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如何收服

第1003章 如何收服

黎季犛確實是有底氣的。安南國受華夏影響,一樣推崇“天、地、君、親、師”。那位周王朱肅開設書院,想來是欲以“師”的這一層關係拉攏安南士族,使得安南士族對大明更爲親密而已。

與他的目的並不衝突。

他的目的,是想要藉助新學,實現自己的威望上漲,並沒有想過要和大明作對。甚至想要更加討好大明,以使他以後的行動,獲得宗主國大明的支持……故而在某種程度上,朱肅拉攏安南士族的舉動,於他而言也有益處。

連普通的士族,大明都要拉攏。他黎季犛身爲安南的權臣,若是對大明展示恭順,還怕大明不會報以善意嗎?

想了想,他開口吩咐道:“你去,將澄兒、蒼兒喚來。”

“是。”家奴領命退下。

不一會兒,兩位少年人來到了黎季犛的書房,二人對黎季犛齊施一禮,二人齊聲開口道:“父親,您喚我們?”

此二人,正是黎季犛膝下的兩個兒子,長子黎澄,與次子黎蒼。

“嗯。”黎季犛雙手背於背後,他仔細端詳着自己的長子和次子,而後道:“澄兒、蒼兒。”

“大明的周王殿下,如今正在我大越開壇授徒。”

“爲父希望,你二人能前往武曲,拜那位周王殿下爲師。”

二人皆是一驚,黎澄下意識的道:“父親,孩兒於大明新學並無天賦,這拜師之事……”

黎季犛雙眉一挑,面上立刻顯出不耐,斥道:“爲父已有安排,豈容你胡鬧?”

“什麼並無天賦,不過是心不在此……只要專心致志,何愁不能學成?”

“……是。”黎澄有些惶恐的退了回去。

“父親。”黎蒼恭順的道:“您是希望,我與兄長成爲周王之門生?”

“非止門生,最好,你們要努力成爲周王之弟子。”黎季犛道。

“弟子”與“門生”,在古代,都是指老師的學生,看似完全一樣,實際不盡相同。

所謂門生,指的是受到了大儒的觀點教誨,且認同某一大儒學問的人。如朱肅開壇授講,臺下那些安南學子,但凡聽過他講課的,只要願意,都可以自稱是“周王門生”。朱肅不一定認識他們,也基本不會有人,因爲這個“周王門生”的名頭,去賣給他們臉面。

而弟子則十分不同,古時大儒開壇授課,“教養諸生,常有千數”。這麼多的學生,當然不可能同時聽講。大儒們“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所以後世常用“絳帳”指代老師或者老師講學之所。這麼高雅神聖的地方,當然不可能一千多人都進來聽課,只有正兒八經行過拜師禮的,纔有資格入室親耳聆聽。這些能夠進來親耳聆聽的學生才叫“弟子”,也叫“入室弟子”。

“入室弟子”與“老師”的聯繫,就緊密了許多,與老師可以稱得上是如同父子一般的關係。當然,“老師”的名望,也將爲“弟子”所用,弟子在外行走時,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爲是“老師”的代言人。

“若能蒙這位大明的皇子殿下收爲弟子,我黎氏日後,方能更加安泰。”

黎蒼露出瞭然的神色,對黎季犛道:“既如此,兒子知道該怎麼做了。”

“父親放心,兒子一定盡全力,博得上國周王殿下的歡心,讓他將兒子收爲弟子。”

“孺子可教。”對於這位次子的反應,他頗爲滿意。他看了一眼長子黎澄,皺着眉道:“你是兄長,當更知曉以我黎氏大局爲念。”

“怎的反還不如你弟弟……此番去往武曲,務要好生行事。”

“將心思放在正事之上,莫要日日再擺弄你的那些奇技淫巧。”

“莫要讓爲父失望!”

“是……”黎蒼耷拉着腦袋。

“好了,去罷。”黎季犛擺了擺手。黎澄、黎蒼二人躬身退出了書房。

“大明嗎……”黎季犛喃喃的想着。

若這兩位兒子,能夠通過朱肅的關係,使黎氏獲得大明的支持。那自己在暗中,推動這些大越的士族們親近大明,倒也無妨……

……

“想要拉攏士族,我等務必要在明面上,使黎氏認爲我等對他們有利無害。”

武曲港,周王朱肅所居住的別苑之內,朱肅正與三保、李景隆、狗兒等一衆親信,講述着自己接下來的計劃。

“安南大權已幾乎盡付於黎氏之手。我等想要收攏安南士族之心,斷然沒辦法瞞着身爲地頭蛇的黎氏。”

“與其如此,不若開誠佈公,大張旗鼓的爲我大明拉攏安南士族,只要使得黎氏認爲如此有利於黎氏,黎氏反而會推波助瀾。”

“爲此……我們需要如黎氏所意,襄助他大力推行新學,掌握安南朝政。暗地裡,則借黎氏之助,在安南增長我大明威望。”朱肅道。

衆人盡皆點頭,以示理解朱肅之所以廣而告之要在安南收徒,其中所蘊含的這份深意。

“不過,黎氏如今在安南,還遠稱不上一手遮天。”

“以殿下大明親王之尊,只要與某一士族交好,那一士族在安南國內必能獲得巨大的威望。而今,看中這一點而來到這武曲港的安南士族,可謂比比皆是。”

“殿下若要對這些人視而不見,而去主動親近黎氏,是否反而會引起黎氏懷疑?”黃觀問道。

“而且,殿下親近黎氏,想來是想收黎氏子弟爲徒。若是如此,日後黎氏若當真在安南行了大不軌之舉,殿下豈不是要反受其累?”

