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英國留學14年的心態變化!

今天就不寫學校,趨勢,就業,認知,搞錢等等了。今天聊天,聊下最近的一些感悟。關注我的同行和家長比較多,正好聊聊。正好最近股市也利好完成,從美股殺回緬A,昨天減倉80%逃頂,今天小虧2%,把剩下的20%也拋了,準備回撤到美股去了,節前在殺回來。最近沒少賺,心情好,順便寫點做英國留學的感悟。

留學這個賽道還得看長期的,就很多家長和學生問我,澳洲和英國到底該怎麼選擇。一邊是唾手可得的QS前50學校,一邊是減持到15個的英國前百,很多學生整不會了。就如果你用股市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也就通透了。土澳就是國內緬A市場,只適合蹲行情纔有機會的,國慶節和春節這種。不像美股人家近2年是真慢牛,大家都能找到機會進場,緬A你不要看最近有人瘋狂的進場,後手就被套住。跑的機會都沒有,除非大割肉。

就留學是講究回報率的,真不看回報率的我覺得要麼是不差錢,可以任性,可以不去考慮這個得失。要麼是認知低,沒有信息源支撐,容易自我感動,也容易上頭。

No.1 看的更遠了,我現在總想以更週期的東西解決留學問題

專注做英國14年,在留學這個賽道我獲得了很多東西,搞錢的能力,資源,以及專業知識的積累。最主要的是,我接觸到了很多的人。大量的留學生諮詢和家長。我前期寫wb的,40多w粉,現在精力有限,集中在寫gzh。我的流量其實一直不錯,流量相對來說給我賦能太多。就有些同行可能前期和我一樣水平,但後期再我經歷過大量諮詢,無論學生的還是家長的,讓我極其快速的成長。

這也是我建議有些留學生也建議去做自媒體的原因,因爲能擴大你的影響面。槓桿你的行業。

每天加我好友的數量能超過20個+,多的時候一天能150個+,我每年的諮詢量至少1-2w左右,十幾年接觸下來。可以說是什麼都看過了。就沒有新鮮事了。

澳洲,英國,美國,加拿大這種主流留學地區的週期性輪動都是正常的。英聯邦是一個賽道,澳洲我們一樣做,而且反而這兩年去澳洲學生的比例反而要趕超英國了。這兩邊費用一樣賺,澳洲這邊代理費更多,而且上手簡單。所以機構都大力推薦,並製造焦慮,說澳洲快截止了,提前截止那種,讓你有提前持有衝動。

但我說實話,澳洲就是快行情,你拉長時間軸去看待就知道了。而且但凡你不想移民,或者你沒有工籤途徑留下來。澳洲就是性價比缺失,對回國的學生尤其殘忍。我說過,我每年諮詢大量學生,我也很喜歡聊天,很多畢業生的去留問題都是我關心的,包括他們的就業問題。我從他們的實時反饋中能瞭解到很多你們不知道的真相。

澳洲現在瘋狂的營銷,尤其是針對印度市場,你去看下人家澳洲大學的戰略佈局就是。澳洲大學其實比英國大學更盈利盤子,留學生都是他們的肥羊。注意,我說的是都。澳洲現在瘋狂在拓展海外校區,澳印雙學位,甚至他們的洲領導人都開始出訪印度。現在印度好多雙拼學位,國內也眼紅,瘋狂的在弄。這種東西都是圈錢項目。你們過個幾年就明白了,本質其實就是提前刷學校而已,沒有多大交付的。到時候會隨着學歷貶值,把泡沫徹底激發出來。尤其是中國學生會很難受,人家印度學生最起碼是奔着留下來的,國內學生只是花錢買學歷來的。啥都沒撈到,回國後就業一樣是問題。想留澳洲就業,人家各種聯邦政策限制。甚至簽證都卡控你。

扯遠了,我想說的是,留學這個事,更長遠來說,還是要追求長期價值。有些學校,別看一會蹦很高,一會又跌很多,這種沒啥用。我覺得要結合學術榜單一起看。有些能學真東西的學校往往會被打壓厲害。拉長時間軸,你還是會想着說,在留學期間能學到點東西,學的專業最起碼是感興趣覺得有意思的。而不是人爲的被影響,只是個刷名校的機器。

