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八月二十六日,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六千前來救,阿濟格率兵迎敵。
雙方大戰,由於突然出現的大霧讓明軍措手不及,被後金韃子乘機偷襲,而被殺得大敗。
阿濟格也因爲這次戰役,得到了皇太極的嘉獎,明軍的第二次增援也失敗了。
二十天後,吳襄和宋偉再次組織兵力前來救援率大淩河,卻被皇太極率大軍,憑着優勢兵力殺了大敗而回。
三次的救援都宣告失敗,這讓吳襄等遼東系將領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後金在皇太極登上汗位之後,戰鬥力不得已經強悍到可以攻城略地的地步了。
而後金強大的野戰能力,卻更是讓滿堂的大明將領們個個膽寒一片,這也是爲什麼李從年帶着手下一萬多來到錦州之後,備受吳襄重視的原因,因爲他們手下的人馬已經銳減了大半,說話的底氣當然不足了。
在明末這個時代,武將說話的底氣往往是靠手裡的人馬來說的,如果你手裡沒有兵馬,根本就寸步難行。
"那對於這次的救援大淩河,總兵大人和諸位大人有和見解?"李從年不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現在他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他知道如果局勢再這麼破敗下去,恐怕大明真的要走向覆滅的道路了。
環顧四周聽見李從年的話,那些偏將遊擊將軍們,個個有些愧疚的低下頭,沉默不語。
在李從年看來,大明士兵和將士不是沒有血xing的,只是一次次得失敗,讓他們已經對後金韃子充滿了恐懼和懼怕心理。
其實大明軍隊歷次的戰敗,除了戰術上指揮的呆板外,還有文官系統隨意干涉武將指揮作戰,往往好的戰略意圖卻因爲監軍的干擾,而最終讓到手的勝利無疾而終,也讓後金勢力坐大,再難以抗衡。
就是吳襄眼中也對後金韃子充滿了恐懼,對未來感到迷茫,每次總感覺勝利在望,卻因爲許多莫名其妙的原因,最後導致大敗而歸,這不得不讓人沮喪。
要想打敗韃子滅掉後金,只能讓在場的大明將士們重新找回自信心,重新正視自己的對手。
"我們是什麼?"早已心急如焚的李從年,顧不得人微言輕,顧不得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衛所千戶。
"我們是大明的軍人,我們保護的是自己的家園,自己的親人,在我們身後,有着無數的親人要讓我們守護。"李從年臉上有些哀傷的望着那些士氣低沉的將領們。
徐徐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可是,今天我卻很失望。因爲我看到的卻是一羣孬種,一羣寧願死退縮,寧願讓自己家人被韃子奴役的窩囊廢,你們還是我大明的守護神嗎?還是親人最後的希望嗎?"
想到大明被滅之後,無數百姓在黑暗的日子裡,被韃子血淋淋的屠刀猶如割麥子般,
梳殺着漢人中敢於反抗之士。
揚州三日,嘉定十屠。一場場慘烈的屠殺,瀰漫在中原大地,還沒有被記錄的屠殺猶如黑暗中掩埋的孤魂,讓人不寒而慄。
一個上億人口的大明朝,最後到清朝進入中原後卻只剩下了四千萬的人口,你說這些人都哪裡去了?
死了,都死在那面所謂民族大融合的旗子下,死在了後世被那些吹噓爲千古盛世滿洲儈子手的手中,想到這裡,李從年能不悲憤嗎?
李從年這番悲憤的話語,大堂裡許多的將領臉上不由得充滿了憤怒,望着李從年的時候,眼睛裡充滿了不一樣的目光,就是吳襄眼中也對李從年此時說的話滿是驚異。
"我知道,你們很憤怒。諸位都是軍中前輩,一定會認爲一個沒有和韃子打過仗,殺過敵的人在你們面前說你們的壞話而感到憤怒,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韃子也是人。"望着周圍那些一雙雙憤怒的眼睛,李從年心裡卻是滿是欣慰,只要這些眼中還有憤怒,就表示他們還有救,大明還有救。
"當鋒利鋼刀落下他們也會害怕,也會退縮,戰場殺敵靠的是比誰狠,比誰會玩命。韃子已經殺到家門口了,咱們還有退路嗎?"
李從年一聲聲的質問聲,讓滿堂的將領個個頓時回過了神來,是啊!他們還有退路嗎?
