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狼煙四起

身爲金軍中的名將,完顏宗弼與完顏希尹所倚仗的是手中的百戰精銳。對於地方官員的掌控,失去中樞名義的二將可還比不上會寧城的“昏君”完顏吳乞買。

要想避免殺身之禍,恢復家族的榮光,完顏宗弼與完顏希尹只能領兵打回會寧城,推翻完顏吳乞買父子的統治,由完顏宗弼去坐皇帝寶座!

因此,完顏宗弼與完顏希尹既無力,也無心維持河北諸州的統治,而是選擇了集中力量向北進攻,要打回按出虎水的故土。

這就是完顏宗弼大方地許諾將河北、河東、燕雲這些漢人故土都讓給齊國的原因。

用這些自己不能長期有效統治的地盤,換取齊國的軍事支持,對急於復仇的完顏宗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處境同樣尷尬的完顏希尹也認可了這一點。

對於文武雙全的完顏希尹而言,他還是想要回到朝廷做一個位高權重的宰輔大臣的。偏安一隅不過是完顏宗翰遇害後的無奈選擇。

如今能夠用土地換取西門慶兄弟的兵力和糧草支持,有甚麼不好呢?

再者說,西門慶兄弟在河北還真得人心啊!

齊軍渡河之後,相州、寇州、東昌府等地都有地方豪強起兵相應。大名府更是有一個叫作甚麼“玉麒麟”盧俊義的豪傑瞬間聚兵數千,加入了齊軍的陣營。

完顏希尹也鎮守了大名府一些時日,卻不知道自己治下藏龍臥虎,還有如此猛人!

如果自己沒有選擇支持完顏宗弼,而是選擇與西門慶兄弟開戰,豈非大戰一起,大名府的城門就要被那盧俊義打開?

完顏希尹也是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站在西門慶的對立面。

人心歸齊,與其糾結於是否出賣了大金國的土地,不如專注於如何擊敗當面之敵吧!

與當年宋軍伐遼時不同,完顏宗弼與完顏希尹的軍隊不是輕輕鬆鬆地來到雄州城的。

河北北部諸州是在燕京城完顏昌的治下,完顏宗弼的聯軍是一步步打到雄州城的。

幸得齊軍一路上招降了許多州城,才讓完顏宗弼能夠迅速殺到雄州城下,從完顏昌軍手中奪取了雄州。

已經升任金軍副元帥的完顏昌手中握有十萬雄兵,在得到張忠嗣的援兵後,他指揮二十萬大軍沿着巨馬河北岸擺開陣勢,與完顏宗弼的聯軍對峙。

完顏宗弼與完顏希尹起事時有十萬大軍,一路北上招降納叛後,也聚集了二十餘萬軍隊。

兩軍都是騎步混合,都有大量最精銳的女真騎兵。在這河北平原上,必將爆發一場血戰。

在巨馬河畔兩軍對峙,正在醞釀一場大決戰時,金國與契丹叛將耶律餘睹議和,加封耶律餘睹爲遼國王的消息傳出,震驚了天下。

耶律餘睹被金國皇帝冊封爲遼國國王后,金國國內的契丹叛軍停止了對金軍的騷擾,紛紛從臨潢府、大定府向西而去,匯聚在耶律餘睹的帳下,要奪取大同府城,作爲遼國國都。

短短數日間,完顏設也馬軍就在大同府周邊與兩支契丹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與此同時,耶律餘睹軍士氣大振,在西邊漸漸穩住了陣腳。

