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跟你想得不一樣 達人動了這手腳10年攢千萬

▲在網路世界裡有個響叮噹封號「哆啦王」的張遠任教於大學,正因爲他拿出做學問精神研究哆啦A夢,這才讓網友心服口服。學者出身的他,研究起投資同樣讓人折服,加上絕對紀律資產配置,及固定時間的「再平衡」,投資ETF超過10年,如今已累積逾千萬元投資部位

圖文/鏡週刊

「我原本股票債券配置各40%,3月因疫情股市大跌時,投資部位也受到損傷,尤其股票一下子就跌掉4、5%的佔比,沒有想太多,先做了一次資產再平衡及加碼動作。」張遠慢條斯禮地描述近期成功的操作。

張遠口中的資產再平衡,正是成功的關鍵。他解釋,資產再平衡就是將投資部位調整爲最初設定的比重,「因爲股票跌下來、佔比變少,我就把帳上閒置資金投入,加碼美國大型股ETF及新興市場股票ETF,前者獲利已逾4成,後者也有2成以上的報酬。」

身爲德明財經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的張遠,有着學者出身的嚴謹個性,所以研究哆啦A夢以厚實知識量爲主;而在投資操作上,張遠則是在經過一番鑽研後,成爲被動式投資的信仰者

張遠的資產再平衡方法有2種,一是定期檢視,如果原本股票部位的佔比爲4成,1個月或半年後股票因爲獲利,佔比提高至44%,他就會將多出來的4%出脫,轉進佔比減少的配置中,以他的投資組合來說,可能轉進債券、原物料或房地產相關。

二是增持加碼的再平衡,如果總投資部位突然因行情變化而下跌達2成以上,這時他會依照原先理想中的比例配置,進場增持加碼,一方面逢低買進,二方面維持投資組合裡的佔比權重,3月份的進場就屬此類。

假設一開始設定的資產配置比例是股票40%、債券60%。但1年後股市大漲,債市相對持平,使得配置比例變成股票52%、債券48%。

此時,爲了回覆原先「股4債6」的安排,應該將一部分股票獲利出脫,轉入債券。這就是再平衡的精神,可以紀律的出脫漲高的資產,買進相對沒有表現或下跌的資產,達成買低賣高的好處。

更多鏡週刊報導【ETF投資達人5】看《哆啦A夢》悟投資 達人:先存預備金再買股票【ETF投資達人6】衆愛的0056他不買單 哆啦王透露原因是這個【ETF投資達人7】他舍美國改買英國ETF 原來稅率足足差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