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家有內鬼

東宮,皇太孫朱允炆正在一張寬大的桌案後饒有興致讀一封信,這是李維正從遼東給他寫來的述職報告,兩個月了,這是第二封,非常準時,報告裡,李維正詳細地給他講述了在遼東的情況,包括怎麼打高麗,怎麼奇襲,怎麼渡江,怎麼攔截,每一個步驟都寫得詳詳細細。

朱允炆非常滿意,這說明李維正是在真心做自己的人,朱允炆入主東宮已經三個月了,上午,他在東宮讀書,下午便去皇祖父的御書房學習政務,三個月的時間使他漸漸變得成熟了,處事也圓滑了許多,他也不再像從前那樣,對治國一無所知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依附他,而皇祖父也不加阻攔,任他們向自己效忠,但朱允炆知道,僅僅要文官效忠自己是遠遠不夠的,他還必須掌握軍隊,這纔是關鍵,他的皇叔們個個手握重兵,而現在真正屬於他掌握的軍隊,也只有遼東一地,其他軍隊都是被皇祖父掌握,若皇祖父突然有事,皇叔們造起反來,這些軍隊最終支持誰還未爲可知。

因此,朱允炆對李維正非常重視,述職報告的每一句話他都要仔仔細細閱讀,報告的最後是李維正的幾個要求,一是希望他能同意自己提拔幾個千戶,在高麗戰爭中他發現了很多人材,也發現很多世襲的軍官非常不稱職;其次是說遼東人民困苦,他想在遼東推廣甘薯;最後一個要求是希望他說服皇上遷移一些漢人到遼東去,說遼東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在遼東增加漢人的數量,有利於保證軍糧來源,從而穩定軍心,同時也減輕朝廷的負擔,遏制高麗北擴,削弱女真勢力,可謂一舉數得。

前面兩個要求其實李維正自己就可以決定,向他請示只是對他表示尊重,關鍵是最後一個要求,李維正要求移民遼東,這卻是他辦不到的,他朱允炆也辦不到,必須要請示皇祖父。

朱允炆沉『吟』一下,便將李維正的述職報告小心地收了起來,這個述職報告他不想給皇祖父看,這時,一名太監上前道:“殿下,時間要到了,請殿下起身吧!”

要到和皇祖父一起吃午飯的時間了,朱允炆點點頭道:“好吧!我們動身。”

他上了一頂軟轎,在近百名侍衛的嚴密護衛下,向中和殿而去。

中和殿就是朱元璋的御書房所在地,這幾天,這位大明皇帝的心情非常不錯,好消息接二連三地傳來,一是前幾天高麗使者到來,以國書方式認罪,並請求天朝恩賜李成桂爲朝鮮國王,朱元璋最終大度地饒恕了李成桂的出爾反爾,同時朝鮮取代高麗,不過他卻沒有同意李成桂爲朝鮮國王,只是封他‘權朝鮮國事’,算是對他一個小小的懲罰。

另外朱元璋也知道朝鮮雖然大敗,但根基未傷,爲了防止朝鮮將來再出爾反爾,他必須用軍隊壓制住朝鮮,因此他將遼東都司一分爲二,以遼河爲界,以西由遼王朱植率軍防禦蒙古,以東十一衛由李維正總兵,壓制高麗,當然,他也不會讓李維正長期統帥一地,便定下來四年一換,四年後他移防別地,就算他是皇太孫的人也不行,畢竟他不是自己的兒子。

高麗之事解決使朱元璋興奮了好幾天,但很快,又一個大喜事來了,今天春天在鳳陽和山東兩地進行大規模種植的甘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平均畝產都在兩三千斤以上,朱元璋自己也在御菜園種了兩畝甘薯,經過精心栽培,結果一畝產量三千五百斤,另一畝產量三千二百斤,這是朱元璋親眼目睹的過程和結果,他相信了,他也爲之欣喜萬分,多年來一直困擾他的糧食問題,終於得到了一個解決的方案,不僅軍糧可以充足,而且大明百姓不再有餓死之人了。

爲了這個巨大的成功,他幾乎想給李維正授爵了,但他最後還是剋制住了,李維正經過高麗戰爭,已經從從三品官銜升到了從二品,而且還是遼東總兵,不能再給他加爵位了,這個爵位要留給他的皇太孫來加,朱元璋考慮得很周到,李維正是皇太孫的人,他的更多恩寵應該留讓皇太孫來施行,不過他卻給了李維正錢物上的獎勵,賞他家人銀五千兩,授他父親李厚根從六品武騎尉的勳官,可見官不拜。

儘管他對李維正恩寵有加,但他還是留了一個心眼,他在李維正身邊安『插』了一名探子,秘密向他彙報李維正在遼東的一舉一動,平均每半個月,會寫一封密報給錦衣衛,然後由錦衣衛呈送給他。