此時,齊軍劉錡部已經攻取了黑水城,韓世忠軍也順利奪取了兀剌海城,正準備東渡黃河,進攻天德軍。

耶律餘睹的部將耶律懷義領兵與韓世忠隔河對峙,擋住了韓世忠軍東進的道路。

耶律懷義本名耶律孛迭,也是遼國宗室子,二十四歲時就以戰功累遷遼國同知點檢司事。

金軍完顏宗翰取西京大同府後,遼國皇帝耶律延禧兵敗勢窮,想要投奔於西夏國。

耶律懷義進言勸諫,說西夏國不可靠。但是耶律延禧不聽他的勸諫。

耶律懷義見跟着耶律延禧沒有出路了,就投降了金軍,領兵加入完顏宗翰軍。

天會初年,完顏宗翰的帥府以西京道新降契丹諸部大小遠近不一,令耶律懷義易置之,承製以其爲西南路招討使。

此後,耶律懷義率領契丹軍,跟着完顏宗翰、耶律餘睹南下伐宋,在河東路也是屢立戰功。

當耶律餘睹打出興復遼國的旗號後,身爲西南路招討使的耶律懷義立即毫不猶豫地領兵去投耶律餘睹,成爲他的麾下大將。

韓世忠進攻的黃河河套地區,正是耶律懷義的轄區。

耶律懷義丟失兀剌海城後,召集西南契丹諸部的兵馬,在黃河東岸重整旗鼓,要與韓世忠軍再次交戰。

河東就是牟那山,鎮守興靈路的韓世忠從參軍謀寧克任那裡得知,當年西夏軍大將李良輔曾經在這裡中了金軍的埋伏,導致損兵折將。

韓世忠聽了,也不敢大意,而是撒出了許多探馬,尋找渡河的淺灘,並偷渡過河收集遼軍的情報。

在韓世忠軍身後,涇原路經略使曲端正領軍日夜兼程而來。韓世忠要提前謀劃好夾擊遼軍的策略。

天德軍南邊的河清軍境內,關勝、郝思文、宣贊、李彥仙等將統領軍馬也正在與遼軍耶律奴哥部大戰。

耶律奴哥是耶律餘睹的侄兒和心腹將領,在跟隨叔父耶律餘睹降金後,被任命爲雲內節度使,領兵駐紮在河清軍北部的雲內州。

原本的歷史上,耶律餘睹想要謀反時,正是這廝向金軍完顏希尹告密,導致耶律餘睹一黨被金軍一網打盡。

如今歷史改變,威震契丹人的完顏宗翰被金國皇帝殺死了,文武雙全的完顏希尹被遠調到河北大名府,完顏斡魯病死,完顏完顏蒲家奴和完顏設也馬甚至先一步起兵造反。

大同府的西路軍諸將沒有一個站在金國朝廷那一邊,強大的金國對整個山西地區居然失去了掌控。

此情此景,耶律奴哥就是想要繼續效忠金國,也不知該向誰出賣自己的叔父完顏餘睹了。

再者說,金國內亂,也讓耶律奴哥看到了契丹復興的希望。耶律奴哥的心思當然也就偏向了耶律餘睹。

是以,當耶律餘睹起兵復遼時,耶律奴哥在雲內州第一個起兵響應,向叔父展示了自己的忠誠。

齊軍關勝軍進攻的目標正是雲內州,被人打上門來,素來奸滑的耶律奴哥也不得不全力迎戰,意圖保住自己的地盤。

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密會觀音院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九百九十章 以我爲主第二百二十章 琵琶亭上的豔遇第四百七十九章 程萬里上任了第四百二十章 盜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六百三十章 西門慶從軍記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人毛八十第九百二十一章 叛將耿守忠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完顏宗翰遇伏第二百七十二章 湯陰岳家莊第一百二十七章 難分伯仲第一百三十章 南下求醫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進突陣第五百二十八章 燈照掛舞照跳第六百八十九章 駿馬下聘第一百七十六章 元宵節酒宴第五百五十章 大內密探王雕兒第一百零七章 玄妙境界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宮裡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五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小狐狸逃跑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被金國皇帝盯上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程萬里上任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娘子們的新角色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逢蔣門神第八百二十二章 被拋棄的孤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岳飛開眼第三百九十章 誰殺了我的兄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宋江的掙扎第六百零七章 異類奇葩趙良嗣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的人才在哪裡第九十六章 東京往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爲蒼生吃硬飯第五百五十九章 禍亂江南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訪無爲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七百八十四章 任性的花和尚第二百二十五章 潯陽江邊來挖坑第三十一章 我乃崖州欒廷玉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進突陣第四百三十五章 血戰癿六嶺第四十八章 武松歸來第八百九十九章 趙桓的底氣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七百零六章 蹲點撿大魚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官人的情敵們第九百七十八章 衆“正”盈朝第七百九十四章 蕭大王的追擊藝術第五百七十三章 先放火,再攻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潯陽江邊來挖坑第七百二十章 太學裡的怪人第九百一十七章 楊志的謀略第二百七十二章 湯陰岳家莊第五十四章 武松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下不留人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宋清的首功第六百四十章 圍獵祖州城第十章 陸小乙找的好漢第四百八十章 組團北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諸將聽命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程萬里退出東平府第六百二十四章 完顏謀良虎的忠告第六百五十三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六十章 相撲爲戲第四十七章 陸小乙的榮幸第二十八章 單挑鬱保四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六百二十四章 完顏謀良虎的忠告第六百二十章 患病的金國巨頭第六百零六章 四大家族的叛徒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九百零八章 完顏宗翰軍的威脅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神算子的妙計第三百八十章 皇帝幫我養兒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雙雄之爭第九百三十章 王稟的選擇第六百零六章 四大家族的叛徒第二百章 殺個痛快第二百五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九百一十一章 六賊當誅第六百八十九章 駿馬下聘第三百九十五章 滄州杜知府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九百二十三章 命運之手第六百二十四章 完顏謀良虎的忠告第九百一十章 狂犬耿南仲第九百八十三章 北上吊喪第七百九十五章 老天爺都看不慣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人有喜第九百三十章 王稟的選擇第一百章 雁翎甲與鉤鐮槍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官人被騙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