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溥覺的發現

溥覺最近一段時間心情很不好,他知道吳畏要忙很多事情,追尋秀雲只能依靠自己來努力。

但是和剛開始的時候比起來,他現在手裡可以追查的線索已經越來越少了,那個名叫李重光的人彷彿消失得無影無蹤,沒人知道從前那個把監獄當成自己家的人到哪裡去了,甚至沒人知道他現在是死是活。

所以溥覺一直很煩躁,看什麼都不順眼,開始無比懷念從前在部隊裡當兵時的日子,那個時候,他可從來不用操心自己需要做什麼事情,只要按照命令去做就行了。

尋找李重光的工作沒什麼進展,倒是他手下那幾個混進宗社黨的人有了不小的收穫,其中一個甚至見到了宗社黨的老大載洵。

過了這麼久之後,終於有人發現鐵良失蹤的事情了,這件事對於宗社黨上下來說震懾頗深,幾個首腦當然不相信鐵良會私自潛逃,就算他有這個想法,手下那麼多人也不可能都一起消失,鐵良一向標榜鐵血,可不是冷血,不可能搞順昌逆亡那一套。

在載洵幾個人看來,有能力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英租界,擄走鐵良一行的人,放眼整個中國也只有葉知秋有這個實力,顯然這是他給自己這些人的警告。

清帝退位後,還能堅持組建宗社黨圖謀復辟的人,當然都是滿人中間的死硬分子。所以載洵幾個人雖然心驚,卻也沒有被嚇住,反倒因爲鐵良的失蹤,更想了敵愾之心。

那個見到載洵的人因爲出身巡防營,所以被載洵看中。巡防營算是滿人手裡唯一可以仰仗的武力,不過載洵也知道這些傢伙拿煙槍的本事比拿火槍的本事強,本來有一個溥覺還算是有點才能,偏偏當初一念之差沒有及時保住這小子,讓他心生嫌隙,改投了國防軍。

溥覺在京城裡活動時並沒有隱藏身份,所以載洵已經知道他現在是吳畏身邊的警衛營長,正在城裡千方百計的尋找秀雲下落。

載洵的意思,是讓這個人以從前巡防營下屬的身份接近溥覺,看看能不能再把溥覺拉回到宗社黨身邊來。倒沒想過誤打誤撞之下,倒是先和溥覺聯手打造了一個雙面間諜出來。

溥覺倒沒有創造歷史的覺悟,不過按他的脾氣,有機會當然要捧自己的手下人,所以很快放出風聲說自己身爲滿人皇族,當然不會一心幫助奪了自家江山的漢人,只不過他現在要全力尋找姐姐,別的一時也顧不上。

載洵倒也知道溥覺和秀雲姐弟之間的感情,於是通過這個雙面間諜告訴了溥覺一些秘聞。

原來當初隆裕皇后的確是動了拉攏秀雲的心思,但是後來被人搶先了一步下手,這兩口子本來就不是什麼膽大的人,要不然當初也不會那麼容易就宣佈退位,所以一時被嚇破了膽,再也不敢招惹這件事了。

溥覺折騰了半個多月,到現在只確定了秀雲失蹤和皇室無關,也實在高興不起來,鬱悶之餘也就沒心思再和載洵虛與委蛇。

宗社黨的幾個首腦都正值壯年,比較迷信武力,好容易接觸到這麼一個真正帶過兵打過仗的,還是出自威名素著的陸一師,當然不可能就這麼輕易放手,居然就有人暗示溥覺最近京中應有大變。

溥覺也就有點小聰明,大便不佳。大變可就不知道是什麼玩意了。想來想去不得要領,連忙去通知吳畏。

吳畏聽了這個消息,心中立刻一緊。所謂“大變”,雖然不一定非得殺得人頭滾滾,但是影響肯定不會太小。

現在京城當中,倒吳有利的風聲已經傳了出來,從影響上來說,當然算得上一場大變,不過老吳經營日久,也不會那麼輕易倒臺。再說就算政務院出缺,和滿人也沒什麼關係,用不着這麼神神叨叨的提醒溥覺,總不成葉知秋也要搞民族團結,增加高官的民族比例。

