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珊瑚海(二)
共和國造船工業起步於清朝末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經歷了快速發展,歐戰以後,由於政府的補貼扶持和國內貿易的快速增長,國內造船工業一直保持着穩定增長。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對共和國的造船工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一大批規模較小的造船企業在這次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中被迫倒閉或被兼併,在經過調整後,國內九大財團旗下的造船企業反而變得更加強大。
隨着1931年的中日“東北戰爭”爆發,共和國的造船工業又迎來一次快速發展的時機,並且隨着世界大戰的爆發,更使得國內造船業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機會。僅在1941年到1942年兩年之內,共和國造船工業共建造護衛艦以上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船387艘,共162萬噸,潛艇426艘,近45萬噸,其他大型軍用輔助艦142艘,共71萬噸,龐大的造船工業是共和軍一直能保持着戰場主動的主要因素。
到1943年,共和國造船工業從業人數達到312萬人,比戰前增加了5倍,國內擁有120米船臺,能夠建造護衛艦的造船廠達到了68家,其中星島、廣州、廈門、羅源、寧波、江南、滬東、崇明、青島、大連九大造船廠共擁有18座長度在260米以上,能夠建造排量在35000噸以上重型艦船的大型幹船塢,擁有能夠建造13000噸以上巡洋艦和大型補給艦的船臺和船塢36座。由於採用標準化設計方案、流水線式分段建造方法。在諸如鋼型和鋼板、艦上設備、機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實行了高度標準化,大大提高了造船廠的建造速度和船臺、船塢的利用率,一艘“北海級”重型艦隊航空戰艦的船臺建造週期縮短到了10個月,而一艘標準排水量在15000噸的防空巡洋艦船臺建造週期縮短到6個月,這象徵着共和海軍每年能有16艘重型航空戰艦和超過70艘的巡洋艦能夠建成下水。
爲了保持對美國的海上優勢,共和海軍需要每年建造超過200萬噸的作戰艦艇,隨着戰爭的進行,共和軍的力量不但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反而在快速地增強。
船塢數量和建造效率代表了一個國家造船能力,方明浩在與海軍後勤部制定大型軍艦進塢維修計劃時。才真正瞭解到共和國擁有多麼強大的造船能力。之前,他知道共和國的造船能力肯定要比英國強一些,但仍然與美國有着一定的差距,但現在才發現,共和國的整體造船能力可能已經超過了美國。
共和國在1943年度的航空艦造艦計劃中的建造數量是12艘,巡洋艦建造數量爲38艘,這表示船船業甚至富裕了一半的造艦能力用於建造民用船舶。
大型戰艦的進塢檢修和塗裝大約需要用半個月的時間,由於2艘“廣東級”航空艦相繼戰沉,共和海軍意識到排水量關係到航空戰艦的作戰性能和戰場生存力。排量也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在1943財年建造的“北海級”航空戰艦又稍稍作了修正。增加了艦體長度和飛行甲板寬度,新的“特別市級”航空艦排水排水量達到了51200噸,比“北海級”的作戰能力又有一些提升。
最新一批的“特別市級”航空戰艦陸續從船塢下水,被拖往舾裝碼頭,藉着這個空檔,海軍部開始安排現役的戰艦進行例行維護。
戰爭進行了四年多的時間的時間裡,共和海軍共損失了三艘航空艦、四艘巡洋艦共七艘主力艦,但俘獲和打撈修復了十五艘老式的戰列艦和六艘重巡洋艦,經過現代化改裝之後。共和海軍反而戰列艦數量增加到了三十二艘,僅僅比美英兩國的戰列艦總數少三艘,戰列艦隊的實力反而比戰前增強了數倍。
方明浩利用戰艦進行檢修的機會,參觀了國內數家大型的造船企業,與37年時相比,各船廠的規模和自動化水平要高出不少,明顯就能感覺到增加了不少新式的重型設備。相比較而言。美國的造船工業也快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頂峰,根據情報顯示,在1943年初,美國海軍將會有12艘“埃塞克斯級”艦隊航空艦和六艘“依阿華級”級戰列艦陸續建成服役。這樣加上6艘“獨立級”和2艘“塞班級”航空艦,美國海軍的航空艦數量將會達到34艘,並且有情報證明,鑑於“埃塞克斯級”從作戰性能上與共和海軍航空艦所存在的差距,他們新一級的航空戰艦也開始開工建造。
由於四艘“蒙大拿級”戰列艦佔用了大型船塢,美國新一級航空艦首批的建造數量只有6艘。這是讓共和海軍方面感到得意的一面,從德國購買的2艘“興登堡級”超級戰列艦果然干擾了美國的航空艦建造進程。
雖然英國是最早開始建造航空戰艦的國家,但由於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皇家海軍對於海軍航空兵的應用和理解遠不如美國海軍,這表現在他們的航空艦由於艦載機數量不夠,其攻擊力受到了極大的制約。反而美國海軍對於航空戰艦的認識十分接近於共和海軍,兩國海軍使用的海上戰術相似,都是把航空戰艦和海軍航空兵作爲主要攻擊力量,而把戰列艦列爲擔任護航和對岸火力支援和輔助艦隻。
因爲大家的戰術水平相當,海戰的結果基本上就是由數量和綜合性能這些數據來決定,自從進入到工業時代,軍隊統帥對於戰爭結局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小。就象目前在伏爾加河戰役中,以曼施坦因這樣優秀的軍事統帥也不可能阻止德軍的潰敗一樣。
隨着前方戰事的緩和,國內的民用物資的配給和管制已經不那麼嚴格,隨着海灣地區數大油田的陸續建成投產,共和國控制區的原油生產已經達到了每年1.2億噸,除了滿足軍隊的需求和對德國每年900萬噸的原油供應之外,現在每年已經有大約1000萬噸汽油可以提供給民用。當然柴油的供應依然受到限制,因爲首先要保證國內的工農業生產用的燃油供應。在上海這幾天,方明浩還是能感受到民衆對於戰爭早已經沒有了剛開戰時的狂熱,共和軍數年來近百萬的傷亡數量讓國內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有親友在這場戰爭中犧牲或是因傷致殘,而且長期的生活品配給和管制也使得一些人頗有微辭,特別是一些富人,嚴格的配給制使他們有錢也不能買到想要的東西。
比如汽車,在戰前,象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擁有近10萬輛私家汽車,由於受戰爭的影響,在近三年的時間裡,這些小汽車只能象廢品一樣擺在車庫裡,因爲根本就沒有汽油供應。由於限制酒精飲料的生產和供應,有錢人再也不能象過去一樣任意揮霍,即使是水果、白糖、咖啡和茶葉的供應都受到嚴格的限制,這讓富人們想開個“派對”也顯得毫無氣氛。
隨着物資管制逐漸放寬,權貴們又開始開着私家車開始上街炫耀,夜幕降臨之時,權貴們在自家花園裡舉辦的舞會開始增多,這些遠離戰場的“貴人們”又開始了陷入到燈紅酒綠,追逐聲色犬馬的生活之中。
人們現在把話題逐漸轉移到如果才能結束戰爭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