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西班牙所佔據的北臺灣,雞籠則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只能待徹底解決了荷蘭之後強攻一途!
就這樣,兵分兩路一百艘西洋船由袁可立帶領着,而水師陸戰隊在劉若清兩名千戶的帶領之下,跟隨而去。◎◎而水泥船則在臺灣雞籠的北面等待着兩面夾擊的機會。
荷蘭那邊因爲有了內賊的存在,進行的相當順利。荷蘭港口見到是佐恩的船回港口,哪裡會有任何的阻攔。但一上了港口,事情立刻不一樣了。
從船上下來的劉若清部,直接的就以最小組代價,控制住了港口,而且又分兵兩路,如法炮製的到了二座荷蘭基地,佔領了總督府,活捉了庫恩總督。
庫恩總督這幾年過的相當舒服。臺灣特產豐富,有鹿皮、樟腦、檳榔、米和砂糖等。特別是鹿皮,是當時臺灣的主要輸出物資,從臺灣僅輸往日本的鹿皮就達若干萬張。當時日本處於戰國時期,日本武士最喜歡用鹿皮製作“陣羽織”。殖民者掠奪臺灣的財富難以計算。
另外就是轉口貿易,他們把臺灣的米、砂糖、鹿皮和藤輸往日本,甚至波斯;把從荷蘭運來的金屬、藥材,從巴達維亞運來的香料、胡椒、琥珀、錫、鉛、棉布、鴉片等,經由臺灣輸往中國大陸;再把中國大陸的生絲、瓷器、絲織品、黃金等貨物,經臺灣轉口輸往巴達維亞或歐洲地區。在這類不平等貿易中,荷蘭從大明和臺灣掠奪了無數的貨物,也通過對在臺灣地區經商的大明、日本和南洋等地的商人,抽取高額稅收,獲取鉅額利潤。
另外荷蘭殖民者統治的地區,種地要交租,狩獵、捕漁要辦理許可證,人口要交人頭稅等。
所以庫恩總督被捕的時候還剛剛說:“臺灣真是公司的一頭好奶牛”。沒想到,這頭奶牛的主人就來了。
這次對荷蘭人的奇襲,不費一兵一卒,直接的建了奇效!將荷蘭在臺灣的船與人,一個不剩的來了個一鍋端,其中還有不少的大明海盜,他們是荷蘭人的合作伙伴。而他們恰恰就是十八芝的何斌、郭懷一。還解救了一千餘漢人百姓。
在戰利品上,收穫相當之大。竟然看到了大明製造的留聲機。
袁可立沒時間等候,留一千陸戰隊看押住了俘虜,與物質,安撫百姓,率船長回返,直奔‘臺北’。
而接到信的鄭芝龍,則獨自一人,闖十八芝。
一天二夜之後,朱由校與袁可立會合,西班牙在港口的駐軍警惕性相當之高。特別是當聖戰開始,荷蘭佐恩位於聯軍司令之後,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機會,防着荷蘭那邊的突然襲擊。他們人數雖然不多,不過因爲荷蘭所率的聖戰聯軍二天前才從北而到南方。一直處於半戰爭狀態的警戒之中。
朱由校只可恨這聯軍裡沒有西班牙人領路,想再故計重施,混進去顯然不可能了。打硬仗已經是必須的了。
所以果斷的派劉若清、張家駒各帶領着二千五百陸戰隊,分東西兩路,在距雞籠三十里的位置,就近小船登陸直撲雞籠。
而船隊以水泥船爲前鋒逼近,以蓋倫船爲輔佐,包圍了雞籠港口,吸引西班牙駐軍、船隊的注意力,等待陸戰隊的到位。
西班牙所在的雞籠的因爲所建時間較短,所以設備並非多麼的完善,只是幾個炮臺有威脅力,其他的朱由校並沒放在眼裡,所以包圍了港口之後,派人開始談判。
西班牙人對於大明水師突然的到來也相當的驚訝,完全不明白怎麼回事,就被人堵在家門口了,這規模可是不小。完全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明軍怎麼與荷蘭攪和到了一起。
一見明軍日月旗前來,急忙的拉開了船隊,以岸基爲依託,排出了陣形迎戰!
明軍派出的使節開始下了‘戰書’:
“臺灣自古以來爲大明的領土,領土主權神聖不可侵犯,西班牙國不顧大明領土主權,悍然侵略,爲維護大明主權,揚我大明國威,特來照會西班牙入侵之敵,立刻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
西班牙的總督立刻就聽傻了,翻譯給他的語言實在是太震撼了,要知道西班牙與荷蘭那樣的國家可不一樣,荷蘭、葡萄牙對於大明並沒有武力侵佔的野心,就是有,也已經幾次交鋒被打消了。
但西班牙對於大明,可是生有了侵佔之心,並有這完整的侵佔計劃。作戰目的:
政治:征服中國,成立全球帝國,爲萬王之王。
軍事:征服中國,以中國爲基地,向亞洲其他部分發展。繼而以中國人力及戰爭資源支援歐洲本土軍力攻略北歐敵人,控制世界島。
宗教:征服中國,與北方韃靼人議和,由中國推進,轉而攻擊阻礙東西方貿易的鄂多曼穆斯林帝國,進佔巴力斯坦大主教聖地。
經濟:征服中國,開發中國富源,並移植中國人力發展殖民事業,如大量遷移中國人經太平洋赴南北美洲定居,挽救西班牙帝國經濟危機,並鞏固西屬美洲的廣闊領土不受歐洲北部國家的覬覦。
文化:使中國人皈依天主教。自西班牙本土及歐洲屬地大量移入西班牙移民(葡意荷人亦可),提倡並鼓勵和中國上層家族的種族通婚,鑑於中國人膚色和西班牙人相似,這將得以從血統、民族感情和語言上同化中國人(中國人是歐洲人以外最文明人類,也是帝國潛在的優良臣民,因此應與印第安野人作區分),全面引入西式教育(自幼年起)將使他們接受和認同西班牙文化,產生大西班牙國家認同感爲最終目標。
於此同時,爲了侵佔中國,相應的還有以下諸如:作戰方針、兵力組織、聯合勤務、聯合勤務、作戰指導、心理作戰(重點:以殖民政策和天主教義替天行道,)這七項詳細的作戰計劃,每一項都做的相當到位、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