你不能長期扭曲自己的價值觀,很多學生在被逼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且會覺得這是對的。就越不喜歡越堅持去做,覺得越是對的,這是東南亞價值觀。爲你好的一種體現,就很難受。你就業後會發現,你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己長期可以去做,一點都不難受,反而很享受,而且能拿到大結果。被迫的只有妥協和焦慮。就像我,就是喜歡聊天,就是喜歡分享,就是有滿屏的分享欲,我覺得我每天寫一篇內容都不能表達完我的感受。我每天寫會累嗎?不會的。

No.2 只做篩選,不做培訓,時間寶貴

關於選擇學生方面,我這邊只做篩選,留學生有很多種的,有激進的,有既要又要的,還有太保守的,也有撒手掌櫃的,還有一些即使付費了也恨不得事情自己都親力親爲一遍的,各種都有。當然也不缺低認知的伸手黨和白嫖的。種類太多了,比留學機構還要形形色色。

對於選擇客戶,我這邊一樣是用一套標準去篩選的。不去浪費時間做沒必要的堅持。比如,我們只針對英國的名校撿漏,做這一部分的差異化申請,有一定門檻,需要精準掌握名校的撿漏機制,還要對文書能掌控到位。再有,我們諮詢選校建議就是需要付費諮詢。只有付費才能篩選掉那些白嫖的,白嫖的學生和家長一般都是低認知的,不願意等價交換的。覺得你就應該白給,耽誤你時間的,這種遠離就好,不做培訓,不多bb,和他們說再多也沒用,不會認可你價值。這類低認知的,自己也長不大,以後也難搞到錢,本質是他們不懂得價值交換體系。所以他們聽不到真話,而且追求便宜的甚至免費的,往往最終都是無效的,最貴的。

對於我這種在留學板塊有一定影響力的博主來說,時間更寶貴。能付費就全面的展開聊,更詳細的直接建議。留學不是非黑即白的一種我什麼學校,我多少分一種申請思路的,思路和路徑有很多。怎麼往結果奔赴,怎麼合理搭配專業,怎麼求職規劃,怎麼留下來等等。你看我寫那麼多文章,都在告訴你留學申請之外的很多事。留學你如果只是找一個學校,那其實你錯了。留學只是門票,有了入場券之後,纔是你的新副本期。

No.3 寫的內容更適合給家長看了,反而不適合學生了

我以前的內容趨向於和學生共鳴,但現在年齡上去了,可能也搞到錢了,心態也變了。我現在寫的很多東西更符合帶點油膩的,偏社會的價值觀。核心邏輯就是價值互換以及追求結果去。

就在這個過程中,會非常功利,也更靠近社會的本質。很多學生思維和學生心態的人是很難適應的。因爲他們被保護的很好,或者說閱歷和經歷沒到這個年齡段。所以,他們還有很多濾鏡,對留學還有很多幻想。這種幻想包括在學習,求職,甚至婚姻,創業搞項目等等層面。

我說實話也是過來人,和你們一樣過,但這種真搞不到錢。而且特容易迷失,反而認知覺醒後,你會發現,以前很多事情都是無意義的,是無效的。你不需要做很多事,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把當下要做的做掉,把明天規劃好的執行掉。你就會很強。那種既要又要還要的,都是想不明白的人。或者說過於聰明瞭,都想要,反而笨下來,持續做一件事的這種笨方式纔是現在最好的生存之道。

總了個結:寫的有點亂,我整理下我要表達的,一就是英國留學這個賽道可以繼續堅持的,畢竟經歷過週期論證的能存活下來的就是英國留學了。土澳和港新過幾年就又是一次週期波動而已。二是要做留學這個賽道,建議你有自己的基本盤,而且一定要堅持住自己的差異化的東西。不妥協,客戶是雙向篩選的,不要什麼類型的都要,你心態容易差。三是堅持利他,做自己,把自己真實的東西展現出來,你是怎樣的就怎樣。然後吸引同頻的即可,不需要爲不在乎你的,或不願意給你鏈接的人過多消耗,沒有任何意義。時間畢竟值錢。

ps:話說,做英國14年到現在,幫助很多學生實現了他們的g5夢,尤其是去UCL的,我感覺我起碼送了上千個學生去ucl。很多學生關注我不是我在講留學,而是在講留學很多背後的事情,而且的確是幫他們增加了多一層看待問題的視角。有覺得我這個博主還有利用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