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三族會盟

正在河套的閆應元從開春到了初秋,一直奔波在草原之上,現在的河套地區,今日的戰鬥結束,終於沒有了蒙古部落。在這裡沒有別的,就是圍追堵截四個字。二萬將士一個個練的鐵一樣的身子與意志。

“閆帥,此次算是清理乾淨了,再也沒有韃子了。這都半年了,可以向皇上報捷了吧?”曹變蛟那英俊的黑臉,也曬的更加黑了,不過還是喜歡穿白袍。

“是啊,終於結束了,皇上一直盼着,蔣秉採那樣也不住的催問。可這蒙古韃子,他們那四條腿一點不比咱們慢,哪裡那麼容易給追堵上。現在算是平了。不過他們再遷回來,那是以後的事了。現在向皇上報捷,我們打遼西去。”

這話一說完,圍繞在旁邊不遠的天應軍一個個高興壞了,年紀大小的都一個個的怪叫起來。對於天應軍來說,遼西是一個痛,他們許多的袍澤在那裡送了性命,他們在那裡吃過敗仗,那裡有他們的恥辱,有他們的仇恨。趙率教在那邊的動靜他們當然眼熱,在他們的眼裡,打再多的蒙古兵,也不如打一支建奴隊伍來的實在。

現在皇上那邊就等着這邊平定了蒙古,然後從林丹西遷的路殺到遼西。在那裡再行征戰!他們哪裡不盼望着快點過去。但這邊的蒙古諸部,太過稀少,捉捕起來相當的費勁。好在由着閆應元的大拉網,以及建光報站的方法,那時蒙古諸部的災難纔開始起來。更加因爲大同精忠軍的成長,使得每一處光報站都固若金湯,更本不可能攻破,有了這樣的優勢,蒙古諸部除了渡河而走就只剩下被擒這一條路了,所以最終將蒙古諸部抓的抓,趕跑的趕跑了。

此次經過半年的奮戰。共捉俘虜二十餘萬,所獲的牛羊更是無數。全部就近押往了歸化城或者是天門城,更是極大的促進了天門城的經濟騰飛。

閆應元當然知道一旦這邊可以抽身而出,完全就可以開始皇上的遼西圍剿計劃。到時候無須別的,只要在遼西草原上。破壞生產。就可以徹底的讓建奴與遼西蒙古部,無論休養生息。他們的糧食就是牛羊,那些東西遷徙慢。圍繞着一圈的都是大明邊牆。整個就是一大口袋,口袋裡面的建奴與蒙古諸部,又與牛羊何異?

大同鎮、宣鎮等河套地區,派兵前往河套地區協同大同精忠隊與天仇軍駐防。國境線前移了,再在後面駐守着,就成了笑話了。特別是大同鎮,早已經過練兵,以前讓他們去歸化,還一百個不願意。現在再不去可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蔣秉採,河套地區也加快墾荒、開拓牧場的進程。墾荒勞動力費的多,現在養牛、養馬可是一個大好的時候,也是天門城與歸化城重要的項目之一。大明需要的畜力相當之多,以前的茶馬生意就是爲了從蒙古等地換來大型牲畜。還禁止殺牛,就是因爲大型的牲畜少的原因。

而現在。有大塊的地方,又有大批有經驗的蒙古戰俘,當然得利用上了。特別是現在遼東建設,需要的牲畜更多。這一行業當然得全力發展了。

蔣秉採現在基本上處在整個大明最爲關注的焦點之上了。皇莊經濟早已圍着岱海不斷的開拓着,這裡基本上已經成了京城南海子的放大版。

現在已經天門城到歸化城的有軌馬車已經在鋪設之中。預計秋天時可以全線貫通。

好象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一面發展着,但偏偏事與願違,就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一個消息突然而來打破了這種軌道。

林丹西聯韃靼部,東聯建奴殘餘,與黃臺吉正式握手言和,在遼西,三方勢力正式結盟共抗大明!

要知道,從西到東,再到漠北,這是多大的一塊麪積,以前他們一直相互爭奪,但現在因爲都在大明的手低下吃過虧,如果放任大明如此發展下去,這三個族羣會被個個擊破,徹底的淹沒在歷史之中,翻不起什麼浪花。

東廠所設的密探,得知了消息,三個月後,三方將一起出兵大明!其中韃靼二十餘萬兵士,準備兵發目前最弱的西北邊牆,林丹再次彙集了四十萬兵士,打算哪裡跌倒再到哪裡跌一次,仍然兵指河套,而黃臺吉則集中所有兵力近四十萬,其中包括老幼,出兵遼西草原,避開遼東邊牆,出兵大明古北口。

這個消息引起了孫承宗的極大震撼,遼東剛剛穩定下來,現在明皇親征南洋,已經在海上,想找他商量的可能性是沒有了。一下子面臨百萬大軍三個月的時間就要全面在西北、北部、京城正北,發動戰事,大明能夠抵擋的住嗎?

遼東的兵肯定是要抽調走的,不管這個消息來源正確不正確,京城不能有失。也必須分出一部分兵力支援西北,那裡的力量明顯比較薄弱。

河套地區的閆應元,以二萬親兵以及三萬精忠隊,能否擋住丹可汗的四十萬大軍呢?

