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生產線的好成果丨工廠更“智慧”了 平均設計鞋款僅用1秒鐘

(原標題:走上生產線的好成果丨工廠更“智慧”了 平均設計鞋款僅用1秒鐘)

編者按:近年來,湖南紮實抓好科技成果轉化關鍵一環,出臺《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大力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一批優質科技成果加速涌現,助推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紅網時刻新聞聯合湖南省科學技術廳推出“走上生產線的好成果”專欄,講述湖南省優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落地應用故事,看實驗室裡的好成果,如何走上生產線,走向“貨架”,走進廣闊市場。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李兵 長沙報道

印刷、貼片、迴流、檢測……經過多道工序,一塊塊電路板源源不斷下線。

位於長沙經開區的中電凱傑科技有限公司SMT(表面貼裝技術)車間,只見幾條生產線僅寥寥幾人照看,生產運轉卻井然有序。在車間大屏幕上,生產進度、小時產出、不良原因等信息實時更新、一目瞭然。

依託中電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簡稱中電互聯)自主研發的中電雲網工業互聯網平臺,一批像中電凱傑這樣的製造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升級,由傳統工廠轉型爲智能工廠。

更可喜的是,“基於工業大模型的多領域服務平臺開發與應用”已正式入選湖南省2024年示範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標誌着中電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簡稱中電互聯)在工業大模型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融合應用,精準服務工業場景

2024世界計算大會期間,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是關注焦點之一。

中電互聯依託中電雲網平臺,面向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解決方案,支持多領域行業用戶快速接入並高效利用先進工業大模型技術。

在中電凱傑公司物料倉庫內,一塊大電子屏幕實時記錄着生產訂單的配送信息、入庫信息以及來料齊套提示等。“公司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後,倉庫應用了智能倉儲管理信息化系統。只要在智能貨架上掃描二維碼,產品生產時間、客戶供應時間等一目瞭然,既減少了庫內出錯率,又能動態調節庫存,還可以實現物料追溯。”倉管員告訴記者。

長沙丹芬瑞電氣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定製電源及控制器,主要應用於高速動車組、磁懸浮列車等。藉助中電互聯公司開發的軌道交通行業蓄電池設備實時在線監測與健康管理平臺,能識別電池健康狀態變化趨勢,有效杜絕蓄電池組起火爆炸風險。該系統產品已拓展應用到儲能電站、大數據中心、國家電網等領域。

工業互聯網賦能,讓工廠更智慧,也讓產品變得更智能。“中電互聯公司形成基於工業大模型的多領域服務平臺,實現工業數據的跨領域共享與深度融合,推動工業生產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續發展。”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目前,中電互聯面向電子信息、能源化工、國防科工、工程機械等多行業,提供多項高效解決方案,賦能上百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名校助力,探索新型合作模式

2024年9月3日,由中電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牽頭,攜手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等7家單位共同打造的“多源異構數據流通和智能決策自主計算平臺及大規模產業應用”項目獲得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鞋子的款式設計是鞋廠的頭等大事。

中電互聯運用相關技術,開發出一款鞋服行業大規模個性化定製平臺。平臺能根據收集到的“多源異構數據”參數——包括尺寸、腳寬、腳部高度,以及客戶對鞋子材質和花紋的特定需求,給出智能決策,幫助客戶設計出所需要的鞋款。

“將收集到的數據,與平臺內嵌的數據庫進行比對,便能在10秒左右給出10餘份鞋款製作的建議方案。”中電互聯相關技術人員解釋,平臺不僅實現了從消費端腳型採集數據、下單,到工廠端接單、飛織成型的運作,還實現了排產、派工生產等全流程的數字化。“平臺會自動將鞋子製作所需的材料排在生產線上,既避免了人工計算的耗時問題,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材料的過度消耗。”

基於高校在高效大模型微調與推理技術、多源異構數據等前沿的模型算法上的研究成果,中電互聯結合工業應用場景形成相關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步推動大模型技術的持續創新。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電互聯將攜手高校和科研機構,吸收豐富的學科專家和研究人員前沿科技研究成果,構建並持續優化知識圖譜、數字孿生與深度學習三大核心平臺,通過深度數據融合策略、跨模型協同互補機制及尖端技術集成方案,全方位提升工業大模型的多領域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