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

張獻忠帶着數千精銳老卒,以及石塌天、鞋底光等親信大將,連夜拔營往西北而去。孫可望和李定國押運糧草隨後而行,劉文秀、艾能奇則與數萬部衆留了下來。一是不讓高迎祥察覺異常,二是繼續攻打壽州,搶奪更多錢糧,然後再尋機脫離高迎祥後,前去與張獻忠匯合。

張獻忠準備先向北走,然後折向西面,打破潁上後再往西南,進入河南汝寧府,趁着盧象升部前去追擊高迎祥留下的空檔,沿途破州攻縣。穿過南陽府後最終抵達湖廣的鄖陽府,那裡是陝西、河南、湖廣三省交界之處,官府孱弱,民風彪悍,流民衆多。憑藉自己手中的錢糧,很快就會聚攏一隻數量龐大的隊伍,張獻忠相信不用幾年,自己就不會畏懼任何一支官軍。

但數千人馬拔營時的喧囂,加上行軍時無數火把組成的火龍,還是驚動了其他賊營的人。

第二日一早,高迎恩便快馬趕來獻營,眼見獻營數萬人的營帳似乎未見有何變動,心下琢磨:昨夜獻營好大的動靜,有人稟報獻營營嘯,可現在這狀況應該不是。營嘯之後營地怎會還是如此齊整?也不見地上有血跡屍體,那究竟出啥事了呢?

到了張獻忠的大帳之外,高迎恩翻身下馬,劉文秀從帳裡迎了出來,衝着高迎恩拱手行禮後笑道:“高大哥這麼早來我獻營,不知有何見教?”

高迎恩並未還禮,一邊往帳中行去一邊開口道:“昨夜有報獻營似有異動,闖王遣俺來探詢一番,昨夜到底何事?”

劉文秀笑道:“也沒甚大事。有一部攜帶糧草叛逃,義父一怒之下親自帶人追趕去了!”

高迎恩一愣,停住腳步後問道:“是誰叛逃?有多少人?”

劉文秀恨恨的回道:“那個該死的鞋底光!虧俺義父還待他如兄弟,不知犯了甚邪勁,帶着手下兩千餘人往北而去,還把俺營中的金銀拿走大部,俺義父很生氣,帶着人前去追他了,揚言定要問個明白,到底甚事讓他出走!”

高迎恩道:“這都半夜了,八大王怎地還未回返?莫非遇着兇險之事?”

劉文秀搖頭道:“俺也不知!義父帶着俺兩個哥哥前去,理應不會有事。至於爲何不曾回返,俺就真不知道了。許是順便打破附近村莊,補充一番糧草吧!”

“八大王未歸,今日獻營還能出兵攻城嗎?”高迎恩接着道。

劉文秀胸脯一挺,傲然道:“高大哥放心,小小壽州,一羣衛所兵,俺獻營還未放在眼中!昨日只是試探虛實罷了!今日俺和老四親自上陣,包管破城,等俺義父回來,也會好好誇獎俺一番!”

高迎恩四下打量一番,張獻忠的大帳仍在,周邊營地的賊兵很多都已出帳,有解手的,有做飯的,有舉石鎖練力氣的,衆人臉上的表情都與常人無異。

他已經基本相信了劉文秀的解釋:有人率部叛逃,張獻忠帶着一小部分親兵去追趕。至於爲何有人會出走,很簡單的原因,銀子和女人唄。要麼是分贓不勻,要麼是爭風吃醋,這種事在流賊陣營中每天都會發生,不足爲奇。

高迎恩掉頭往回走去,邊走邊高聲道:“不管今日你義父幾時回來,闖王有令,辰時攻城!兩個時辰內拿下壽州,要不你們獻營就滾蛋!讓地方俺們闖營來打!”

劉文秀抱拳道:“高大哥放心!俺一個時辰就拿下!”

