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漏洞買黃牛票 「IU之亂」恐釀改名潮

針對搶票程式及黃牛亂象,刑事局已要求「打牛小組」針對掃票程式加強查緝。圖爲刑事局去年首度破獲黃牛利用AI程式搶票,並搜索嫌犯住處。(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國內熱門演唱會及球賽門票一票難求,警方分析,用電腦程式搶票僅需2至4秒,民衆若單純用手速操作買票至少要30秒左右,根本搶不過搶票程式。IU臺北演唱會雖採取實名制,但仍迅速秒殺銷售一空,因主辦單位規定可更改姓名或電話其中一項1次,令不少歌迷表示爲了要向黃牛買票不惜改名,日後恐上演「IU之亂」。

針對搶票程式及黃牛亂象,刑事局已指示各單位針對相關法條適用、蒐證作爲,進一步研議有效打擊策略,並要求「打牛小組」針對掃票程式加強查緝。

警方表示,其實售票系統業者只需多花2000多元成本,就可防堵搶票程式,讓買票過程更公平,直言業者不該抱着反正票都能賣光,卻不負社會責任的作法。

警方形容,售票系統一開賣,就像過年宮廟搶頭香大門一開,民衆立即蜂擁而上一樣,不正方式搶票,包括利用多臺電腦、多個IP點去點擊連結,及同時執行多個搶票程式。警方分析,正常訂票行爲IP位址平均每10秒連線1至3次,查獲的黃牛可連線則高於10次。此外,搶票程式可預先設定好,節省操作滑鼠與輸入資料的時間,所以手速當然搶不過。

有的業者爲節省成本,僅設了幾組驗證碼,很容易遭搶票程式猜中,事後也不修改封包。警方表示,業者可導入取號機制,人潮必須先排隊取得號碼牌,才能進入第二關買票。

另可用防火牆阻擋IP不正當攻擊,把圖形驗證碼改成拼圖拖曳、旋轉方向,或是點選圖片的Google recaptcha驗證機制等來防制,每場成本僅需增加2000多元;事後也能檢查異常登入,取消購買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