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勤快辦事

沈光祚聽到小太監催促自己寫請恩摺子如此緊急,當然明白內裡,可見皇上召見毛文龍急切之心,心中一陣酸楚一陣高興。

酸楚是妹妹能得旌表,高興是外甥毛文龍在皇帝的心中是如此的簡在帝心,看來,自己的外甥以後將前程遠大,有皇帝如此呵護,那些攻擊他的文官們不過是白日做夢跳樑小醜,外甥無憂也。於是就告了一個罪,立刻坐在書房的書案之後,展開紙筆寫請恩摺子。

提起筆來,想起當初妹妹艱辛不由得悽然淚下,小太監在這時候提醒道:“最好還是以毛帥的口吻寫爲好。”

沈光祚收住淚光,連連點頭:“這是當然,這是當然。”於是略一思考,就以毛文龍的口吻寫道:“職原系山西平陽人也,寄居浙江杭州。年九歲,父監士毛偉棄世。母沈氏,年二十六歲即守制,家事寥落,職伶仃孤苦,無以爲生,幸母舅今順天府尹沈光祚養育成長。職念母老家貧,因遊邊塞祿仕,以斬俘西虜功,升萬戶,旋蒙楊經略加銜都司。是時母年邁抱病在杭,曆書召職,私情烏鳥,罔極私衷,南望涕泣,腸爲百斷,陳情院道,不俞給假。此時職亦念忠孝不能兩全,國家正當多事,不即南歸,而母因念子,輾轉牀蓆,最終含恨病故,當時北望喚兒,遙囑臣殺敵報國,已成終天之恨矣。雖比皋魚之痛,竟同吳越之仇,此職所以呼天望雲,而每不禁涕淚也。然在遼建言上院,亦未蒙下擇芻蕘,遂致遼、廣連陷。職每念臣子當以身許國,故沙場掩骨,爲將之榮。但慮一旦裹革,則職之爲臣盡忠,廟堂必爲職顯揚,而職不及爲母氏陳其苦節,則失爲子盡孝之道,職實有虧,而職母冰霜之節操,是以子不孝,蔽其善矣。

今當聖明以孝治天下,以節義風天下,如職母者,應在旌節建坊,以彰風化。而本部院鼓舞將吏之法,必能達其萬分填結之心事,以得其寸心感奮之死力。職非真駿,亦怒蛙也,願居鼓舞之中,敢求心事之達。且職有戰無援,自身一死報國,職死而誰爲職母鳴節乎?即職弱弟毛季龍肄業錢塘庠學,亦安得如職存日,有本院鼓舞將吏,憐職之海外孤危,爲職題請旌節乎!庶職生彌奮銜結之心,誓當與賊不共戴天,即或從事疆圉,而忠孝無虧,得含笑見母氏於地下矣。伏乞照詳,請建坊旌節施行。”

奏摺有感而發一揮而就,真的是情真意切,讓觀者落淚,聞者涕泣。

吹乾墨跡,含淚雙手遞給小太監,那小太監接過小心入懷,這時候早就得到吩咐的沈光祚小廝端了一盤銅錢過來,足足有五貫之多,對於這個小太監來說,已經是豐厚,連連謝賞。

但沈光祚卻認爲不妥,於是毫不猶豫的在自己的腰帶上拽下一塊玉佩放到上面,小心的道:“那銅錢是給小公公跑腿的鞋錢,這個玉佩是下官答謝魏公公惦記提攜之恩,還請小公公代爲轉交。”

這個小太監一見,卻是一個上好的美玉,在市面上怎麼的也能值個百把兩銀子,若是將這個奉上給魏公公,那麼自己也一定落個辦事得力的好評,那麼以後出宮的機會就更多了,當時就是一番千恩萬謝。

在沈光祚親自送出來的時候,沈光祚還是有些不放心:“如果我的奏摺上去,禮部那裡要是推脫阻攔,浙江布政使王司馬(不是官爵是名字)若是阻撓,卻是堪憂。”

結果這個小太監就眉開眼笑的回答:“這個卻請大人放心,魏公公已經和禮部尚書王同和打過了招呼,王同和那個老倌現在估計正在大堂裡等着您的這份奏摺呢,至於浙江布政使王司馬那裡更不是問題,魏公公就在剛剛已經快馬加急,傳信給他,同時估計這800里加急,也就是五七日,王司馬那裡的回覆公文就會傳到京城,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千恩萬謝的沈光祚一面送這個小太監到了書房門口,一面不由得心驚,感情在不知不覺之中,魏忠賢的勢力已經擴展到六部和地方,看來自己的外甥說的對,魏忠賢早晚會位極人臣,權傾天下,可惜自己一個堂堂的順天府尹,天之腳下,竟然忽略了這個重大的問題,真正的是該死至極。