“自是不能主動親近黎氏。”朱肅回答道。“在黎氏看來,我大明必定要在安南,扶植一個士族勢力。以我之意,我等可以先扶持別家,引起黎氏警覺。”

“我之意,我們先扶持阮家。”朱肅道。

“阮家?”黃觀疑惑道。

“阮家與黎氏,原先算是同盟。”朱肅言簡意賅的介紹道。“其家主阮多方,與黎季犛同爲安南大將。黎季犛起勢後,阮多方心懷妒忌,雖還未在明面上翻臉,但暗地裡,阮家與黎氏已有勢同水火之勢。”

“這是黎季犛的隱患,我等可假意拉攏阮氏,使黎季犛焦躁,等其來接觸我等,表明願意順從我大明之後,我等再襄助黎氏除去阮家……”

朱肅正說着,李景隆出言打斷道:“殿下,若是如此,放任黎氏和阮氏鷸蚌相爭,不是更好嗎?”

“黎氏與阮氏鷸蚌相爭,與我大明無益。最多,也就是收穫一個對大明貌似恭順的安南朝廷罷了。”朱肅道。“而我大明,要的是收回安南故土,而不只是一個恭順的附庸國。”

“黎氏狼子野心,由他一家獨大,我大明纔好光明正大的克而收之……豈不聞鄭伯克段於鄢?”

“九江知曉了。”李景隆略一思忖,旋即退下。

“可是……殿下想拉攏安南士族,若日後我大明當真大軍壓境,他們真會因爲今日我等所爲,而心向大明嗎?”黃觀擔憂道。

“安南與我華夏分離日久,縱使黎氏奪權,那些安南士族,想來也會心向安南出身的黎氏……至多,再推舉擁立一位陳氏後人。又如何矚意由我大明取而代之?”

“殿下所爲,只怕會是一場空。”

他博覽羣書,通曉歷史,自是知道想要讓一國士族心向他國,是多麼不易的一件事。縱使此國士族已然腐朽,但終歸還是會有幾個不願折節之人。

如先前大明吞高麗之戰,那是韓國公費盡心思,幾年經營,這才借叛逆李成桂打散了高麗士族之心……且高麗漢化之深,對華夏之推崇,遠非安南可比。

安南對華夏只是表面歸附,實際上在暗地裡還自稱大越,國主擅自以“皇”自稱,這樣的國度,哪會輕易認同華夏入主?

攻滅一國容易,佔領一國卻難。尤其是安南,老朱要的是郡縣其國,而不是像高麗、草原等地那樣分封,也不是像帖木兒帝國那樣扶持一個由大明操控的傀儡。

要想收服當地士族之心,更是難上加難。

“嗯,此事本王自然知曉,故而,拉攏安南士族,也是一個幌子,我意……”

朱肅話方說一半,外邊廂,忽有人進來對朱肅耳語了幾句,朱肅大喜,站起身道:“此次便先說到這裡。”

“我需往見一人,下次再議。”

說完,便起身離開了別苑,來到了一處隱秘的暗室之中。

讓朱肅如此在意的事,如今只有一件。

黃淮來了。

“學生黃淮,叩見周王殿下。”

黃淮是一位面容方正,看上去平平無奇的青年。他的身形略顯矮小削瘦,該是家境並不優越,但卻與安南人普遍矮小的身材正好契合。雖然面容平平無奇,但他的一雙眼睛,卻要比同齡人顯得更爲平靜許多。

即便是如今到了這遠離家鄉的異國之地,面容上還有着一路乘船帶來的勞頓,但見到身居高位的朱肅,他也是十分平靜的對朱肅行禮,禮數之周到,毫無任何一絲的差錯。

朱肅暗自點點頭,對於黃淮的心理素質十分的滿意。而後坐在他的對面,道:“你既然來此,可是知曉了,本王要伱做什麼事?”

