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職業化系列(三)培育世界級選手 賽事纔有可看性

▲陳建安(左)江宏傑。(圖/中華奧會提供)

記者張克銘綜合報導

桌球職業化,最重要的除了觀衆外,另一個就是舞臺主角選手,以臺灣來看目前頂級選手雖有,但如何培育一個又一個世界等級的選手,是臺灣目前的課題,有實力好的選手,職業化纔有可看性。

目前負責籌劃規劃的師大體育特聘教授洪聰敏表示,目前臺灣的選手不夠多,若用比喻來講,觀衆買票進場就是要看水平相當高的比賽,如果臺灣有15個莊智淵、陳建安等級的選手,這樣職業化纔有精彩度、纔有賣點熱度

▲陳建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此外在企業上,目前投入到桌球產業合庫、一銀、國泰人壽球隊,La new這幾年也成立桌球隊,但整體隊數不夠多,很容易陷入困境,洪聰敏表示,男女至少都要各4隊,才較有職業化的程度,隊數太少觀衆看久了,興趣自然降低。

目前臺灣雖有好手涌出,但相較於日本中國國家,選手人數仍不夠多,一方面也是受制於臺灣運動現況,在臺灣選擇以桌球維生、當職業選手,遠遠不及如棒球籃球人口,這也是臺灣桌球在人才培育上的一大困境。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好棒棒》粉絲團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