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 馬達加斯加

確如韓世通所說,大唐現在僅開發北美和大洋洲,已經是忙活不過來的事情了,再加上國內主要戰略佈局在兼併清國以及平衡歐洲列強實力上面,無心去打一場曠日時久的殖民戰爭。以大唐的軍事實力,殖民戰爭可能真正的正面戰場行動不會花長時間,甚至也不會投入太大人力物力,但是之後統治殖民地海外領,維持軍事存在什麼的,卻會耗費大唐太多的精力。

大唐想要的地方很多,比如蘊藏海量石油還沒有被發現的中東,比如具有比較大發展潛力的印度,還比如寬廣遼闊的非洲大陸。即便這個時代的中心主軸是紅果果的弱肉強食,但是完全不顧及形象,靠着殺戮和軍隊亂來,也不是大唐習慣和推崇的方式。更何況,大唐一向以世界正義力量自居,要帶領一衆小弟,並引衆家來投,自然不能行事太過肆無忌憚。

如土耳其、波斯這樣的國家,雖然已經搖搖欲墜,但畢竟還算是區域強國,大唐擊敗他們毫無問題,但之後要去經營維持就要費大勁了。而且,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藉口,甚至對本國民意來說都不好應付過去。說起來,中華文明下的人多少還是有些矯情的,一方面熱衷於開疆拓土的快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又喜歡扯大義,無理由無根據地滅了人家,反而會招致不快,認爲是不義之舉。所以,那種自己腦殘惹上們來的,是唐人最樂意看到的情況了。而事實上,政治上沒有幾個人腦袋是理智的,他們經常喜歡惹事。倒是這也都需要時間,需要醞釀,現在大唐和中東那邊也沒有什麼太多往來,在現在任何一個國家嚴重,到處是沙漠的中東北非就是不毛之地,沒有什麼太大的戰略價值。

再比如印度這塊寶地,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和葡萄牙人都先後在此建立殖民地,特別是英法鬧得比較兇,大唐再橫插一腳,很有可能引來歐洲各國聯合起來集中對付大唐。而且,印度有着一億多人口,族羣衆多,社會問題和弊病也是厲害,就算是唐人也不保證能夠一頭扎進去,然後理順其中條理。

畢竟大唐要走的是一條不同於西方的殖民路線,建設性要求還是很大的。就像是在東南亞很多地方,唐人興建起了城市、學校和醫院,對當地人都有好處。就算是經濟掠奪,也不是一味地以血汗勞力和壓榨性政策獲得的。當地人基本能夠獲得比之前更好的生活條件,這也是大唐能夠維持自己長久的殖民統治的關鍵。

唐人堅信利益可以做大而共享,而不是簡單地掠走所有的利益,讓一方固定的當受傷的人。

作爲一個基本上控制了太平洋兩岸的龐大國家,其實大唐對外擴張的野心已經下降得很多了。長期戰略佈局上確實有些地方在唐人的希冀版圖之中,但是短期內並沒有什麼太過巨大的行動。但這並不代表唐人沒有事情做了。

西印度洋上,一支由三艘船舶組成的船隊正在航行。最大的一艘船正是當年穿越衆帶來的那艘祁連山號船塢登陸艦。這艘排水量達兩萬噸的巨大傢伙,此時已經從大唐噸位最大的軍艦的寶座上下來了。長灘造船廠建造的澳洲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已經達到了24000噸,還是主戰艦艇,已經徹底壓過了祁連山號。

從穿越前入列解放軍海軍,到穿越後成爲大唐海軍的第一登陸艦,祁連山號已經服役達22年時間。按理講一艘軍艦的服役年限爲30年左右,但基本上在中壽期會進行一次大修和改裝。祁連山號在大唐也確實經過了延壽和改裝,不過上面大多來自另一位面的先進航電設備已經報廢,換上了大唐自行研發更早期的一些裝備。總體而言,這艘戰艦的技術水平下降了一些,但是至少還能在大唐海軍服役十到十五年的時間。