除了吳有利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倒他吳畏的風聲了。這種聲音從吳畏出現在京城之後就一直沒斷過,也不知道是他的那個八字犯衝。上次國會述職,算是到了一個高峰,可惜讓葉知秋給攪黃了,一來二去,吳畏官越來越大的同時,自己也都開始習慣了,要是哪天人人都愛吳大炮了,那才真是出了怪事。

不過他身爲國防軍將領,又是溥覺的頂頭上司兼準姐夫,如果要倒黴的話,提醒一下溥覺小心粘包倒也不算太意外。只是吳畏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又有什麼新把柄落在別人手裡了,除非是“狼羣”的事情敗露了。

想到這裡,吳畏就有點心煩,早知道就不讓他們回國了,從日本直接送去美國,就算事情被揭出來,自己也就擔個護短的名頭,豁出去中將不當了,也不犯死罪,反正他現在也算是著名的滾刀肉了,兩天不犯混,三天一準請早。

但是如果這些官兵在天津被發現了,這個私自調動軍隊進入首都附近的罪名就可大可小了,真要是被人發作起來,倒他這個小吳不要太容易,只怕到時候他就得親自帶隊去美洲打天下了。

想到這裡,吳畏立刻決定去見葉知秋,和剛纔去見俞世海目地一樣,都是去探口風。

幾天沒見葉知秋,吳畏發現這位大總統的臉色也有些不太好看。吳有利在政務院的反撲比葉知秋想像的更加猛烈,雙方這算是撕破臉了。葉知秋本來以爲蕭逸之就算不能壓制吳有利,至少可以控制一下政務院。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蕭總理一直抱病,權利已經被下面的人架空了。

他一直比較相信吳畏的能力,所以倒也沒有隱瞞自己的煩心事,還向吳畏抱怨了幾句,然後表示準備把程斌召回國來。

程斌算是政務院裡的實力派,有和吳有利分庭抗禮的能力,雖然和葉知秋在執政方式上有些不同之處,但是隻要能幫葉知秋拖延一下,等吳有利的黑材料攢夠了,葉知秋就可以把他直接拿下,到時候跟着吳有利鬧騰的那些人自然也就不足爲慮。

他以爲吳畏是來彙報獨立團進展的,隨口抱怨了幾句,就告訴吳畏獨立團的事情不用事事請示,有什麼需要,讓吳畏直接和趙運鐸要就是了。反正這兩位私相授受的事情也沒少幹,不要以爲葉大總統什麼都不知道。

吳畏想了一下,向葉知秋說起日本那邊軍紀調查組最近正在做的事情。葉知秋愣了一下,擺手說道:“你別管那邊的事了,要是覺得面子不好看,我現在就撤了你的職務好了。”

吳畏在佔領軍司令的位子上,自然要維護手下的官兵。葉知秋自己就很注重這種臉面上的事情,所以倒是比較能理解吳畏和軍紀調查組硬頂的作法。要不然也不會主動去國會挺吳畏,他事先可不知道康南海會臨場失態。

但是在他看來,吳畏現在已經回國,再犯這個混就沒什麼必要,陸一師的士兵又不是吳畏的親兒子,誰也不能管誰一輩子。

沒想到吳畏不領這個情,搖頭說道:“這件事我必須管到底。”

“那你想怎麼樣?”葉知秋不耐煩的問道。

“讓這些人退役吧。”吳畏建議道。

葉知秋遲疑了一下,他這個人有一點精神上的潔癖,所以爲了保持心目中佔領軍的正義形象,他一直沒有詢問過佔領軍的軍紀到底有多敗壞。但是現在吳畏已經當面提出來了,他不問就不行了,總得先知道可能波及的人數,不然要是直接宣佈陸一師就地解散那就大條了。

所以聽到吳畏的建議,他想了一下問道:“有多少人?”

