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額逾9,400億人民幣 22地擬發特殊再融資債券

大陸部分省市自治區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概況

地方沉重的債務問題,已成爲大陸經濟發展的不定時炸彈。爲謀加速化債,10月以來各地政府加速宣佈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用以募資置換當地的隱形債務。20日新疆、河北入列讓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的地方增至22個,總額逾人民幣(下同)9,400億元。

綜合陸媒21日報導,自4月份債壓沉重的貴州省喊話中央,聲稱已無法自力解決債務問題後,讓大陸地方債務惡化的問題浮上臺面,處理隱性債務更是一大難關。

所謂的隱性債務,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債限額之外,直接或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違法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的債務。在這當中,「城投債」是各地方隱性債務的最大部分,譬如江蘇省,城投債規模甚至超過政府債券規模。加上城投債項目融資中,85%以上靠銀行貸款,因此成爲地方債務中最具風險的部分。

陸媒估計,大陸地方隱性債務約爲52兆~58兆元,爲顯性債務的1.5~1.7倍。但國際投行高盛等估計,大陸地方債務總額高達94兆元,這包括未被納入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爲了解地方債務情況,今年8月大陸國務院曾派出工作小組,前往十多個財政最差的省份進行摸底,以圖解決地方債務問題。

自10月6日內蒙古宣佈擬發行規模663.2億元的特殊再融資債券後,多地隨後響應,迄今單筆最高的特殊再融資債券,爲13日貴州發行的882.38億元。至20日新疆、河北擬分別發行56億元、277億元的特殊再融資債券後,短短約兩週,大陸已有22個地方政府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總額逾9,400億元。

報導稱,不同於普通再融資債券的募集資金是用於償還到期政府債券本金,特殊再融資債募集的資金是用於置換地方隱性債務。方正證券分析師張偉表示,相較2020年至2022年上一輪特殊再融資債發行,本輪的發行節奏較快,發行期限也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