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板兒磚拍死孫可望

英國佬太不是東西!下一次就要去狠狠地揍他們一把。

屆時出動“南明”海軍十數萬攻擊英格蘭繁忙的港口城市南安普敦,上岸好好搶掠一回才過癮。

現在的克欽邦地區屬於大明信地,黃勝預備在那裡積草屯糧做好收復失地的準備工作。

預備完成這些部署需要大半年甚至一年,明年也就是崇禎十二年春夏之交才能夠發動戰爭。

當然,黃東山、程全功他們奪取馬來半島的戰鬥應該早幾個月打響,不知道東籲王朝會不會出兵南下給那些小小蘇丹國家以支持。

剿滅了八大王張獻忠爲首的三十六路地煞,活捉張獻忠、羅汝才、蠍子塊等等賊骨頭,宣傳隊已經牽着他們穿州過府召開批鬥大會,讓這些血債累累的惡徒接受老百姓的審判。

效果不錯,湖廣、河南、南直隸江北地區趕來複仇的老百姓不計其數。

經過一個多月的折磨和疲勞審訊,張獻忠、羅汝才之流已經坦白了許多藏匿贓物的所在,起贓正在進行中。

最後“戰神”人馬又會有價值不低於二百萬兩銀子的繳獲入賬。

張獻忠倒是識相,做事不拖泥帶水,果然是個漢子,他竹筒倒豆子把藏匿金銀財寶的地方交代得徹徹底底,不要求南王饒他一命,只請求“戰神”殺了張可望。

孫可望不是什麼好東西,黃勝本來就沒想過留着他,因爲這個混蛋在改投南明永曆政權時以武力挾制永曆朝廷。

他狼子野心,爲了謀封秦王擊殺南明大臣三十餘人,與大將李定國不合最終導致內訌,使得本來就難以爲繼的南明更加困難。

永曆十一年,孫可望從貴州引兵入雲南,同室操戈攻打李定國部,因部將倒戈大敗虧輸,最後這小子居然投降清軍,成爲漢奸軍正白旗統領之一助紂爲虐。

張獻忠想孫可望死,黃勝下令成全他,而且就讓張獻忠自己動手。

喜歡惹事的劉國正得到了將令,喜滋滋辦這件事。

他把赤手空拳的孫可望和張獻忠關進一個屋子裡,擔心張獻忠有可能打不過身強力壯的孫可望,悄悄地遞給張獻忠一塊板兒磚。

最後的結果,孫可望的腦袋被張獻忠用板兒磚拍得稀巴爛,一個大將被板兒磚拍死倒也新鮮。

三十六地煞一衆賊頭和麾下大頭領們,除了孫可望死在“戰神”軍中,其餘人等有三百多黃勝都沒有殺,而是押解他們去京師交給皇帝處置。

黃勝當然把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三人留下了。

張獻忠臨上路時終於有機會見到了南王殿下,他提出要見見三個義子也得到了滿足。

歷史上張獻忠入川是殺了不少人,但是黃勝認爲肯定沒有滿清殖民者殺得多。

因爲張獻忠死後,四川軍民不肯爲奴的抵抗還進行了長達幾十年。

要是人真的被張獻忠殺得所剩無幾,抵抗軍從何而來?張獻忠當然是把邪惡滿清的黑鍋全背了。

反正張獻忠不是好人,那些做了奴才的無恥文人乾脆把所有的罪惡都打包強塞給他。

奴才文人記載的歷史完全是胡扯蛋,把他們記載的數據加起來,張獻忠居然殺了七億人。

媽的,這個時代,整個亞洲也沒有七億人啊!整個地球是不是有這麼多人都懸,栽贓陷害也要先打個草稿啊!

張獻忠和三個義子話別時沒有一個“戰神”子弟兵打擾他們,因此他們四人說了什麼,黃勝一概不知。

張獻忠知道此去京師必死無疑,他玩夠了、殺爽了認爲不虧。

他被“戰神”打服氣了,不記恨黃勝,認爲官兵抓強盜本該如此,落在戰無不勝的南王手上不丟臉。

這小子臨近上路之時拉過三個義子,要求他們給南王磕頭,他自己也是磕頭如搗蒜,不是求南王饒命,而是求南王給三個義子生路。

李定國倔強得很,不肯磕頭,怒不可遏的張獻忠拳打腳踢按着他跪下。

張獻忠大聲承認,他乃是流寇首領八大王,他確實殺人如麻,被朝廷砍頭理所當然,不許三個義子爲他報仇,因爲他沒有仇人。

這小子有口才,說得振振有詞,那些歪理聽起來蠻像回事。

他說,流寇就應該打家劫舍和強盜做派相差無幾沒有什麼不對,不然吃什麼?

