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我有了新的戰爭目標

第二百七十一章我有了新的戰爭目標說到“後”趙武瞥向了韓起身邊立的一個人。韓起愛結交朋友一此人一副秦人的服飾打扮。身材高碩而修長,一舉一動充滿了貴族氣質”此人現在叫做“秦後子”。

秦後子是來晉國之後,新改的名字,他原來被晉人稱之爲“公子鹼”但因爲他是出逃的,所以失去了公子的稱呼,改稱爲秦後子,“後”在這裡依舊是“君主”的意思。這個名字其實帶有諷刺意味,《左傳》說他在秦國“如二君於景秦景公時代,他與秦景公並列。彷彿秦國存在兩位君主。

公子緘在秦國被稱爲“伯車。”這個稱呼不是他的名字,是個綽號。意思是“秦國第二戰車”。這個綽號跟“秦後子”的含義相同,都說他的身家等同於秦國國君。

公子緘還有一個名字,叫“子針”這是他最後返回秦國之後,秦國人時他的叫法。

趙武見到秦後子,表情很驚訝:“後,你怎麼出現在這裡?難道你打算追隨副帥,南下造橋?”

秦後子拱拱手,謙恭的回答:“我來韓地,是冉算修造蒲津橋,這些時日以來,蒲津橋已經大致修好。”

叔向在一旁趕緊補充:“秦後子一個月建成蒲津橋,寡君因此將裴地(今山西省聞喜縣一帶)封給了秦後子。”

秦後子被封於裴,由此他成爲天下裴姓的始祖一一這倒跟真實的歷史相同。

“一個月建成蒲津橋,太令人震驚封,君上這次做的乾脆”趙武連聲感嘆。

韓起拍了拍肚子,插話說:“蒲津橋剛好位於韓城之南,我大軍從此地出,正好跨過蒲津橋進入王野(周王室的田野)”嘿嘿,從今往後,我稀氏纔是通向南方的交通要道。小武,你家的商隊從我韓氏過。過路費我給你打折。”

當今天下,還膽敢稱趙武爲“小武”的,只有韓起一人。

趙武轉過身去,吩咐叔向:“你去考察一下蒲津橋,如果這座大橋確尖牢固。那麼就按預定方案。在黃河沿岸修建十座,要徹底貫通黃河南北。”

秦後子拱手,禮貌的問:“預定方案?我可以瞭解一下什麼是預定方案嗎?”

叔向解釋:“按我們執政府新出的工程承包方案,像造橋、修路這樣的大型工程,本着誰出力。誰投資。誰收費的原則,修建人有權設卡收曹

當然,大道通行權在於國家,所以,凡是軍隊調動同行,修橋人一概不得向軍人收繳費用;而普通百姓,只要身上不攜帶貨物,或者隨身物品不出規定數量與體積,那他就是平常走親戚會朋友,也可以免費通行。唯獨商隊不在其內,凡過往商隊都必須向橋樑道路所有人交納通行費,以便補償修建人修建費用、以及維護費用。”

秦後子來晉國的時候,攜帶的財物過一千車,這麼多的財物。也不知道他怎麼一路招搖帶入了晉國”當然,如此多的財物能順利帶入晉國那也是他哥哥秦景有意公放手。也許秦景公知道弟弟出逃的消息,心裡正在偷着樂,所以通知秦國關卡。默許關上對秦後子放行。

秦後子有錢,聽到晉國這項規定,他眼前一亮,趕緊表態:“我修橋之前,竟然不知道伯國有這項政策”既然如此,我可以多修建幾座橋樑不知伯國還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嗎?”

韓起瞥了秦後子一眼,目光中充滿不悅。叔向在一旁趕緊解釋:“後子。現在我晉國的土地基本義冊封完畢,也就是說:但凡土地,基本有主了你在別的領主所屬的封地上造橋,讓別的領主怎麼辦?”

秦後子也聰明,當然,作爲一個能夠設計出符合春秋生產力的鐵索橋的人,秦後子的智商足以當魯班的老師。他目光閃了閃,馬上問:“那麼,晉國關於道路橋樑修建的方案。還有什麼補充規定嗎?”