“知曉。”黃淮點點頭,眼神之中,終於流露出了幾分激動,道:“殿下欲要,讓學生襄助我大明收復安南故土,復舊唐河山。”

“需要你一個讀書人,隱姓埋名,行內間之事……你可願意?”朱肅直視着黃淮的眼睛。

“願意。”黃淮回答的斬釘截鐵。“既是爲國,自無貴賤。”

“那麼多人能爲家國臥薪嚐膽,在敵國恪盡職守,學生亦能。學生讀書,讀的是春秋大義,卻沒有讀懂,我輩讀書人有何處高人一等。”

“好!”朱肅盛讚一聲,看向黃淮的神情已是掩飾不住的滿意。不愧是後來的名臣,華夏從來不乏人才,缺少的從來只是伯樂。

“既如此,你便化名範淮,本王會安排你,成爲安南的一位範姓商人之子……”

“當然,這位範姓商人,其實乃是我大明錦衣校尉出身……你可與這位錦衣校尉,好生覈對你在安南的‘身世來歷’,務必不能出現紕漏。”

“而後三個月後,本王會在這武曲港,公開徵收座下門生,到時,會有一個考試。”

“本王不會爲你徇私,徒露把柄,但你必須要通過考試,成爲本王的門生,還要進一步成爲本王的‘弟子’……”朱肅囑咐道。

“是。”黃淮十分恭敬的答應了。而後才問道:“殿下,商賈之子,是否不太妥帖?”

“聞說安南此地士族頗爲自矜,淮以一介商賈子弟,恐怕很難得到安南士族青眼。”

朱肅再次讚許的看了黃淮一眼,同爲日後的內閣首輔,黃淮的政商,可比解縉要高出太多了。無怪黃淮可以成爲數朝老臣,解縉卻如同流星,只在歷史長河中閃爍了一瞬……

“無妨。”朱肅向黃淮解釋道。他笑得頗爲自傲:“本王要的,就是一介商賈子弟,”

“卻能將他們這一羣自視甚高的井底之蛙踩在腳下。”

“你日後,恐怕會遭到許多士族子弟排擠。但,本王要你決不能受其影響,對其屈服。”

“且,必須要勝過安南的士族子弟,必須在諸多安南士子之中脫穎而出,獨佔鰲頭。”

“你,可能做到?”

黃淮思忖稍許,道:“淮,定盡死力。”

嘴上雖未篤定,眼神裡,卻是獨屬於文人的傲然。

也是,這個年紀的少年人,哪個沒有自己的傲骨?

“好,你且去罷。”朱肅對黃淮道。身爲大明日後第一流的文人,朱肅對他勝過安南的腐朽士族子弟,抱有足夠的信心。

他就是要讓黃淮,狠狠的打安南那些士族的臉,讓一個商賈出身的學子,坦然凌駕於諸多士族子弟之上。

這必定會激起安南士族子弟的不滿與妒忌,再稍加煽風點火一番,很容易就能分化安南士族豪門與寒門學子。

朱肅從來,沒想過拉攏安南士族。他想拉攏的,一直都是安南的寒門而已……

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66章 惱羞成怒第181章 彼輩,偷國爾!第564章 破金帳,擒元主!第831章 大難臨頭第398章 朝會風雲第890章 狼子野心第695章 教派抉擇第892章 大戰將起第358章 千騎破萬敵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369章 奪權第255章 倭寇!!第515章 朱肅的謀算第429章 李善長:臣有良法,可解國庫之困第857章 賣珠第303章 你國貴人,皆是我天朝之後!第859章 賣珠子第542章 倭王朝賀第336章 仁德二連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537章 萬壽節第183章 顛倒黑白第339章 我乃燕王朱棣(下)第136章 修莊第166章 道德綁架第538章 東施效顰第650章 親王相迎第117章 格物之道第817章 山中部落第349章 元軍攻城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342章 鞏昌侯郭興第132章 借錢爲何不早說?第637章 守城第833章 異變陡生第497章 倭國來使!第774章 朱標出手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987章 敗勢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52章 宋夫子剖白贈書第824章 坐困孤山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84章 醒轉第805章 鐵索連環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相親第538章 東施效顰第906章 子弟兵第373章 強敵仍伺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254章 難纏的陳惠第220章 商人重利輕大義第717章 燕王死戰第983章 攻營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437章 寶鈔之弊第139章 咱其實,遇見過仙人第844章 朱肅南下第762章 事有蹊蹺第479章 李善長受命第25章 天道輪迴第456章 老朱的苦丁茶第748章 帖木兒之死第804章 緩兵之計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755章 天家血脈第1007章 範淮是誰第869章 欲加之罪第1004章 朱肅招生第620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上)第910章 我們成了仁義之師?第754章 天一教第813章 傅普信第579章 大婚第994章 黎氏野心第96章 分封外疆第401章 越權擅爲之罪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297章 自慚形穢的藤原第571章 經營草原之策第697章 杖責立威第234章 謀算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論第744章 一炮打出,糜爛十里第490章 老農民朱元璋第633章 哈密王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466章 開恩科,取稅吏!第957章 人心不足第73章 朱肅昏迷第34章 專克神童第709章 侵略如火第538章 東施效顰第144章 何爲帝王第427章 天理之說,可以休矣第171章 鴛鴦陣!第497章 倭國來使!第59章 常氏有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