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趨弱 陸連五月減持美債

近年中國持有美債規模

美國財政部於當地時間15日公佈最新統計,截至10月份日本及中國這兩大美國海外債權國持續減持美國國債部位,中國不僅連續五個月減持,持倉量更降至1兆540億美元,創下近四年來新低。市場分析,中日兩國接連大減美債,和美元趨弱、美債收益不佳息息相關。

華爾街見聞報導美國財政部公佈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截至10月底,日本持有的美債較上月減少67億美元,降至1兆2,695億美元,爲連續第三個月減持,仍爲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國。

而中國在10月份減持美債77億美元。從6月至10月,中國已累計減持297億美元,持有規模亦來到2017年1月以來的近四年低點,仍爲美國第二大海外債權國。

美國的第三大海外債權國英國,10月增持美債139億美元至4,428億美元。排名第四位的愛爾蘭10月增持6億美元,至3,164億美元。報告顯示,10月份,海外投資者所持美國國債共減少26億美元,總量降至7.07兆美元,連續第三個月下滑。此外,美國10月國際資本淨流出104億美元,前值爲淨流出799億美元。

報導分析,海外投資者之所以加速拋售美債及資本流出美國,與美元走跌及美債收益下降息息相關。分析指稱,近半年來的超量財政與貨幣措施刺激下,美債供給不斷放量,儘管從殖利率水準來看,美債吸引力仍高於歐債等資產,但日益攀升的通膨預期與弱美元趨勢,成爲不少海外投資者減持美債的主因

統計顯示,9月份美元指數上漲1.4%,打破連跌五個月的趨勢,但10月則由升轉跌,單月跌幅達0.4%,2020年以來美元已下跌1%。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美元下跌,人民幣近幾月快速上漲。以10月來說,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累計漲幅高達1.65%、中間價累計漲幅亦達1.29%,吸引海外資金大舉佈局人民幣資產。

根據中國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最新統計,截至11月,境外機構債券託管面額已達人民幣2.77兆元,年增率高達47.88%,境外機構投資者已連續24個月增持中國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