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南一片「紫爆」 中正即時監測系統測出5種空污資訊

空氣品質紫爆」了嗎? 中正大學校園環境即時監測系統告訴您。(圖/中正大學提供)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嘉南最近的空氣品質幾乎天天「紫爆」,空污嚴重拉警報,也讓PM2.5議題持續發酵。中正大學開發一套「校園環境即時監測系統」,可用來觀測氣壓風向風速雨量溫度溼度太陽輻射氣象數據,更能即時偵測PM2.5、PM10、CO及CO2等空氣品質資訊,爲師生及附近居民安全把關。負責規劃監測系統的地球與環境科學副教授範誠偉表示,「一旦PM2.5的監測數值超過紅色警示線,大約60微克/每立方公尺,就代表空氣品質不良,應考慮減少一般或校園戶外活動」,目前系統已運作五個月,未來希望達到長期監測目的,將收集到的空氣品質及氣象數據建置爲資料庫,發揮更深遠的監測成效。

中正大學接受教學卓越計劃補助,開發「校園環境即時監測系統」,一共有「微型即時氣象站系統」、「細懸浮微粒PM2.5即時偵測系統」。校方表示,氣象站觀測項目包括氣壓、風向、風速、雨量、溫度、溼度、太陽輻射、酸雨收集器等,並提供即時影像

即時偵測系統則是分別記錄時段區間的PM2.5、PM10、CO及CO2等各項空氣品質資訊。另外,校方也在該校地震科學教育架設系統教學解說平臺,不僅顯示長時間環境品質及氣象品質監測數據,也包含教學解說模式並連結國內相關環境及氣象網頁功能。校方表示,目前「校園環境即時監測系統」已在中正大學網站校園生活上線,也可在教學熒幕觀看PM2.5及氣象資訊等即時監測圖表,提供中正師生及附近居民做爲空氣品質參考。

該監測系統除了提供課程教學使用,像是中正大學通識教育及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等相關課程,也連結中正地震科學教育館的導覽,同步開放校外民衆預約參訪。中正大學地環係指出,爲此特別在課程中培訓學生導覽員,讓學生實際運用課堂所學,更希望藉由專業的解說,讓參訪的學生、民衆更加了解空氣品質與氣象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