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超過五成消費者 逐步重視環保產品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圖/王德爲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於「2021年全球企業永續論壇」(GCSF)17日議程中舉辦「淨零排放新解方 低碳轉型大未來」專場論壇。

資誠PwC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指出,根據PwC的《產業的下一步:消費性產品領袖眼中的明日願景》報告,超過五成的消費者會購買可溯源的產品、環保包裝的產品及支持環保的公司之產品,顯見今日的消費者傾向支持能解決廣泛社會問題的品牌。

根據PwC的《全球投資人ESG調查報告》也顯示,如果企業未在ESG議題上採取足夠的行動,近半數(49%)的投資人表示將從該企業撤資,可見ESG已是全球消費者、企業和投資人最關注的議題之一。企業必須展現對淨零排放的承諾,重新定義使命、願景與策略目標,以邁向永續經營的未來。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表示, COP26甫於11月12日落幕,面對氣候變遷,目前將近140個國家承諾在2050年達淨零排放,其溫室氣體排放已經佔了全球的88%。過去一年來,企業和政府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的決心越來越強,然而距離減碳目標仍持續擴大。根據資誠於2021年10月發佈《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 指出,全球脫碳率必須提升五倍,才能符合《巴黎協定》的減碳目標。顯然,全球經濟體中的各產業必須再加快轉型來實現淨零排放,以因應全球氣候危機的規模和急迫性。

臺積電環保安全衛生處專案經理孫讀文表示,臺積電響應淨零行動,於2021年9月宣佈承諾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併發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落實環境永續目標。而針對再生能源採購策略,臺積電已於2020年加入RE100國際倡議,宣示2050年前全球營運達成100%再生能源目標。臺積電也積極打造綠色供應鏈,將供應鏈碳足跡與減碳績效列爲採購評選指標,推動綠色製造,提升整體社會的永續願景。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發展服務副總經理張嘉宏指出,根據TCFD工作小組今年10月所發佈的2021最新現況報告,全球超過2600家組織簽署支持TCFD建議書。TCFD使用AI檢視超過1600家企業揭露情形,首次有超過50%的公司揭露了與氣候相關的風險和機會,而僅有13%的公司有揭露氣候情境之策略韌性。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王韻輝表示,電業法修正前、臺電一直是臺灣的唯一售電方,近年臺灣走向綠電市場自由化,然臺灣電力轉供政策與配套措施尚在滾動式調整中,且受限於再生能源供應的不穩定性,短時間內若欲達到100%再生能源使用有一定的難度。相較臺灣,歐美日等國整體電力市場自由化的時間較早,電力轉供機制相對成熟,大型企業與發電業者簽署長期購買綠電合約,除了碳排考量外,更是從降低未來電價成本變動對於企業獲利影響之角度出發。綠電採購非一次性採購、而是一個長期的承諾,建議應從企業減碳與整體財務影響角度共同出發,方能決定適合企業之商業條件。

臺汽電綠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義協指出,因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用電大戶條款上路,國際品牌客戶及大型企業也逐步要求供應鏈以綠電進行生產,臺汽電綠能將發揮電力技術專業,協助用電戶分析最適之綠電使用佔比,中長期將拓展其他發電案場來源,並藉由瞭解用電戶用電特性,共同建構永續能源服務價值鏈。

臺達電永續長周志宏指出,臺達電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今年展現了再生能源發展的決心,包括3月宣佈加入RE100目標,承諾全球所有據點於203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電力及碳中和的目標,並於8月時攜手臺汽電綠能簽訂長期綠色購電協議(PPA),實踐再生能源共創環境與產業永續。針對循環經濟議題,臺達電積極投入零廢棄生產,展開源頭減量、提升資源再利用率及推動資源封閉式循環等行動,並且串聯供應商,推動價值鏈減量及循環經濟。

李宜樺強調,臺灣企業面對氣候議題,除關注國內外政策發展與客戶期待外,應積極建置氣候治理策略,擬定淨零轉型路徑,並導入減碳技術及有效進行碳管理。資誠將承擔善盡全球企業公民的責任,以永續專業提供企業辨認氣候風險、規劃淨零排放的策略發展、落實企業綠色轉型、透明確信與報告揭露等方式,協助企業超前部署成功達成低碳轉型,共同邁向淨零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