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朱肅回京

當然,軍權是必須要捏在大明人的手中的。交州十一衛三所的將領,大都從此戰中的有功將士裡抽調遴選,少部分衛所將領,則由阮越、或是黎利遺留的義軍將領中的有功者擔任。

州縣的長官則清一色全部抽調大明本土官員擔任,這些年大明新式科舉行之有效,涌現出了許多頗具才德的務實官員,除卻府治的長官多由有經驗的官員擔任外,交州縣治的縣官,則多由這些新科進士們擔當。

這是朱肅的建議,安南收復後,最怕的就是如同歷史上永樂帝收復安南之後那樣,一羣大明官員把這裡當做撈金之地橫徵暴斂,一通胡搞之後弄的安南民怨沸騰,自此徹底與大明離心離德。

新科進士們之中雖說也會有心性油滑的,但大多還沒有經受過官場打磨,胸中滿腔壯志,就想着要好好當官一展心中抱負,對於他們來說,安南這樣一塊被打掉了大部分士族、且百姓們多少還對大明朝的吏治存有觀望之心的地方,和他們最是匹配:

一則,這裡士族勢力已經崩潰,這些新科進士們的施政少有掣肘,也不會有士族試圖腐化這些年輕的官員;二則,他們雖然施政經驗不足,但至少,不會敢明目張膽的荼毒百姓,也沒有什麼後臺供他們貪贓枉法。

管理的好不好另說,吏治清明至少是有保障的。

而安南百姓,現在要的,也就是這片剛剛換到自己頭上的大明青天,能夠比士族清明就可以了。

在來自於大明的這些官員們到達交州後,朱肅特意給他們集體做了一番宣講,內容無非是要清正廉潔,交州上下剛剛收復,交州的三百一十二萬九千五百戶百姓,皆在看着我大明官員的作爲。

若廉,則百姓歸心,交州自然穩固。若貪,百姓離心離德,自然對華夏也再沒了歸屬感。那麼這個貪官所犯的就不是尋常的貪鄙之罪,而是在破壞華夏民族的和諧與統一,是整個華夏的罪人。

而他們若能治理好交州,那麼所立下的功業,甚至還要高於開疆拓土的將士,作爲收復安南之後的第一任官員,其穩定交州的功業必將名垂千古。

這一番演講,說的一衆官員們深以爲然,熱血沸騰。不止是那些新科進士們大點其頭,那些來做州府官員的老資格們,也是十分同意朱肅的這番話。

其實執政方面,朱肅在看到前來的新科進士的名單之後,也是十分放心的:前來交州主持大局的巡撫名爲胡儼,洪武二十年進士,在歷史上,曾任永樂年間國子監祭酒、內閣閣臣,爲人敦厚戇直,心中常懷百姓;其他前來的官員也多是清官,屬於老朱親自考驗過、留在白名單裡的人物。至於那些新科進士裡,就更是羣星璀璨了,有許多讓朱肅都如雷貫耳的名字。

原永樂朝榮祿大夫、武英殿大學士、少保金幼孜,永樂、洪熙、宣德三朝名臣,“才華一代文章伯,事業三朝社稷臣”,曾數從永樂大帝北征,乃是毫無疑問的大明肱骨之臣。去年剛剛進士及第,被老朱打發了來,做個縣令……

原永樂朝內閣首輔,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胡廣,明宣宗朱瞻基曾盛讚:“洪武中,學士有宋濂、吳沉、朱善、劉三吾。永樂初,則解縉、胡廣。”,去年剛剛進士及第,被老朱打發了來,當縣令……

原永樂朝內閣巨佬,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奠定了大明朝內閣地位的一代千古名臣,楊榮,去年剛剛進士及第,被老朱打發了來,當縣令……

另一個原永樂朝內閣巨佬,另一位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同樣是奠定大明朝內閣地位的一代千古名臣,楊溥,也是去年剛剛進士及第,被老朱一併打包丟了過來,當縣令……

“這麼豪華陣容……看來,老朱也有和我一樣的擔心,生怕安南如前世永樂時期一樣,因爲官員們沒有善加治理,最後煮熟的鴨子,反而還飛了去……”

朱肅心中暗想。老朱那邊,有自己給他羅列的一批日後大明得用的臣子名單,這份名單上的人物雖然未必仍會成爲大才,但至少,在歷史上他們留下了名字,說明他們比起一般人更加可堪造就。

被安排治理安南的這些人中,有許多都是這一份名單上的人,足見老朱對治理安南的重視。

順便一提,這份名單上,排在首位的人物,就是大明少保于謙。可惜于謙如今還未出生,只怕老朱這一輩子,是用不到這樣一位讓他萬分喜愛的名臣了。倒是就朱肅所知,朱標已經將那名單給悄悄抄起來了一份,日後,于謙或許會成爲朱標手下的肱骨之臣,繼續爲華夏的壯大添磚加瓦。

沒有了士族掣肘,收回交州之事確實少去了很多麻煩。但士族留下的權力真空,也使得大明接手交州之初遇到了許多麻煩。交州諸事一直忙碌到了這一年年尾,直到年節將近,交州諸事趨於穩定,朱肅方纔騰出手來,準備離開升龍城,前往武曲港搭乘船隻,返回應天。