看來自己需要緊鑼密鼓的佈置一番選邊站隊。

沈光祚代言毛文龍請爲母求旌表的摺子遞到了魏忠賢的手中,當時上面還有一塊美玉。

把玩了一下這塊美玉,當時魏忠賢很是喜歡,畢竟這時候還沒有人能如此大手筆的給自己送禮,這沈光祚的先河開的讓魏忠賢歡喜,於是將這塊玉珍惜的帶在了腰帶上,然後對着這個小太監道:“銅子你就留着吧,一會你去御馬監報個道,做個行走吧。”然後也不去看趴在地上一步登天的小太監,直接拿着沈光祚的摺子急匆匆趕本了木工房面見天啓。

天啓正在揮汗如雨的大幹,原先陰魂不散的那個起居注秉筆也不知道躲到哪裡睡覺去了,今日他一定眼不見爲淨,然後寫上一筆:“帝批閱不墮”而萬事大吉。

但天啓一邊幹着木匠活,耳朵卻一邊聽着門外,還好不大一會門外就傳來了魏忠賢那特有的貓步,剛剛在門外站住想要請示,天啓就迫不及待的對着門外道:“趕緊滾進來,說說事情做的怎麼樣。”

魏忠賢就笑嘻嘻的一腳門裡一腳門外的回稟:“沈大人怎麼能拒絕這樣的恩賞?當時就感激涕零的代筆毛文龍寫了請恩摺子,在這裡呢。”

接過這個摺子,天啓邊看邊道:“禮部那裡怎麼樣啦?”

魏忠賢立刻笑着道:“禮部王同和大人倒是先一步將同意的摺子上來了,同時還附帶着一個請罪的摺子,言道讓如此旌烈慈母遺於野,真的是罪過,所以請扣三月俸祿,以贊助牌坊修建。”

對這個禮部尚書如此的轉變懂事,天啓很是欣慰:“三個月的俸祿,不過是三瓜倆棗,根本就起不到作用,不過卻是一份心思,收下吧,嗯,下個月是他老孃大壽,就從內帑裡拿一百罈子酒錢。”

魏忠賢就笑了:“倒是讓那老小子賺了。”

天啓就笑着道:“這不是賺不賺的事情,他表了心思,朕回了情義,君臣相得嗎。”

“是是是,萬歲說的是。”

“浙江那邊不會有什麼反對吧。”

“浙江布政使王司馬那裡絕無問題,他在京的兒子已經代替父親上了摺子了,上面說看得毛文龍之母沈氏,青年守節,臣宦浙多年,業聞其概。文龍剔歷邊疆,伊母依閭屢盼。天涯遊子,念華髮之垂堂;海外孤臣,感白雲之在牖。幽貞成其素志,鹹彰伊母之賢;淑德本自名門,玉成厥嗣乎武。文龍爲國忘家,爲君忘親,當體必至之情,而朝廷教臣以忠,教子以孝,須爲錫類之典,即其立功名於異域,亦宜標懿哲於所生,旌表之恩,似應覃及。浙人之大幸也。”

魏忠賢雖然大字不識,但記性奇佳,這般文縐縐的竟然記得一直不差。

當時天啓感慨:“難得天下還有幾個忠心侍奉我這個皇上的,很好。”然後掉頭道:“既然如此,這個朕就批了,撥付白銀十萬兩,在毛帥故居樹立牌坊,嗯,你現在就派人去毛帥那裡,讓他請求進京謝恩吧。”

第694章 大會蒙古諸部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1291章 暴動第816章 有敵使來訪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1330章 一次大會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116章 鳩佔鵲巢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092章 誰願赴死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065章 遽然發動第336章 發難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1213章 指揮若定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807章 老虎歸山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1000章 李旦的心思第1338章 初勝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1405章 整治遼西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311章 暗潮涌動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698章 準備回京第557章 咱不打,咱閱兵第369章 分田分地第402章 百戰而歸第778章 收攏人口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1064章 大和島條約第390章 歸來該殺第1415章 歹毒的計策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716章 特殊的恩遇第706章 刺殺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1196章 清君側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194章 殺回去第679章 分贓的三六九等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第1277章 都是老實人第053章 招募失敗第745章 強行出城第295章 皮島 活了第1432章 窮兵黷武的底氣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240章 歇斯底里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417章 兄弟交心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1068章 安置後方第1210章 皇帝被圍第537章 開海啦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098章 陣斬奴酋第1387章 背叛的朝鮮第328章 漢軍營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805章 順利通過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1251章 抓住曹文詔第283章 倒晉聯盟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205章 耐心教導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129章 該殺的熊廷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