焦急當中,孫承宗招集了軍事會議。

“孫尚書,下官認爲,對於此情報須分開看,百萬之師聽之甚大,然其中不實也着實之大。想建奴經遼東幾敗,逃去關外者一共幾人?且分兵三處,縱使黃臺吉與代善和兵一處,可戰之人十萬有餘,何來四十萬之巨?韃靼一族舉國不足二十萬兵馬,且年前新敗,折損二萬有餘,即便是舉國來侵,又何來二十萬兵士?林丹四十萬兵馬被聖上殺的抱頭鼠竄,只餘不足十萬而逃,短短時間,憑何生聚四十萬控弦之士?如此謊報兵馬,無非是與自身壯膽而已,不足爲懼。”

“然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下官認爲,東廠冒死得來的情報,其真實性不是問題,三家聯盟以抗大明,此事想來不假。三個月時間,的確可以使三家有足夠準備時間同時對大明發動衝擊。如此大明幾千裡邊牆則是處處鋒火,親軍兵力較小。一旦被敵突破,則首尾難顧,的確不容等閒視之。”

“故下官想與其坐等敵人三月後來攻,莫如現在即刻出關,清掃遼西。首斬建奴進攻之路。後攜大勝之威。西進河套,以拒林丹。而以閆應元精忠隊前往西北,以逸待勞。依邊關以韃靼。此局自解矣。”

“現在吾皇雖然遠征南洋,但淨軍並未帶走,錦衣衛也只是帶走陸戰隊與四千炮兵而已,親軍各部完整存在,再以九邊邊兵爲輔,大勝可期矣。另外遼東邊牆之內已經無敵可掃,盡爲行政、經濟之事,空餘大軍閒置而已。只須調薊門總兵以充遼東,錦衣衛等諸親軍可立即出征。徹底將遼西收復!”

盧象升此時雖然名義上是協助袁大總管,不過這個協助可比袁大總管的權力可以大多了,要知道遼東現在可是軍管,盧象升在遼東戰績又豈是一個過期的袁崇煥可比。而且在管理經濟方面,盧象升的能力更着實的體現出來。

前來的進士們對於這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盧大人可是崇拜不已。雖然官職不高,但倍受皇上寵愛,聖眷正濃。拜到他門下的人可是相當之多。

現在盧象升一聽到建奴蒙古韃靼欲反攻大明殊死一戰的消息,立刻提出了看法。

與會的高級將領一聽紛紛稱讚,且不說大家不信這百萬數字。

“建鬥之言深得兵法之要旨,本官觀建奴、蒙古、韃靼先後被大明所敗,心有不甘,然卻因大明強勢,不能一戰,方纔出此下策。蕩平遼西已經勢在必行,遼西一去,則建奴自安。林丹漠北以來,必先攻歸化,有歸化天仇軍在,人數雖少,但與河套閆應元互爲犄角守望,可以不懼。唯獨西北之韃靼雖有精忠隊爲守,本官亦不敢有判。建鬥認爲呢?”

孫承宗對出兵遼西沒有什麼反對,因爲一直就在準備遼西之事,現在的遼西僅僅是因爲糧食問題,打的都快成一鍋粥了。大明遲遲不去征伐,只不過是集中精力搞遼東大開發,坐山觀虎鬥而已。遼西在一盤散沙之下,根本無法達抵抗大明親軍。

而掌控住了遼西之後,無須閆應元東來,直接的西進迎林丹,時間也的確剛好在三個月而已,當然這是林丹不提前發動的情況之下了。

韃靼有疑問則是孫承宗對那邊是兩眼一摸黑,無法進行判斷,但盧象升卻在那裡呆過的,所以有問。

“回大人,韃靼戰力比之建奴尚且不如,以精忠隊所配神弩、狙擊弩,憑牆而守,輕鬆可勝。”

這就是盧象升的判斷了,張掖與韃靼一戰,對於韃靼的作戰習慣,通過戰鬥與審問戰俘,盧象升已經知之甚詳了。

“好,事出突然,皇上已經從朝鮮出發南下,大海茫茫,情報只能發往福建,皇上得信聖裁已經不及了。故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此戰就由兵部全權負責。現在就出兵之事開始制定作戰方案吧。”

光報之所以傳的快那是因爲有光報點可以傳送,但大海是沒有這個辦法設點的,所以只能待皇上收復臺灣之時才能得到情報。那個時候誰知道是猴年馬月了,打仗那可是‘分秒必爭’的,等聖旨再打仗,那都晚了三秋了。

ps:

諸位衣食父母大家好:

一年多來,書終於快結束了,夢難成這個夢終於還是成了,這裡謝謝諸位,讓我緣了這個作者夢。書寫的不好,這事俺認!什麼文筆、史實之類的不談,故事情不足,這是最大最大的短板。

以後改正,這本書是憑着一腔血寫的,大綱都沒形弄好就如此了。這是個好教訓。

本書感謝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夢難成知道感恩,你爲我打賞一塊錢,那都是恩情、厚愛。努力力的想想好,但再盡力,水平問題還是太差,讓你們失望了。

下一本吧,夢難成打算就一個月的時間,好好的寫一份大綱出來,再開書。

感謝諸位。。。。

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169章 宮廷政變14第249章 蒙古撤軍第254章 防線收縮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226章 座駕將成第27章 同樂酒店第594章 驅除韃虜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727章 侯家軍滅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162章 宮廷政變7第790章 離魂之症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624章 血戰雪原第798章 大明氣節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705章 斷手之策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779章 這事大了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90章 氮磷鉀肥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56章 皇家傢俱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806章 海上對峙第571章 君臣合好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396章 再行練兵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598章 登陸灘塗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160章 宮廷政變5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244章 蒙古大盾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653章 浴血奮戰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578章 鰲拜逞兇第456章 建奴渡海第94章 水井抗旱第613章 文龍之害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211章 驚聞戰警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276章 遼東事變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706章 北逃鐵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