他是這一次大明開疆拓土的最大功臣,這一年年終的宮廷大宴,是務必要回去的。老朱已經下了三道催促他回京的聖旨,要是再不回京,接下來送來的怕得是老朱的龍靴子或者是龍腰帶了。

於洪武三十年十二月廿二日,朱肅回到了闊別以久的應天府。年節臨近的應天府顯得分外熱鬧,因爲李文忠、藍玉等人先前回來的時候,朝廷就已經辦過一場慶功大典了,因此等到他這個周王回京的時候,一切就顯得安靜了許多。

當然該有的排場還是有的,身爲太孫的朱雄英,帶着依仗親自前往應天府外五十里的館驛,迎接他的五叔周王朱肅回城。朱肅與朱雄英本就有半師之誼,又素來親密,這一見面,叔侄二人一路走,一路在車架之中暢聊,倒也頗爲快意。

“這些年京中可有什麼大事發生?”朱肅問道。

“倒是無有什麼大事……皇爺爺前些日子徙富戶一萬四千三百餘戶入京,充實京城;東瀛那邊有幾個大名反了,不過問題不大,只是小打小鬧,很快就被我大明衛所平定。三韓那邊有人自稱是高麗王遺孤後人,據說是想趁着我大明和安南拉鋸的時候,出來佔佔便宜。但南北消息不暢,等他起事之後,其實安南已經被我們大明定了,那人自也敗亡。噢還有,前段時間二王叔和四王叔他們也回京了,說起各自在封地上的作爲,讓我好生嚮往……五王叔,你說我什麼時候才能再出京去看看啊。”

想起當年總督大寧時候的經歷,朱雄英面露懷念憧憬之色。

朱肅只是笑笑,揉了揉他的頭。其實,歷史上的洪武三十年並非只有這些小事,歷史上的洪武三十年,該是暗潮洶涌,不止是圍繞皇權,還有吏治、政治……

還發生了洪武年間的最後一樁大案:南北榜案。但現在的大明,因爲朱肅和朱標的科舉制度改革,南北榜案也因着蝴蝶效應而銷聲匿跡了。

晚年的朱元璋孤家寡人,卻仍被這些千頭萬緒熬幹了最後一絲精力。洪武年到最後,只有三十一年。

朱肅之所以問朱雄英,其實是因爲他最擔心的,還是老朱如今的身體狀況。

不過還好,在入宮看到老朱本人的那一刻,朱肅就基本放心了。

此時的老朱正如年輕時那樣,正操着一隻龍靴,對着一個八九歲小娃娃的屁股一頓猛揍,一邊揍一邊喊着:“叫你給咱出宮,叫你給咱欺負平民百姓,還敢不敢了?敢不敢了?”

龍精虎猛的一塌糊塗。

“爹啊,爹啊!我不敢啦!”那孩子奮力掙扎,哭的像殺豬一般。因着老朱見朱肅和朱雄英來,愣了一愣,手下失了點勁,竟是讓那孩子一溜煙的跑了。一邊跑,一邊還不忘提褲子,那模樣頗爲滑稽。

“呃……”朱肅愣了半響,也不知這種場面,是該假裝沒看見繼續以國禮拜見的好,還是該先上前給氣紅了臉的老朱順順氣好。

那邊廂,老朱已將那龍靴在腳上套了套,沒套上,乾脆一把丟到一邊,氣道:“兔崽子,就知道氣咱。”說完還橫了朱肅一眼:“和你們兄弟小時候一個德行!”

躺着也中槍的朱肅面色一窘,朱雄英已去撿了那靴子過來,朱肅順手接過了那靴,俯身給老朱穿上,而後道:“爹,這娃娃誰啊,我怎麼沒見過。”

“怎麼沒見過,早些年在宮中時候,你還抱過他呢。那是你二十五弟。”老朱道。

“二十五……”朱肅臉色一囧。講真,自己的那些弟弟,到了老十之後,自己基本就記不得了。這二十五弟說起來都嫌繞口,朱肅翻了翻白眼吐槽道:“您給我添的兄弟也太多了,誰家的弟弟能排到二十五……您老龍體康健,老當益壯,兒臣可真真是佩服之至。”

“你小子……”朱肅怪模怪樣的在那拱手做欽佩狀,老朱做勢就要再脫龍靴,看着朱肅驚惶閃避的模樣,終於憋不住笑了出來。

這一笑,父子二人數年不見的生疏也去了,就像從來沒有分別過一般。

“你回來的正是時候。”老朱讓朱肅陪他去往御花園散步。這御花園中,倒是比以往多了不少花木。早年間大明初建的時候,這裡多是田土。

每次一來御花園,就能看到老朱和馬皇后兩人一起,把這御花園當做耕地一樣的在自耕自種。而今御花園中雖有耕地,卻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了。