叔向微笑着回答:“當然有補充規定:大橋修建在誰的封地裡,領主有第一投標權;如果領主沒有錢、沒有能力建橋修路,那就要招標了。招標,招的就是收費年限,誰投資修建這條道路橋樑,不能永久讓他收費,那樣的話,等於變相侵佔了領主的領權。一!

所以,我們規定:若領主沒有能力修建境內道路與橋樑,可以召集商人集資,由商人跟領主約定一個收費年限。在約定年限內,這條道路與橋樑的收費由投資人管理,等到年限一到,則移交給領主,收費權限也隨之消失當然,這一點也是可以商議的。有的領地荒僻,很少商人通過,如果約定期限內,投資人收不回投資,可以跟領主再商議,由領主交納一筆錢,贖買回道路收費權。”

秦後子馬上轉向韓起,微笑的說:“這麼說,我要跟副帥商議一下收費權限的問題了?”

韓起拍着肚子,樂呵呵的回答:“十年吧,十年吧!我這地方今後會越來越繁榮,讓你收費十年,大約能夠收回投資了吧。”

韓起客氣,秦後子也充滿貴族風度的拱手剛一“我秦後本來沒有打算通討橋樑收費,如今副帥給我熱恐。使我的財富不至於血本無歸,多謝了。”

韓起又拍了幾下肚皮,衝趙武說:“小武,原本我要招待你一番。但你的行程延誤了,加上楚國新君登位,舊君去世,中行吳那裡連番催促,所以我也就不接待你了“反正田蘇還留在我府中,有他在。我韓氏就像你家一樣,我就不客氣了。”

韓起急着告辭,其實是不耐煩秦後子。原本他以爲秦後子修建這座橋,是爲了討好晉國,所以他慫恿晉平公封賞了秦後子,但現在看來。秦景公不能讓容忍他這位親弟弟。也是有原因的。秦後子實在不知道進退,明明已經因爲造橋而獲的了一塊封地,卻還想着通過橋樑來斂財,讓領主韓起心中惱怒,他不願再糾纏下去,所以才藉機匆匆告辭。

趙武恭敬的辭別韓起:“阿起哥。一路走好。

我南下的路上每隔四十里修建了一座宿營地,派列國聯軍把守,阿起哥只管順着大道前進,見到驛站就宿營,防守的事情,全部交給聯軍負責,這一路南下,安全的很。”

韓起一邊向趙武告辭,一邊又問:“聽說楚國新君登位後,特地叫來了中行吳參加登位典禮,鄭重其事的承認了晉楚盟約。我此去,對於這份盟約。元帥還有什麼吩咐?”

韓起用“元帥”來稱呼趙武。這是開始談公事了。趙武臉色一板。回答:“中軍佐、副帥,中行吳雖然得到了楚君的答覆,但他級別太低,副帥此去,請順路去見一見周王,讓周王派出一位卿隨行。等你抵達楚國後,請周王的卿陪同副帥你直入楚宮,再次要求楚國新君確定盟約一一這樣,我晉國纔好進行下一步。”

韓起拱手詢問:“持牛耳者何人?”

盟誓雙方修建高臺之後,要宰殺牲畜祭告蒼天。監督雙方盟誓的人要割下牛的耳朵,將牛耳握在手裡。傾聽雙方宣讀誓詞,所以“持牛耳者”就是盟約監誓人。“宋、魯爲公爵,從宋、魯兩國選拔持牛耳者,如何?”

韓起想了想,論起與列國之間的交往,公卿之間相處的經驗,韓起比趙武豐富,他建議;“索國與楚國敵對情緒強烈。恐怕楚國不會同意宋國持牛耳。”

趙武一聲冷笑:“楚國不同意,又能怎樣?”

韓起嘔了曬嘴:“那不是又要起紛爭了嗎?弄不好還要打一場。”

趙武微笑。叔向在一旁傲然插嘴:“現在,想繼續戰鬥下去的是我晉國。”

韓起搖頭:“不好,那不好。既然雙方簽訂了盟約。就應該以和爲貴,元帥請多想幾個方案,若楚國不同意宋、魯持牛耳,我們再換一個一鄭國如何?”