高迎恩頭也不回,快步走到馬前,翻身上馬揚長而去,十幾個親兵打馬緊跟其後,揚起的塵土迷人眼目。

劉文秀揮手驅散撲面而至的塵土,啐了一口之後轉身回了大帳。

高迎恩回到大營,向高迎祥如實稟報了所見所聞,並坦言或許劉文秀所言的確爲真。高迎祥及一杆親信琢磨半天也想不出還有其他因由。他們絕想不到張獻忠如此果決,察覺到高迎祥欲對他不利後,當機立斷撇下數萬人馬離去。高迎祥的心中依舊認爲,壽州這塊大肥肉近在眼前,依張獻忠貪婪的本性來說,肯定是要打破城池後大肆搶掠一番纔可,到時趁亂就派人尋機幹掉他。

辰時剛過,數千名獻營士卒,在劉文秀和艾能奇的親率下,集結整隊後,擡着十餘架長梯,浩浩蕩蕩的向城牆進發。營地裡的數萬流賊,在各自大小頭領的指揮下,開始收拾各自的營帳雜物,並挑出身強力壯之人,集結整備,等到城破之後自己人打開城門,這些人就會涌進城去幫着搬運各種物資。

這是流賊們長久以來達成的默契。畢竟人數太多,要是城破之後,人人都想進城搶掠,單單數十萬人相互擁擠踩踏就能死人無數。所以流賊各營都是事先挑出人手,等候破城後有序而進,總數不能超過萬人。

在距城牆數百步時,劉文秀一聲令下,數千人停下整隊,兩百弓手和一百名盾牌手出列,向城牆快步行進,及至城牆數十步左右停下。隨即五百名獻營賊兵分成數組,持刀拿盾邁步走向城下,百餘名賊兵發一聲喊,擡着梯子疾步奔向城牆。

擡梯子的賊人很快奔到城下,幾人一組將梯子架好扶穩,五百名賊兵迅速靠近長梯,準備開始攀爬。弓手則與盾牌手組成一個方陣,站在城下十步左右的距離,準備掩護賊兵登城。兩百名弓手足以覆蓋大部分賊兵登城的範圍。

城頭上依然如昨日一般,靜悄悄的沒有動靜。

等到攻城的賊兵都聚攏在長梯周邊時,一聲哨響,兩百弓手幾乎同時鬆開手指,兩百隻長箭形成的一小片黑雲,瞬間飛上了城頭。

城頭上沒有想象中的慘呼聲響起,這令弓手們大感意外,但依舊不停的將手中長箭射出,賊兵們也踏上梯子開始奮力登城。

沒有想象中的礌石灰瓶熱油,也沒有弓箭還擊,十餘架梯子上第一個賊兵,在擔驚受怕中順利的到達梯子的頂端。弓手們在連續射出七八隻長箭後,手臂酸脹無力,在盾牌手的護衛下退後歇息。

十餘名賊兵幾乎同時登上了垛口,但映入眼簾的場景如同一盆冰水,將他們從頭到腳澆的的冰涼。

寬闊的城頭地面上插滿城下射來的羽箭,白色的尾羽如同荻花一般,在微風中輕輕擺動着。

城牆上靠近內城的北段,有一溜長長的草棚,草棚的頂上同樣插滿了無數的長箭。草棚裡百餘名銃手舉着火銃指向登城的賊兵們,這些銃手當然是來自黃得功的山東官軍,他的五千餘部下配備了三百杆新式火銃。

站在垛口的賊兵們心中只剩下了絕望,有的賊兵兇悍之氣發作,一聲吼叫後跳下垛口,向草棚撲去;有的則是驚慌失措下轉身想從梯子上下城,但梯子上的賊人一個挨着一個,有人已經站在他的身後,正在邊催促邊用手用力推他。

一聲短促尖利的喇叭聲響過,幾十杆火銃幾乎同時擊發,安靜的城頭突然一陣轟然大響,一片濃密的硝煙瞬間瀰漫了整段城頭,然後在逐漸被風吹散開來。第一批銃手打完後轉向一邊,第二排銃手舉銃對準垛口。

十餘步的距離之內,不管是跳下垛口準備拼死一搏的賊兵,還是準備轉身而逃的賊人,身上濺出數朵血花。跳下來的賊兵被銃子的衝擊力直接打翻在地身亡。垛口上的賊兵直接被擊飛後,從數米高的城牆上跌落下去。

前排賊兵被火銃擊殺後,第二排的賊人聽到銃聲後變得猶豫起來,但被身後的賊兵推送着還是登上了垛口。

城頭上的硝煙還雖然未散盡,但已阻礙不了視線,登上城頭的賊兵同樣被眼前的場景驚呆,隨即銃聲再次響起,終於有未被當場打死的賊兵發出了淒厲的慘叫聲,正要邁步登上城頭的賊兵們終於停止了攀爬的腳步,數聲驚恐的叫聲響起:“火銃!”

“官軍有火銃!”

“退後!退後!”

“扯呼!扯呼!”

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二百章 客戶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三百章 證據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五章 皇莊1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