老朱有自己的皇莊,每年照舊是要帶着百官親自去耕種看看,但更多的其實只是一種習慣。他已六十九歲了,基本已是耳順之年。便是在尋常百姓家,也沒有這個年紀還下地作活的。

“咱大明今年雖免不了些許小事,但卻也稱得上風調雨順。三十是個極數,又收復了安南,市井坊間,也把收了安南之後,看做是真正的華夏歸一。”

“因而,咱準備將今年的年節宴,辦的大些,聲勢隆重些,以彰顯我大明天威赫赫。你若是趕不回來,咱這宴終究失了點味道,你回來了,這宴纔算圓滿。”

老朱道。朱肅落後半個身位跟着老朱,一面走,一面點頭稱是。擡頭看見老朱的側影,忽然發現他雖盡力撐直了身形,但腰背還是不可避免的稍微彎了些。

心中一動,想了想,道:“您老人家,該不是,想用這三十年大宴,給一輩子做個總結罷?”

歷史上,老朱活到洪武三十一年。這年節宴一過,就是洪武三十一年了。

老朱心裡沒點想法,朱肅是不信的。他或許是想用這年宴上的彰顯武功,給自己的一輩子功業,來個提前的蓋棺定論。

老朱怔了怔,笑罵:“你這逆子在想什麼……”

但卻還是輕輕嘆了口氣,看着天空怔愣了一會,道:“咱這一輩子,沒求過什麼長生不老,但到了這時日,終究還是會生出些想法的。”

“大明,還有很多事情還沒有做。但是有你大哥,有你在,咱很放心。”老朱拍了拍朱肅的肩膀。

“咱就算是死了,也是放心的。”

朱肅身子顫了顫,沒說什麼,過了一會,才擡起頭笑道:“您這就覺得這輩子值了?”

“兒臣可覺得,兒臣的日子過的比您精彩多了……您勞碌了一輩子,可曾見過那大海?倭島在我大明之東,上頭許多建築似唐非唐,遊覽起來分外的有意思。”

“撒馬爾罕城之宏偉,與我大明應天迥異,城中商賈如雲,建築多有異域風情,圓頂金漆,陽光照來熠熠生輝。”

“那鳳鳴洲中的土著以羽毛爲飾,他們所建立的文明,與我華夏數萬年前相類,那又是一種獨有的風情……”

“父皇,你德比三皇,功蓋五帝,蒙元的開國大汗鐵木真,由東至西,由北至南,也不知看過了多少世間奇景。”

“您作爲我大明開國皇帝,卻一生囿於這小小的江左之地。如今不過耳順,就已生出了這心思……難道您希望您這一生的所見所歷,還不如鐵木真這個蠻子麼?”

第781章 順藤摸瓜第404章 老朱家易溶於水,竟然被發現了?第794章 聲東擊西第338章 我乃燕王朱棣(上)第702章 帖木兒之軍略第1005章 洪武妙策第671章 朱棣論戰第162章 聞說殿下師從軒轅黃帝?第136章 修莊第759章 司馬倫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論第638章 燕王破陣第138章 因何搞我?第285章 戰後諸事第719章 世界征服者第108章 老朱你個濃眉大眼的也偷詩詞?第909章 聖人馮勝第674章 一觸即發第93章 犁庭已畢第164章 宇宙舔狗第613章 黃帝祠堂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683章 高山族第641章 馬哈木的野心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482章 真正的錦衣衛第216章 我是吳王第581章 老朱賜字第508章 倭國諸事第474章 濟南城神鐵鉉!第1057章 威嚇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826章 天兵第71章 綁票第250章 老二老四的悽慘宮內生活第412章 殿下要如何改造天下文人?第430章 李善長的打算第876章 居中漁利第1081章 元日小憩第271章 深夜奪權第986章 遷移箭臺第45章 離宮第1060章 屠人滿門第383章 “你們的遼王其實是我們的人”第436章 首倡寶鈔者,其罪當誅!第951章 路中遇襲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530章 目標,平安京!第974章 第二口錦盒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11章 朱肅復學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854章 合浦南珠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458章 愣頭青藍玉第421章 左司郎中呂本第899章 不讓鬚眉第39章 朱標連跪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68章 悲劇的朱文正第657章 人人有書讀第698章 種姓之辯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835章 叛而又叛第807章 功虧一簣第652章 老朱開盲盒第354章 突進!大明之軍!第588章 科考改革第130章 找你借一樣東西第350章 元軍攻城(下)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538章 東施效顰第306章 爹早就在惦念倭國金銀礦呢第488章 鷹視狼顧第618章 金山堡第592章 雄英染病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573章 平衡之道第1082章 勸說朱標登基第224章 爾等是要試試本王寶劍是否鋒利嗎第794章 聲東擊西第88章 父慈子孝第44章 朱棣夜訪第1000章 君能臣賢安南國第204章 蘇州之疾第232章 黃巢故事第474章 濟南城神鐵鉉!第276章 五徵漠北是窮兵黷武?第407章 坑師孝徒第1077章 胡季犛投降第594章 天花第647章 也速迭兒的結局第53章 制皁第21章 汝等,可知道建州女真!第411章 宋濂:我悟了!第524章 什麼叫喪權辱國啊第265章 驅民攻城第632章 哈密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