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編程推出AIoT軟硬件交互課程,覆蓋6-16歲學齡段

11月21日消息,近日,作業幫編程正式宣佈全面升級,引入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重塑編程軟硬件交互體驗;同時採用“TAD”(Teacher+AI+Data)閉環服務模式,搭載圖形化、Python、C++三大體系課程,全面覆蓋6-16歲學齡段。

作業幫素養業務負責人表示,升級後的作業幫編程將通過趣味內容+可視化編程設計,讓課程與智能硬件相結合,吸引學生主動探索現實生活中科技背後的原理,將“科學家精神”融入學生日常成長中。

據介紹,作業幫編程此次升級,創新性引入AIoT技術,推出不需要使用數據線連接電腦就能實現對硬件操控的編程主機,結合端雲協同,打造集“感知+計算+執行”於一體的編程機器人。

全新的課程設計將抽象的編程知識具象化,結合全棧編程IDE,軟硬件實驗庫均支持超百種應用拓展,同時包含傳感器、物理結構、人工智能等跨學科知識體系,學生可以邊學邊做,動手製作自己的作品,設計不同的組合方式,在從思維訓練到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作業幫編程沿用主講+輔導雙師模式以及AI課堂,核心講師團隊均來自知名高校並經過7輪嚴選,融合了作業幫近10年沉澱的教育積累;同時依託於作業幫銀河大模型等前沿技術,以及超8.5億大數據題庫和海量數據深度洞察,能夠爲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編程學習資源和輔導建議,讓他們更好地理解編程知識,提升編程技能。

在課程體系方面,除了現有的圖形化課程和Python課程,作業幫編程全新推出C++課程,完善編程課程體系,6-16歲全覆蓋助力編程人才培養。同時,作業幫編程獨創“創造課”,突破過往“關卡式課程”的限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從0到1編寫作品表達想法,拓展編程的應用領域。

作業幫編程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花了精力和實踐去升級產業,就在於我們判斷軟硬件結合的機器人產品將是少兒編程的下一個趨勢,基於這個判斷,今年我們將產品重新做了升級,隨着大模型的應用,可能未來3-5年之後,我們還會有編程產品的升級和換代,相信編程在產品應用上會不斷的多元化。”

據瞭解,近日作業幫編程也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賽事藍橋杯組委會完成戰略合作,作業幫編程正式成爲藍橋杯青少賽戰略合作伙伴,通過作業幫編程提供的一體化訓練和備賽平臺,爲學生提供更專業的指導及更優質賽考服務,進一步推動編程教育普及和發展。(一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