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全力做好汛期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

2024年4月20日,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恩江水壩正在泄洪。 IC 資料圖

4月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2024年全國汛期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2024年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自然資源部要求各級自然資源(海洋)主管部門要把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作爲重中之重,緊盯重點部位,嚴防“羣死羣傷”事件,全力做好汛期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

會議指出,2023年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成效明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動作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紮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全力做好海洋防災減災工作,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維持在較低水平,與2016-2022年平均值相比大幅減少,防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會議強調,各級自然資源(海洋)主管部門要把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作爲重中之重,認真貫徹落實《2024年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點》《2024年全國海洋預警監測工作方案》,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緊盯重點部位,嚴防“羣死羣傷”事件。圍繞城鎮、學校、醫院、敬老院、農家樂等人口密集區以及旅遊景區、交通幹線、工礦企業、工程建設活動區等,指導督促地方組織相關部門加強聯合督導檢查。強化縣級黨委政府防災的領導責任,協調縣級各相關部門按照要求整體推進防災工作。對可能造成“羣死羣傷”的風險隱患,全面細緻排查,不留盲區、不走過場。

二是全力做好汛期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地質災害防治方面,要堅持排查巡查調查不放鬆,充分發揮“羣測羣防”基礎性作用,加快推廣“隱患點+風險區”雙控工作;持續提升“人防+技防”預警能力不停步,加快推進市、縣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體系建設;完善閉環管理不疏漏,提前落實落細人員避險轉移方案,“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堅持專家駐守和培訓演練不懈怠,繼續完善地勘隊伍駐縣包鄉機制。海洋災害防治方面,要緊盯薄弱環節,加強隱患排查整改,盯牢海洋觀測站點儀器設備、數據通信系統等關鍵環節,堅持“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排查不止”;樹牢責任意識,加強值班值守,積極參與國家防總聯合會商、國家海上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工作;強化基礎保障,提升海洋災害預警報水平,加強超強颱風、多臺風等災害研判分析和預防應急演練,加密滾動預報預警,確保臨災預警全覆蓋。

三是認真落實其他重點防治任務。紮實推進國債安排的地質災害防治項目、海洋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把資金用在刀刃上,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全力做好災後恢復重建和三峽庫區危巖崩塌防治,開展華北地區暴雨洪澇災區、甘肅積石山地震影響區、雲南鎮雄滑坡威脅區等選址評估、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編制實施,支撐災後重建。加快推進三峽庫區危巖崩塌防治在建項目實施進度,落實危巖隱患監測預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