“大概四百多人。”吳畏說道:“不到五百人。”只所以這麼肯定,是因爲“狼羣”的數量只有三百六十多人,他相信吳晨這些基層軍官的掌控力,不會鬧出什麼烏龍來,既然他們送這些人離開,肯定不會有太多的偏差。畢竟陸一師的士兵從前也都是良家子弟,要突然轉變立場也不容易,很多人還沒完成心理建議,日本就已經投降了,吳畏自然要約束部隊,不能繼續騷擾地方。

聽說只有幾百人,葉知秋鬆了一口氣,低頭想了一下,說道:“你總得給程選傑留幾個能下手的。”

如果程選傑發現自己正在追查的人一晚上都退役回國了,就算泥人也要爆小宇宙,葉知秋也不想和自己的大法官打擂臺。

沒想到吳畏板起了臉不肯領這個情。葉知秋搖頭苦笑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啊……”他本來想說“太不會當官”,轉念一想要是手下都會當官,那自己這個大總統只怕要變茶几,於是擺手說道:“你回頭報個名單上來吧,我讓顧雨批了。”

吳畏鬆了一口氣,雖然自己已經把人弄回來了,但是現在有了葉知秋的承諾,總算是上了一道保險。

於是他很高興的告辭離開,留下葉大總統一個人繼續鬱悶。

第603章 戰爭與和平九第271章 誰是宿敵第358章 中二少年第254章 信得過的人第382章 情報機構第53章 司法部的苦惱第281章 真是將軍第20章 鴨綠江畔第454章 不服就打第193章 夏威夷第181章 報信第388章 夜宴第328章 繼續說乎第52章 猴子的救兵第316章 東亞新秩序一第297章 遵命第317章 東亞新秩序二第572章 莫斯科保衛戰八第78章 沙龍第718章 這算宮鬥還是宅鬥第502章 政治委員第514章 真相第487章 兩個俘虜第216章 啪啪啪第182章 中日和約第348章 翻盤第655章 刺客的來歷第213章 刺殺第210章 可疑人物第624章 總統府的午飯第35章 各懷鬼胎第279章 戰局變化第550章 舉手之勞第466章 醫院第711章 後宮一第701章 激戰漢陽一第38章 來信第350章 畫個圈第608章 戰爭與和平十四第720章 印度的民族問題第4章 開國上將王啓年第242章 故人第182章 中日和約第682章 把柄第542章 沃爾霍夫河四第593章 鋼鐵洪流九第331章 老闆娘第224章 皇后安危第58章 死守四第200章 美國第42章 府院之爭第415章 遭遇騎兵第57章 死守三第233章 戰術第608章 戰爭與和平十四第205章 夫人的香裙第714章 後宮四第170章 馬寶第510章 自作自受第480章 閨中調笑第137章 會師第635章 延續下來的鬥爭第330章 理想無國界第644章 名槍的由來第152章 退婚第56章 死守二第590章 鋼鐵洪流六第401章 十六師的老長官第257章 女強人第503章 誰的軍隊第636章 找人第689章 婚禮前夕第149章 成軍第183章 海軍陸戰隊第393章 與我何干第698章 通電後的波瀾第438章 疾馳第391章 家屬第395章 交換第683章 書房4b第217章 波將金號第690章 大新聞第563章 生前身後名第249章 喝粥和吃乾飯第564章 敵蹤初現第445章 善後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248章 蛋痛的感覺第161章 槍斃十分鐘第539章 沃爾霍夫河一第618章 退婚第679章 看戲模式第687章 我是吳畏第49章 殊途同歸第651章 新年第333章 從業者的良心第263章 反擊計劃第315章 特科與基地第716章 後宮六第28章 混戰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