韃子已經殺到家門口了,再退,身後的親人恐怕就要淪爲韃子的奴隸了,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明白過來的諸位將領不得不深思着這個問題。
"那不知李千戶,對這韃子怎麼看?"臉上早已忍不住的宋偉不由的開口說道。
李從年番質問上司的舉動,讓宋偉心裡滿是震驚,光是李從年敢於提出自己意見的壯舉,就讓宋偉刮目相看。
要知道這個時代官員等級可是十分的森嚴,不能有稍微的越軌之舉,但是這個李從年以區區衛所千戶官位,卻敢冒着被處分的危險,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什麼時候吳家出了這種人才。
宋偉的話剛一說完,周圍的將領不由紛紛望向李從年,說一千到一萬,不如具體的行動來得實際。
他們也想看看,李從年這個小小的衛所千戶,能說出什麼獨特的見解來,敢在這裡大放厥詞。
周圍一雙雙充滿質詢的目光,卻是李從年心裡有些欣喜,這表示這些將領還有着希望獲勝的心思。
只見李從年面上胸有成竹,豪氣干雲的笑了笑,讓他身後的李福生和李默心裡滿是敬佩。
自己的大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壯舉來,跟着他總沒有錯。
"總兵大人,宋大人和諸位將軍。咱們歷次和韃子作戰,往往都是被韃子分而擊破,根本沒有發揮出咱們大明軍隊自己的優勢,這才造就就了韃子那過萬不能敵的豪言。"提到這裡,李從年臉上滿是嗤之以鼻。
這些不過是後金自我吹噓話語,如果真的是過萬不能敵,爲什麼努爾哈赤會被袁崇煥炮擊受傷而死?
說到底,這不過是
後金仗着長途奔襲的結果而已。每次大戰,後金不是運用騎兵機動xing打亂明軍追擊,就是用抓漢人的百姓來攻城,這讓沒有騎兵的大明軍隊,常常在野戰被後金分而殲之。
聽見李從年的話,衆人心裡頓時有了一絲頓悟,以往的種種失敗似乎都找到了一個滿意的答案。
卻見李從年又繼續說道:"眼下和韃子的戰爭是一個長久的戰爭,我們要有恆心,有毅力把韃子堵在關外,把韃子拖垮。"
"拖垮?如何拖垮。"聽到這裡宋偉和吳襄心裡一動,頓時有些期盼的望着李從年,周圍將領也是滿臉的熱切。
要是在往日,他們對於一個小小的衛所千戶,卻是看不上眼的,可是現在正是他們處於彷徨的時期,就像一個落水者抓住一個救命稻草一般,就算只有極小的希望,他們也要牢牢抓住。
"從經濟上,和外交上切斷韃子的獲取資源的途徑。"李從年嘴裡徐徐說道,然後話鋒一轉卻是提到了這次救援大凌城的任務。
只見李從年俯身朝吳襄拜道:"屬下願意率領手下一萬三千精銳之士,爲大軍先鋒。"
李從年拋出的這句話,讓衆人忘記了剛纔的話題,不由得個個滿是驚異的望着李從年,面上滿是吃驚。
就是吳襄也忍不住問道:"你剛纔說你手下有一萬多精銳之士?"這不得不讓吳襄懷疑,雖然他知道李從年很會練兵,可是李從年說的話,卻是讓他有一絲不相信之感,因爲根據以往的經驗,大明將領有哪個不是喜歡吃空餉,喝兵血?
在花名冊上的士兵,能有一半就不錯了,可是這個李從年手下卻是實打實的士兵,而且還是一萬多士卒,他一個小小的衛所千戶怎麼養得起,想到這裡卻是讓吳襄恍如做夢般,不敢想象。
"屬下沒有半句虛言,這些士兵都是屬下親自訓練的出來的精銳之士,如果諸位大人不相信的話。屬下大膽冒犯,懇請總兵大人和宋大人和諸位大人,到城樓觀兵。"李從年面上毫無表情說道,眼中沒有半點誇下海口的膽怯。
李從年那無比誠懇的話,讓宋偉臉上滿是震驚,這傢伙難道真得有這麼多兵?
卻見旁邊的吳襄也是驚異一片,宋偉面上不由自主道:"那就請李千戶帶路了。"
只見一行人在李從年的帶路下,朝錦州城頭跑去,一時間衆將雲集在城頭,衆人俯身朝城下望去,卻見一片黑色的雲海矗立在錦州城下。
這片黑色的雲,大家仔細一看,卻是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忠義軍,校場中猶如一隻只固定在原地的木樁,出現在衆人的面前,挺拔的身材,沉默不語的軍陣,還有這些士兵身上不經意間散發出來的殺氣。
一時間城下刀劍如林,殺氣騰騰的氣場,讓城頭的諸將和吳襄面上滿是詫異,縱觀這忠義軍身上流露出來的氣度,這些可是一等一的強軍啊!。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明軍軍士,如果沒有主將的約束,恐怕早已變成散亂一片,毫無半點的紀律可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