這次祁連山號上搭載了海軍陸戰隊一個200餘人的加強連,裝載有8輛兩棲戰車。船隊中還有一艘運輸艦,上面裝載有100多名移民。船隊中最後一艘則是一艘平海級巡洋艦,隸屬於大唐海軍的印度洋艦隊。印度洋艦隊的規模相對小一些,平海級是最主力的艦艇之一。還要等之後新的重巡下水入列後,纔會替換掉她們。

船隊已經十分逼近他們的目的地,馬達加斯加島。沒錯,大唐派出如此陣容的一支船隊,目的就是在馬達加斯加島這一具有比較重要戰略地位的島嶼上進行殖民。處於南迴歸線上的馬達加斯加島現在還不是任何一個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島上雖然有一些原住民部落,主要是印尼移民和當地人雜交形成的族羣,勢力都不大。當地的土壤雖然不是很肥沃,但是氣候比較好,面積也廣大,適合發展畜牧業等農業項目,當地也蘊藏了石墨、鈷、鈾等礦產資源,特別是盛產一些戰略金屬。

在還沒有什麼人對這個面積達62.7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第四大島產生興趣時,大唐準備先手在這裡建立自己的海外領。不過大唐現在最在意的還是百萬級規模地向北美本土輸送大量的華人移民,向馬達加斯加這樣一個次要地區成規模大量輸送移民還是不可以的。就算是成規模地移民,面積更大、條件更好的澳大利亞可是比馬達加斯加更有優勢。所以,大唐對馬達加斯加的移民政策基本上是放任狀態,國內有人想去歡迎,沒有人主動去也不過分強求。一年有個一百來人去馬達加斯加,大唐就基本滿足了。

倒是海軍方面還是很希望在馬達加斯加建設一個印度洋艦隊的海軍基地的,現在印度洋艦隊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吉大港,影響力輻射不足。如果印度洋艦隊在馬達加斯加有機地,那麼好望角航線來到東方的歐洲船隻,都要受到大唐海軍的控制,戰略意義極爲巨大了。

207 軍貿大單459 不可避免698 受降與危機901 橙色革命(上)463 組織689 海軍豐收月830 宣戰295 新朝新體(上)646 抵押808 新建軍計劃790 西逃路(中)467 白山踏平190 天花危機(中)002 走不了就殖民吧338 知識687 佔領荷蘭511三級會議650 炮兵指揮官429 求見837 三條法令019 報復089 邊界談判123 瓦胡的野心459 不可避免176 內陸殖民313 新戰區新裝備708 華沙會戰(六):戰略285 山海關773 營救782 拳亂(八)667 真正圖謀(上)924 保護航線375 上海生意(中)137 途徑夏威夷134 戰蘭芳755 對奧斯曼的滿滿惡意412 轉讓013 印第安政策848 區劃和國土867 駐軍權880 歐洲聯合年609 青州案(三)180 暹羅822 兜售(上)454 洛佩茲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071 澄清778 拳亂(四)528 驚聞191 天化危機(下)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145 接近紐約761 割肉會談672 初戰英吉利(上)851 導彈驅逐艦444 乘警033 不小心777 拳亂(三)520 兩個選擇391 吞武裡之戰(七)099 杜鵑計劃(上)881 應對歐洲336 遣唐使(下)743 江戊伯544鬆平之政603 不斷擴張的海軍203 檀香山714 華沙會戰(十二):虐殺306 剛需886 核532 競選350 紅顏醉(一)348 江南(十)386 吞武裡之戰(二)454 洛佩茲498 報應不爽(上)083 夜上船160 女兒818 新艦名247 京中人心(下)298 嘉慶506 最終停戰(上)047 灌溉600 萃英會(下)453 友誼317 民意洶洶069 農祿神901 橙色革命(上)568 大戰的肇始264 滾突擊319 修碼頭089 邊界談判836 紐芬蘭海戰(下)322 拆遷664 獅子號303 滲透嶺南818 新艦名716 華沙會戰(十四):暴打696 金錢執政205 大文豪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