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笑了笑道:“皇上,臣在江南的變法根本沒依靠原有的官府,而是另起爐竈。如果要在全國實施類似的變法,就要對朝廷現有的體制進行徹底的改造。”
崇禎好奇地問:“你想怎麼改造?”
“臣以爲,不如推倒了重建。”王越語不驚人死不休地道:“就以我起點管委會爲基礎,組織成立中華帝國中央政府,並吸納朝廷體制內的能員幹吏加入其中,以憲法作爲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規定保留君主,但限制君主權利,皇帝統而不治,僅僅作爲國家的象徵。
憲法還規定,中華帝國範圍內的礦產土地等自然資源屬於國有,不得非法買賣;中華帝國的所有權利屬於人民;中華帝國中央政府的一切工作接受人民的監督;中華帝國的組織形式是中國特色的SH主義。”
“你…你…!”崇禎瞪大了眼睛道:“這就是你內心的真實想法?你竟然想着要廢除朕的帝位!”
“不是廢除,而是將皇帝作爲國家的象徵。”王越解釋道:“皇上,臣想要建立的社會制度,不再是封建社會,而是一個嶄新的社會制度,如果您不明白,臣可以爲您送來草擬的《憲法》藍本。”
王越確實不想藏着掖着了,索性與崇禎攤牌,說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崇禎咆哮道:“朕早就看出你絕非善類,但是你想謀反,朕絕不答應!”
崇禎當了十八年皇帝了,而且是個個性很強的皇帝,讓他放棄權利當吉祥物的可能性基本爲零。
“皇上,臣也是出於公心。”王越勸道:“封建社會走到今天,也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臣所建立的起點城,發展如此迅速,正是因爲制度的先進性。大明要變法,就要從制度上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根本性的解決朝廷存在的問題。”
崇禎冷笑數聲問道:“你這是在與朕圖窮匕見嗎?你覺得你還能走出紫禁城嗎?”
王越也笑了笑道:“臣無意謀反,剛纔所言完全是開誠佈公,難道皇上要以言罪人乎?並且臣對大明有功無過,您如此對待臣,將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如何向千千萬萬的起點城人民交代?”
“你…你…!”崇禎氣的齜牙咧嘴,腦海中卻做着激烈的思想鬥爭。
如果是其他大臣,崇禎早就命人將他拿下了,但王越卻屢屢讓他投鼠忌器。
看王越那有恃無恐的樣子,好似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但是朝廷卻一點準備也沒有,這正是崇禎難以抉擇的根本原因。
王越已經在京師周邊佈局了八、九年了,所以他確實有恃無恐,一個小小的紫禁城能擋得住天策軍空軍嗎?
咣噹,崇禎跌落龍椅,良久之後,長出一口氣道:“朕纘承鴻業,入繼祖宗大統十有八載。十八年於茲,朕遵從祖制,夙夜憂勤,勤勞政事,竭慮殫心,圖惟治理,方有如今中興之治。
然愛卿之起點城陡然崛起,形同割據,尾大不掉,威脅皇權,令朕夜難成寐。
朕非昏君,愛卿乃當世人傑,於國有大功,但祖制不容輕改,只要朕在位一日,愛卿休想篡改。”
崇禎說到此處,擺了擺手道:“朕也累了,你下去吧!”
將王越放虎歸山,並非崇禎大度,他已經衡量過與王越的實力對比,所以他不能輕易動手,以致天下糜爛。
再說,王越只是口頭說說,並未付諸行動,崇禎也需要時間。
“呃!”王越只好道:“臣告退!”
走出紫禁城,王越也長嘆一口氣。
起點城發展到了今天,已經需要着眼全國進行佈局了,工業化的起點城需要的工業原料來自全國各地,起點城的交通設施建設也已經輻射全國。
所以王越試圖說服或者激怒崇禎,從而進行政變奪取政權,接着進行全國一盤棋的近現代化國家改革,而不是現在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似的區域性改革。
區域性的改革其實是很有必要的,小範圍的改革就好像後世的經濟特區,以此來帶動全國的發展。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起點城和天策軍的發展太快,實力已經讓崇禎不敢輕舉妄動。
而且崇禎的性格已經可以肯定,通過談判解決政權的過渡是不可行的,看來王越還需要等。
目送王越離開後,崇禎吩咐道:“傳朕的旨意,召盧象升入宮。”
王越不合作,崇禎只好退而求其次,大明再不做些改變,與起點城的差距將永遠無法彌補。
盧象升來的很快:“臣盧象升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崇禎道:“愛卿,你對起點城怎麼看?”
盧象升道:“臣只能用奇蹟來形容。”
崇禎點點頭道:“愛卿,朕打算讓你入閣,效法起點城,主持全國變法,從而師其長技,富國強兵,不知你意下如何?”
盧象升一怔,想了想才道:“皇上,臣恐怕難以勝任呀。”
崇禎不悅問道:“爲何?”
盧象升只好硬着頭皮道:“不提臣在朝中的資歷,就說這變法要依照起點城的方式來實行,就是千難萬難。
無論是廢除科舉,還是以工商立國,或是提倡人人平等,或是依法治國,對我大明來說都是顛覆性的。
如果要強行推行,必然滿朝反對,天下大亂矣!”
大明是封建王朝,尊崇儒家,講究的是以德治國,其實就是人治大於法制。大明的萬千子民又被分做四個階層,即士農工商。
農業是封建社會的根本,士族構成了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生產資料歸地主所有。
而起點城卻顛倒過來了,最底層最下賤的工商小民要當家做主,這就成革命了,能不亂嗎?
崇禎大聲道:“朕沒有說要全盤照搬起點城,其實可以循序漸進嘛。科舉當然不能廢除,但可以辦新學;士農工商不變,可以鼓勵工商。
朕意已決,變法勢在必行!愛卿儘管大膽去幹,有朕爲你撐腰,看誰敢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