趙武詫異的問:“爲什麼是鄭國,難道不能是魯國?”

韓起回答;“楚國人一向驕傲。一向以力服人,所以看不起在齊國摧殘下、僅靠我晉國支持才芶延殘喘的魯國。而鄭國就不同了,鄭國畢竟跟楚國親密,想當初我們三軍疲楚。純粹靠點數折騰的楚國無力相鬥。這才獲得了鄭國的歸附。楚國人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失去鄭國卻不怨恨鄭國,因此提出鄭國持牛耳。他們會同意的,畢竟鄭國是春秋第一霸。”

趙武嘆了口氣,拱手拜別韓起:“就按副帥的考慮吧。”

弗頭,吃力的爬上戰車。戰車被他壓得咯吱咯吱響,而後,韓起在戰車上扭身揮手,帶領大軍南下了。

宴着韓起遠去的背影,趙武若有所思,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只怕隊友是國足你踢不進別人球門不怕。就怕你往自家球門裡踢球。”

旁邊的人沒人聽懂趙武的意思。

韓氏的席家臣田蘇跑過來,一路招呼趙武進城休息,趙武招手讓秦後子靠上戰車,邊走邊問:“您打算什麼時候回去?”

秦後子恭敬的回答:“我害怕被國君降罪,所以纔來到這裡,恐怕等國君死後才能回國。”

趙武又問:“你們國君有道嗎?”

後子答:“無道。”

趙武再問:“那麼秦會亡國嗎?”

後子答:“不會。一代國君無道。國家沒有什麼危險;連續幾代無道纔會亡國。”

趙武問:“你們國君會短命嗎?”

後牟答,“會

趙武問:“要等多久?”

後子答:“國君無道,但我國莊稼卻獲得大豐收,這是上天在保結他啊。看情形,他應該還能活五年。”

趙武嘆息:“哎,早上的事情和晚上沒關係(朝不及夕),誰能去等上五年啊。”

後子回後告訴別人:“趙武要死了。作爲人民的主宰,卻得過且討地混日子,他還能活多久呢?”

原本的時空中,秦後子的預言應驗了:趙武死於這年冬天。

但現在的時空中,趙武在入城後馬上招來了叔向在、張趟、祈午,他的詢問表示,當初他答覆秦後子的評論,純粹是在敷衍對方:“秦後子說秦國國君還能活五年一按規矩,川“目君去世瞭如果我們壞要攻擊對方,那妾非常不禮兜…心不喪伐國,不祥)。況且,既然對方國君去世了,即使勝利也沒人跟我們籤協議,每人敢同意向我們交納徵稅。那麼我們動戰爭的目的就無法達到。

所以,我們必須在五年之內,在秦君活着的時候,解決秦國一一咱們晉人向來小心眼,誰招惹了我們晉國。入侵我們,屠殺我們的庶民,誰來承擔我們的報復,我不打算把這一後果讓秦君的孩子承擔,對此,諸位有什麼好辦法?”

叔向一邊思考,一邊慢悠悠的回答:“秦國與我晉國消息不通許多年了,雖然秦後子的到來,以及追隨秦後子而來的那些秦國大夫。讓我們開始清楚的瞭解秦國的動態。但我認爲。即使我們先花一年去了解秦國,依舊不足。請執政給我一年時間,而後第二年整軍備武,第三年年頭,我們纔可以出兵西進,或許能夠報復秦國的兩次入侵吧。”

“爲什麼是第三年?”趙武問。

叔向回答:“元帥出戰兩年,國內的情況已經陪生了,你回國後,第一年我們需要消化楚國的勝利果實。並接着與楚國結盟,等與楚國完成盟誓,大約也到了第三年

在春秋時代,修建一座盟誓臺是需要三年的時間,所以春秋時代的盟誓過程,前後都要歷時三年。趙武搖搖頭,剛要表示反對。叔向馬上接着說:“我知道元帥的想法。如今我們採用了很多新下具與器械,修建一座盟誓臺也許用不了三年。但我們國內的情況也不是很好。