當強盜不殺人誰會怕你?沒有人畏懼,強盜如何活得下去?官兵就應該抓強盜,否則朝廷養官軍幹什麼?

黃勝聽得好笑,決定不跟這個人渣再廢話,大聲宣佈留下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三人從軍,給了他們正兵待遇,歸屬郭三喜的伊陽營。

張獻忠見南王留下三個義子性命,還收留他們當“戰神”正兵,喜極而泣哭得涕淚滿臉。

李定國三人見義父如此,再也不敢倔強,都當着張獻忠的面磕頭髮誓效忠“南明”效忠南王殿下。

他們屬於頗有見識之人,被張獻忠收做義子後也有幾個從賊的童生教他們讀書識字,對錯好壞其實分得清。

“戰神”大軍紀律嚴明,對待老百姓如同親人,能夠加入這樣的部隊,以他們的才能日後建功立業不在話下。

現在李定國三人被義父逼着磕頭表忠心,使得他們不丟氣節,三個小子當然順坡下驢。

黃勝無所謂他們的態度,之所以留下他們的性命就是因爲歷史上他們都曾經和清軍血戰到底。

三個士兵在“戰神”知識青年軍人大家庭里根本翻不起大浪,應該一兩年內就會被同化,他們要行刺自己的可能性全無,劉國正他們又不是傻瓜,各級鎮撫官難道都是擺設?

如果這三個經過歷史鑑定,確認秉性不錯的好漢都無法改造成爲國爲民的新軍人,“南明”體系的政治工作就是失敗,所有的宣傳隊軍官和鎮撫官都要追責。

就在清繳南直隸流寇塵埃落定之時,邸報上也傳來了山陝剿寇的好消息。

洪承疇彙集了十幾萬大軍把高迎祥、李自成之流打得狼狽不堪,七十二天罡的總瓢把子高迎祥的一萬餘騎兵遭受毀滅性打擊。

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三十八章:解救漢民第十五章:大明科技第四百四十九章:心如止水第四百三十七章:扶危濟困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九十八章:考慮救人第一百二十五章:輕取敵船第七百一十六章:主動遊擊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三百八十九章:壟斷海貿第四百七十八章:勇於任事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第七十七章:豈曰無衣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四百九十四章:宣傳蠱惑第八百四十章:永無止境第一百五十七章:時光荏苒第四百七十六章:清洗深彌島第六百一十二章:流賊肆掠第三百九十三章: 算計範家第六章:虛驚一場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四百一十五章:誰主沉浮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第四百八十八章:厲兵秣馬第七百四十九章:漢奸出使第一百六十五章:火炮盲射第五百四十二章:似曾相識第一百二十五章:輕取敵船第八百一十八章:幹掉劉宗敏部第二百七十三章:遊說信王第二百一十章:集體利益第五十七章:得一望二第八十章:香皂售罄第三百四十九章:熱帶土地第一百二十一章:貓捉老鼠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七百零九章:摧枯拉朽第三百八十二章:黃金時代第六十三章:驚動奴酋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一百二十五章:輕取敵船第三百三十五章:各取所需第三十三章:渡海偵察第五十四章:四輪馬車第五十章:主僕易嫁第七百零九章:摧枯拉朽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九十二章:香車美人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談巷議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劉宗敏第八百二十五章: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五百三十三章:叛軍跑了第八百一十六章:喪心病狂第五百九十一章:火樹銀花不夜天第五百四十章:再次挺拔一回第五百零七章:團團包圍第一百一十七章:實力見長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一百八十三章:復州大捷第六百四十一章:捨生取義第三百五十三章:狼狽爲奸第五百八十一章:如火如荼第七百四十五章:洪承疇被俘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九十五章:解放小腳第五百二十八章:澳門迴歸第一百一十四章:來到草原第六百三十八章:慢慢挖掘第一百三十七章:城市巷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三百一十九章:賞罰分明第三百四十章:炮火攻堅第二十三章:有人送禮第一百零四章:奇襲復州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第二百九十三章:小有斬獲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三百八十二章:黃金時代第三百九十五章: 奸商入彀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一百一十四章:來到草原第四百七十六章:清洗深彌島第四百二十五章:英雄喋血第二十章:小小擴張第四百六十六章: 南國公第一百二十一章:貓捉老鼠第五百五十七章:人不能比人第十三章:再立新功第五百七十九章:流放海南島第六百二十四章:明爭暗鬥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四百九十章:禍起東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