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辯論聚焦能源 經部:綠能是臺灣出口關鍵「不能再等!」

經濟部表示,在蘋果、Google等國際大廠要求下,包括臺積電在內的臺灣產業,都越來越需要綠電作爲出口的重要生產要素。圖爲臺灣首座商業規模離岸風場。(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林淑慧/臺北報導

2020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會今(29)日登場預料能源議題將是三方攻防重點,經濟部表示,在蘋果、Google等國際大廠要求下,包括臺積電在內的臺灣產業,都越來越需要綠電作爲出口的重要生產要素;官員指出,資訊電子業一年出口達3.3兆元,綠能爲臺灣出口關鍵,不能再等下去。

針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對能源政策的質疑,經濟部表示,德國的初期躉購費率爲5.1~6.9元,英國則是5.5~7.5元,臺灣2019年的躉購費率爲5.5元,並沒有比較貴,而且臺灣只花7年的學習時間就實施便宜的競價制度,而英國則走了18年、德國花了13年。另外,過去馬政府時代,也曾經提出5.7元的躉購費率。

而歐盟發佈的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 正式文件中,並沒有納入核電。隔日的會議結論也僅提到,尊重各會員國決定各自能源配比,包括部分會員國傾向使用核電爲其能源組成的一部分。並不是去「要求」各國將核能納入能源結構成爲「綠色新政」的一環。

另外,對於臺電購煤遭到質疑,臺電表示燃煤採購均依政府採購法規定,以公開、透明方式辦理,並訂定嚴格之購煤規範交貨時也須經化驗燃煤品質合格後纔會收貨

臺電進一步說明,臺電對燃煤「嚴苛要求」,業界衆所皆知,臺電只用高熱值、低灰分優質煤,不用熱值低、污染高的褐煤泥煤。臺電訂定的燃煤採購規範,甚至較日韓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