經過連年大戰。國內的士兵已經很疲憊了,總得給他們一個休整時間吧。

再說,我們北方也不穩。先是中山國復國事件,另外,侯晉在黃河入海口,也與當地的代國生了衝突一一我們先必須儘快安定北方。所以在第二年裡,我們應當先出兵北方,打服代國,再撫殺中山國復國的希望”…算一算,與楚國完成盟誓的第三年,網好來得及向西

當然,這一切,還是按諸事順利來測算的,如果在這當豐生一點意外,恐怕第三年裡,我們依然無法攻擊西秦。”

錢國就是河北平原,在春秋時代。代國河叉密佈,是一片肥汰的沖積平原。兼沼澤地。物種豐富,植被茂密。

在管仲時代,代國也曾被管仲的經濟大棒狠狠的教過,當時代國國力強。頻繁騷擾齊國,管仲打聽到代國狐狸多,因此鼓勵齊桓公穿狐裘一中國貴族喜歡狐裘的風俗小就是從管仲開始的。

當然,管仲的經濟策略到最後與收拾楚國的鹿皮策略基本相同,代國的騎士們在重金誘惑下,都不打仗了。也無心掠奪了,更無心畜牧與種植,等代國狐狸快滅亡了,管仲突然宣佈齊國禁止穿狐裘,同時擡高糧價與仿織品的價格,結果代國國家財政破產,在此情況下,代國國王只好投靠齊國一一從那以後。代國再也不是中原各國的威肋。

真實的歷史上,是戰國時代的名將李牧滅了代國,並把代國變成了趙國的大糧倉,依靠代國出產的糧食。趙國保持了二十萬騎兵的數目。使得秦國久攻難下”…

趙武側身,詢問:“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晉國現在儲存的糧草有多少?”

叔向輕輕一笑;回答:“雖然天下大旱,但元帥南征以後,從南方帶回來十萬俘虜一一確切的數目是十四萬七幹餘人。有了這些人力,元帥以前規戈!在紙上的農田水利設施。我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用俘虜加上原有的勞力,已經基本建設完成。

呵呵,如今在國內,稍稍大一點的家族,其農田兩側都分佈着明溝暗渠,地勢高的地方,水車像叢林一般茂密。這項工程,收益的不僅是農田,藉助這場戰爭,我們國中的青壯都出戰在外,他們的糧食全靠列國支援,反而令國內減輕了負擔,國內再此節省下來的糧食,讓我們得以度過災荒。

目前,齊國、鄭國、宋國、衛國、魯國,國內常常有餓死人的現象。但我晉國南征北戰,從南方源源不斷地運回來戰利品,國內幾乎沒生餓死人的現象,但,”這僅僅是維持而已,秦國處於西部,我們想靠列國的糧食負擔西征,光運輸一項,恐怕就說不過去說到。而我們自己的糧食儲備”我看動一場戰爭遠遠不夠,我們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來籌備戰爭物資,這才能夠向西方攻擊。”

叔向大驚失色,他長聲而起。拱手準備勸諫,趙武擺手:“不要說了一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擴軍。軍餉不夠。可以先欠着,反正我們即將從楚國獲得大量的貢賦,而且一旦動戰爭,還能從秦國獲得鉅額的預期收入。你剛纔不是反覆說,“幸虧我們從楚國獲得大量的戰利品,麼。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完全可以從對外戰爭中,獲得足夠的收人,()

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下)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52章 你是我的打工仔了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246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334章 咱給楚軍再挖一坑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322章 咦,又弱一個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173章 王級搶劫是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221章 超級大國遭遇的騎兵戰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259章 乖,你要有妾室心理第64章 殺國君的不是一個人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277章 他算是溫柔還是兇惡第158章 看我不嚇死你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138章 叛亂是種傳染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32章 拒絕回家的潘黨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下)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65章 誰是罪有應得?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214章 的讓人無話可說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個悖論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下)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下)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上)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275章 那些閒着與忙着的第109章 我等的花兒都要謝了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101章 都是被逼的第94章 強按牛頭去喝水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196章 我動手了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145章 好逍遙的間諜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下)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