,週五起大陸冷氣團南下,週五、週六(14日)兩天全臺的溫度將明顯下降,這波冷空氣影響最明顯將落在週日到週一清晨,中部以北及宜蘭最低溫將下探13度、南部及花東也僅15度。

吳德榮在「泄天機教室」氣象專欄說,菲律賓南部的熱帶擾動地形破壞,形成颱風的機率又更低;不過,模式仍模擬其外圍部分的水氣,將往臺灣輸送,致使背風面的中南部,週五至週日不但云量増多,並有異於氣候、1月少見的降雨發生。

▼吳德榮說,今晨6時,紅外線色調強化衛星雲圖顯示,菲律賓南部的熱帶擾動受地形破壞,結構更加鬆散,形成颱風的機率又更低;不過,其外圍水氣的變化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圖/翻攝「泄天機教室」氣象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