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整機試車,達到了各部件協調匹配的狀態,而且在運轉試驗中,風雷噴氣發動機的性能指標基本上都達到了,只有最後的耐久性試車出現問題。但就是在耐久性問題上最出不得問題,所以這次耐久性試車關係到風雷系列發動機的研製進度。
在二戰後,七十年代以前,航空發動機需要經過調整試車、高空試車和一定條件下的環境試車後,才進行耐久性試車。不過在這個年代,不具備高空試車臺試車的條件,因爲要建一個高空試車臺,投入非常大,而且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是達不到高空試車臺要求的。所以在經過了調整試車後,風雷噴氣發動機就進入了持久試車,也就是耐久性試車階段。
在耐久性試車中,也不是說要讓樣機一直運轉到規定的90小時或150小時,而是分爲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爲幾個小時,並且要分爲幾個循環,在劃分的每一個階段不可以停車。在每次試車完成後,發動機要分解檢查所有零件的磨損和變形,並進行測量。探傷並記錄所有故障。試車前後還要記錄發動機的性能數據,把試車開始前和結束時的性能數據進行對比,以便分析出發動機性能衰退的情況。
這一次通過增加空氣冷卻系統,風雷噴氣發動機能不能再次經受90小時的試車,誰也不知道。
這次持久試車劃分成了15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試車時間是6小時在第一個小時內就要反覆試驗慢車工作狀態、最大連續工作狀態、中間狀態和最大推力狀態等四種工作狀態的性能數據。這一個反覆就是五六次。然後第二個小時就要從慢車狀態,緩慢加速到最大推力狀態。到了第三個小時,除了和第一個小時的試驗程序相同外,最後還要試驗最大反推狀態的性能數據。這樣一直反覆試驗到第6個小時結束一個階段的試驗。
由此可見噴氣發動機的試驗有多麼複雜
第二次持久試車終於在1933年3月初開始了整個風雷發動機研製小組的人都來到了試車車間,肖衛國和梅塞施密特親自主持這次試車,畢竟這關係到風雷發動機能不能按照研製計劃進行下一階段的裝機試飛只有經過裝機試飛之後,風雷系列發動機才能完成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現在有很多飛機制造廠商都在盯着風雷噴氣發動機,希望可以購進這種劃時代的航空動力。從而設計出更先進的飛機。
整個試車臺也是非常龐大,畢竟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巨大,如果沒有足夠穩固的試車臺,和一系列的測量設備,就沒有辦法進行試驗,也沒有辦法獲取推力等性能數據。距離試車臺幾十米遠的地方,還建有一個試車操作室,在這個操作室裡面分布着很多儀器。可以清楚地看到發動機動轉情況。
上午10點,第二次持久試車終於開始了在試車臺上試車。風雷噴氣發動機需要用起動機帶轉,當達到一定轉速後,纔開始噴油點火,然後逐漸增加供油量,燃氣溫度逐步升高,當達到一定溫度時。渦輪發出功率等於壓氣機消耗功率時,渦輪纔開始具備帶動壓氣機的條件。這樣渦輪和起動機共同帶動壓氣機旋轉,再繼續增加供油量,渦率進一步增加,當渦有一定儲備時。就可以斷開起動機,發動機自行進入慢車狀態,起動過程結束。
試驗人員再次檢查了一遍首臺風雷噴氣發動機樣機,以及試車臺上的所有設備,確認無誤後,才向梅塞施密特和肖衛國報告試驗準備就緒。梅塞施密特和肖衛國對視一眼,兩人都點了點頭,決定風雷發動機能否順利完成持久試車的考驗到來了
肖衛國大聲道:“操作員和試驗人員都做好準備,按照持久試車操作規程進行,試車馬上開始”
隨着肖衛國一聲令下,操作員立即啓動了試車臺上的起動機,然後點火成功,這個時候的聲響還不太大,只是起動機和壓氣機的運轉。不過等到操作員加大供油量後,試車臺上的動靜就越來越大了,最後當壓氣機和渦輪都快速轉動起來,具備進入慢車的條件後,操作員就切斷了起動機。這個時候,風雷噴氣發動機的尾噴口噴出來的尾氣溫度和速度就比較高了,可以清楚地看起在尾噴口附近的空氣都不斷地變幻着形狀。
隨着供油量的繼續加大,風雷噴氣發動機發出越來越大的嘯叫聲,沉悶如雷而它的尾噴口也隨着推力增大而高速噴射出一道尾流,直達幾十米遠整個試車臺都在顫抖着,由此可見風雷噴氣發動機的推力有多麼大它就像是一隻欲要展翅高飛的雄鷹,想要掙脫試車臺的束縛一樣經過從慢車到最大推力的變化,風雷噴氣發動機依舊錶現良好,在試驗過程中各項參數都顯示正常,從操作室內的各個儀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切。
這時候,衆人心裡懸着的一塊大石頭才總算落地。至少在增加了一套渦輪冷卻系統後,整個發動機沒有出現什麼異常情況,這樣的話就只需要看看最後,經過90小時各個階段的持久試車,風雷發動機的渦輪葉片有沒有問題,如果最終檢查葉片沒有裂紋,也沒有變形的話,那麼就證明這套冷卻系統是成功的風雷噴氣發動機也可以進入到最後一項測試,裝機試飛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