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歷史上留名的那些抗金名將,西門慶知道早遲會在河北、河東、汴京等地的戰鬥中見到他們展露風采。所以,西門慶時間緊迫,也沒有打算在陝西五路去四處尋找他們。
這些人現在大多是西軍中的低層小軍官,他們能夠在歷史上留名,既有自己努力的原因,也有時勢造英雄的成分。
西軍中作戰勇猛的絕非僅有這寥寥數人,只是有些好漢還未成長起來就英勇捐軀了。
倘若劉錡、李顯忠、韓世忠、張俊、吳玠等人尚未功成名就,就如同他們的同僚一般在戰場上戰死了,也會有其他名將在戰爭的洗禮中冒出頭來。
西門慶現在麾下人才衆多,對於那些出身於西軍的未來名將,倒也並非一定要三顧茅廬,得之而後快。
能夠在長安城遇到,順便結識一番自然是好事一樁,真若遇不上,西門慶也沒有多少遺憾。
將自己手下這些兄弟培養成良將名臣,纔是西門慶目前的正途。
來到咸陽縣大柳樹王家莊,西門慶將玉石生意之事交代給王耀祖,讓他先安排人去藍田縣熟悉行情後,就帯着王中孚離開了咸陽縣,一路向東離開了京兆府。
咸陽以東就是臨潼縣,此地有秦始皇陵、唐玄宗與楊貴妃洗鴛鴦浴的華清池等遺蹟,但西門慶並未在此地逗留,而是直接穿境而過,進入了華州渭南縣。
穿過華州,到達潼關後,西門慶帯着衆人在風陵渡改乘坐大船,沿着黃河而下,沿途經過陝州出了永興軍,再經過西京河南府澠池縣、河東路絳州垣曲縣、西京河南府河清縣等地,到達了黃河北岸的京西北路孟州境內。
西門慶在孟州棄船上岸,進入孟州城,備下厚禮拜訪了此地的老友,孟州兵馬都監張蒙方和張團練。
與張都監和張團練歡聚一日後,西門慶又帯着焦挺、岳飛等人在城外快活林住了一夜,方纔離開了孟州城,繼續踏上東歸之路。
過飛雲浦、十字坡、孟州陵、張家莊、蜈蚣嶺,西門慶與焦挺二人睹物思人,回想起當初行俠仗義,殺死“飛天蜈蚣”王道人、“母夜叉”孫二孃、“菜園子”張青、“金眼彪”施恩等江湖敗類之事,心中依然好不暢快。
焦挺一路上繪聲繪色地向岳飛等人講訴自己當年多麼神勇,破牆而入一拳打殺了“飛天蜈蚣”王道人,救下了張家莊張太公一家人,最後抱得張家小姐美人歸的風光往事,聽得這羣青年熱血沸騰,對焦挺羨慕不已。
當說到孫二孃夫婦開黑店殺人越貨,還將受害人做成人肉饅頭販賣時,岳飛等人也是又驚又怒,恨不能親手殺了孫二孃夫婦這對禽獸。
見岳飛、王貴等人,包括年少的王中孚都對這些江湖往事感興趣,西門慶也來了興致,就將青州清風山“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桃花山“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揭陽嶺“催命判官”李立等強盜殺人吃肉的惡行一一告知了他們,讓他們知曉甚麼叫做江湖險惡。
聽了西門慶之言,岳飛等人這才知道以前自己有多麼孤陋寡聞,渾然不知大宋的天下竟然如此混亂。
從河北、山東直到江南,若非西門慶師叔掃蕩清剿了那麼多的強盜惡賊,這世上還不知會增添多少冤魂?
岳飛、王貴、張憲等人都用崇拜敬仰的目光看向了西門慶,西門師叔纔是值得他們一生追隨的大英雄大豪傑啊!
王中孚那小郎君也是目光炯炯,滿面興奮地看着師父西門慶,心中好是驕傲自豪。
西門慶瞥了王中孚一眼,對他小小年紀表現出的能力也是極爲讚賞。
雖然在咸陽縣王家莊的家中,王中孚說他學過弓馬之術,會騎馬,但他畢竟只有十歲而已,西門慶還是將信將疑。
怎知這一路上,王中孚當真獨自騎馬而行,並未要西門慶另外安排人照顧,讓西門慶、焦挺、岳飛等人都暗自讚賞。
王中孚這小子,不愧是能夠開宗立派的卓越人物呀,從小就這麼出類拔萃。只不過,他此番跟了我,只怕未來的人生路就變了,不會再出家修道,創立全真教了吧!
哈哈~經過我西門慶這麼一插足,歷史發生改變,全真教不會再出現,未來金庸老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可就要大變樣了啊!
其實,不論西門慶此行去關中是否遇到王中孚父子,這王中孚的命運也註定會改變了。
因爲,西門慶將來不會讓金國女真人攻佔河南、陝西的情況出現,那麼王中孚長大後,自然也不可能參加金國的武舉考試,當不了金國的酒稅官員。
不去做金國的官員,王中孚也許就不會看破紅塵,出家修道了。那麼,自然也就沒有了日後的山東傳道,沒有了“全真七子”與全真教。
可以說,從西門慶穿越到這北宋末年,立志於逐鹿中原時,遠在關中的王中孚的人生軌跡也就隨之被改變了。
正因如此,當西門慶在咸陽縣偶遇這小王中孚時,立時起了將他帯走之心,而沒有顧慮是否會改變他的命運,讓他失去了將來的成就。
至於後世的金庸老先生,只要寫書的本領在,沒有了“中神通”王重陽的原型,也可以另找一個原型創作嘛!
比如,“中神通”西門慶?或是“獨孤求敗”西門慶?一樣可以寫出精彩的武俠小說呀!
西門慶覷見小王中孚崇拜自己的模樣,心中暗自得意。王重陽,你跟着我西門慶大官人,那可是有得學呀。
乖徒兒,你就盡情地崇拜師父我吧。通過這種個人崇拜大幅提高對我西門慶的忠誠度,日後可是少不了你的好處。
對了,王中孚這個名字叫起來心頭感覺不爽啊!還是得給這小徒兒改名爲王重陽,這樣日後使喚起來,纔會有慢慢的成就感嘛!
西門慶騎在馬上暗自琢磨了一下,將王中孚叫到身邊,對他說道:“好徒兒,你可知爲師曾在岱山修道,學得一身神通?
那京師汴梁城大名鼎鼎的神霄派道長,“靈素子”林靈素也曾拜我爲師,跟我學法。
我觀你根骨極佳,天賦異稟,將來或可傳我道術衣鉢。
今日爲師我先賜你法號‘重陽子’,日後你就改名爲王重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