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心暖微愣,“刻意安排?卻是爲何?”
楚楚將付弘揚的想法大致說了一遍,沐心暖也算是聽明白了。
“他的想法倒也穩妥。萬一到時候張瑞蘭再跟着鬧騰,比如說在府上鬧個自殺什麼的,一家人再見面,也是有些尷尬的。而這一切在張家人看來,起因就在你的身上。所以,你纔是最難做的。”
“是呀,我也覺得其實大家同爲女子,何必非要相互爲難?”
沐心暖搖搖頭,“你呀,原以爲打理了幾年的產業,這性子會硬一些,怎麼還如此地軟?你也不想想,就張瑞蘭那性子的,你不給她個厲害的,她能有現在這樣老實?”
楚楚頓時噎住,不得不承認,王妃說的還是十分在理的。
“楚楚,這內宅後院兒裡頭,自然是有一些見不得光的陰私之事。女人越多,這等事情,自然也就越多。爲了爭寵,爲了名分,什麼樣的事兒幹不出來?”
沐心暖說着,還一臉無奈地搖搖頭,縱然是她,如果不是因爲端木初澤始終不曾納妾,只怕她也會成爲後宅婦人中,心狠手辣的一個。
“師母,您的意思,楚楚都明白,您放心,楚楚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只要是他心裡有我,我就知足了。”
沐心暖也不知道再說什麼了,有些事,是不能說的太明白了的。
“好在付弘揚的心中只有你,將來你們在一起,他對你的態度也不會太差的。你呀,記得跟付夫人處好關係,你跟我不同。我在這王府裡過得愜意,沒有婆婆守着,可是你卻是要親自侍奉婆婆的。”
沐心暖說着,突然覺得自己怎麼就這麼享福呢?
想想前世,自己每日到婆婆的牀前晨昏定省,還要服侍其用膳等等,那是何等的辛苦?
再看看現在,自己過的簡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呢!
不用服侍公婆,而且還得端木初澤如此地寵愛,甚至是連個妾室也沒有,這樣的日子,豈是自己原先敢想的?
“楚楚,你且記得,我們雖爲女子,可是也不必在婚後主動就給夫君納妾。”
楚楚微愣,對於一些大家小姐們的那種固有思維,她自然是知道一些的,可是沒想到,她的師母,竟然是會跟別人反着來的。
一般來說,但凡是大家小姐,只要是婚後有孕,或者是一年後無子,都會主動幫着自己的夫君納妾納美。
可是今日怎麼從師母這裡聽到的,卻是與旁人恰恰相反呢?
“可是,師母,如此,不會被人說成了是妒婦麼?”
“妒婦又如何?你可知道盧府的大少奶奶,也就是劉氏,自己主動給夫君收了通房,結果呢,是得了一個賢名,可是她自己卻是過得堵心着呢!”
“再瞧瞧高春華,她嫁的是一介武將,人家夫君不說想納妾,她也就是絕口不提,這纔是真正的聰明人呢。”
楚楚似乎是聽明白了,“師母的意思是說,只要是夫君自己不提出來,那我就沒有必要非得讓他納妾?”
“不錯!就算是婆婆逼起你來了,你也就只管往付弘揚的身上推,就說與他商議了,是他自己不肯要,其它的,什麼也不說。”
楚楚聽着,有幾分的心虛,“這成嗎?”
方姑姑笑道,“王妃,這會兒跟王小姐說這個,是不是有點兒早了?”
沐心暖一怔,也是,這婚事都還沒辦呢,這種事,還是等着成親以後再說吧。
“是我心急了,走吧,咱們去看看小宗華醒了沒有,這個皮孩子,現在可是喜歡你呢。”
“小世子可愛,而且也聰明,這纔多大呀,竟然已經會爬了。”
方姑姑一聽提到了小世子,自然也是高興,“是呢,小世子的確是很聰明,不到七個月呢,就會爬了,而且這身子骨兒也硬着呢,估摸着不到一週歲就能走路了。”
張氏母女自那日後,便一直是深居簡出的,一來也是爲了避避風頭,二來麼,張夫人想的比較長遠,實在不成了,就將女兒嫁到了瑜郡去。
瑜郡那裡這兩年可是有不少人成了富商,雖說這商戶的出身不高,可是女兒真能嫁過去了,最起碼是吃穿不愁,手裡頭有銀子,自然也就好辦事兒了。
“父皇今早上下了旨意,着今年的八月十五,都回京過。”端木初澤一回來,直接就鎖了眉。
“怎麼了?回去看看父皇母后,不也是一件極好的事兒麼?你怎麼反倒是皺着眉頭?”
“阿暖,這一次,所有人都回去,你覺得,還能太平得了?”
沐心暖沉默了一會兒,“阿澤,別的我倒是不擔心,我們的小宗華?”
端木初澤的眉峰擰地更緊了些,“放心,我不會給任何人機會來傷害我們的孩子的。”
“阿澤。”沐心暖實在是無法完全放下心來,輕輕地靠在了端木初澤的胸前,“原以爲,我們就會一直在這裡過着平靜的日子,雖然是離親人遠了些,可是好歹大家都是平平安安的。如今若是再一進京,我真的是有些害怕。”
“別怕,阿暖。我以前沒有特別想護着的人,所以對什麼都不是很在意。直到後來遇到了你,阿暖,我們一家都會好好的。”
沐心暖沒有說話,她知道,這一次回京,只怕,不可能會真的平靜。
縱然不會掀起什麼腥風血雨,可是對於明王來說,這一次,未必就不是一個機會。
“父皇可有說什麼時候讓我們進京?”
“旨意上說,是要我們在八月初五之前抵京,說是歡度中秋,不可能就真的十四再抵京了。而且,母后定然是十分想看看我們的小宗華的。”
“對了,母后可知道這孩子是由我們兩個來帶的?”
端木初澤點點頭,“應該是知道。這種事情,也沒有必要瞞着。我們自己的孩子,想如何教就如何教,誰也管不着。”
沐心暖輕笑,“難得的,母后竟然是沒有說我們不懂事兒。”
“我們自己帶孩子,這纔是最最懂事兒的做法呢。不爲父母,焉知父母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