此刻他就在讀遼東密探給他送來了密報,密報列舉了李維正做的很多事情,大多是整兵訓練、加強海防一類,不過裡面還有一些特別的地方,比如李維正很喜歡乘船辦公,他在一艘寶船上特別闢出一間公務房,再比如,李維正明顯不喜歡女真人,他將女真人和漢人打散重新編制,不讓女真人單獨爲千戶所,這兩個消息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視,前一個消息還好,朱元璋知道這是他在山東時的習慣,喜歡乘船,以前朱元璋是不大重視水師,但這次高麗戰爭中水師發揮出的巨大作用,使朱元璋對水師也開始刮目相看了,他也意識到以陸軍對朝鮮施壓固然是主要的,但水師對付朝鮮卻有獨到的作用,朝鮮境內多山地,行軍艱難,而水師卻不受限制,可以隨時投向朝鮮的任何一個地方,正是這個原因,朱元璋特批將蓬萊水城的一半戰船都轉移給遼東水師,並準備在條件成熟時成立旅順衛。

所以朱元璋對李維正喜歡乘船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他注意的是第二個情報,那就是不讓女真人單獨成爲千戶,應該說他感興趣的並不是李維正做這件事本身,而是李維正給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怎麼對付遼東的女真人,這也是朱元璋一直頭疼的事情,他也知道在遼東以北地區有着無比遼闊的土地,這片土地上生活中以女真人爲主的各個民族,他一直在考慮怎麼樣把這片土地納入大明版圖,有大臣提議,在女真地區建立奴兒干都司,任命漢官去治理女真人,這是一個辦法,但朱元璋並不認爲這是最徹底的辦法,他熟知歷史,當年遼朝不也是任命官員去管理女真人嗎?最後卻無法阻止女真人的強大,朱元璋深知小不治,則釀大患的道理,現在設立都司或許可行,但百年後,一旦朝廷疏忽,那些被武裝起來的女真人極可能成爲明朝的大患。

而今天李維正以漢人、女真人混軍的辦法給了朱元璋一個嶄新的思路,使他想起了唐朝解決高句麗的辦法,就是將高句麗人移民中原,和漢人混居,最後徹底地消亡了高句麗,但這件事他還須仔細斟酌。

就在朱元璋凝神苦思時,外面傳來一聲高喊,“皇太孫到!”

朱元璋立即將密報收了起來,吩咐一聲開飯,便笑呵呵地等待孫兒的進來,他對這個孫兒很是滿意,寬容厚道似其父,且天資聰明,許多政務處理一點就透,爲皇太孫才三個月,便能批閱一些簡單的奏摺了。

片刻,朱允炆快步走進來,跪倒行禮,“孫兒參見皇祖父。”

“孫兒快快起來!”朱元璋連忙將孫子扶起來笑道:“朕早就說過,你不用再下跪。”

“可師傅們說,君爲臣綱,乃三綱之首,孫兒怎麼能違反。”

“迂腐!”朱元璋搖搖頭道:“君爲臣綱不假,但那不是做在表面上,而是要做在心裡,朕知道你有孝心就夠了,用不着一定要用下跪來表示。”

朱允炆連忙施一禮,誠懇地說:“孫兒受教了。”

“好了,咱們吃飯,吃完飯再說。”

幾個侍衛搬過來一張小桌子,飯菜已經準備好,四個小菜一個湯,兩碗米飯,小菜大都是素菜,只有一盤裡有點葷腥,這是朱元璋特地爲孫兒準備的,他知道孫兒還在長身體,需要一點葷腥。

朱允炆端起米飯,剛剛吃了一口,卻突然發現米飯裡有一種粘粘的、甜甜的東西,他愣住了,從未見過此物。

朱元璋笑道:“這就是甘薯了,是朕的菜園子裡種的,朕吃了,味道很不錯,而且管飽,你嚐嚐看。”

朱允炆小心翼翼地又咬了一口,品嚐了一下,他也笑道:“不錯,味道很甜。”

“這玩意兒居然畝產三千多斤,而北方的旱田也不過畝產兩三百斤,這可是件大事啊!別看李維正做了這麼多事,可就這件事朕纔是真正的滿意。”

“那皇祖父可要提升他的官?”朱允炆又試探着問道。

“不!他現在已經獨掌一域了,他還年輕,有的是機會,朕把他留給你,以後你再慢慢提升他。”

說到這,朱元璋忽然停住筷子問道:“你覺得此人如何?”

朱允炆沉思了一下,還是決定實話實說,他便道:“孫兒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他對孫兒忠心耿耿,每個月必然會寫來述職報告,有他在遼東,孫兒覺得自己多了一臂。”

“那是他的聰明之處,你將來是大明皇帝,他不抱緊你,還抱緊誰?”朱元璋淡淡一笑,又隨口問道:“那他述職報告中寫了什麼?”

“都是講述他在遼東的事情,不過這次他向孫兒懇求幾件事?”

朱元璋頓時有了興趣,他不『露』聲『色』問道:“說說看,都是什麼事?”

“一個是他想提拔幾個能幹的軍官,希望我同意。”

“這個沒問題,他是總兵官,除了衛指揮使和指揮同知以及僉事,其餘他都可以提拔,甚至千戶也可以先提拔,再報兵部備案,其他還有什麼?”

朱允炆見祖父很是霸道,明明是李維正向自己請示,他問完便當做是對他請示,但朱允炆不敢表『露』,他想了想,便小心翼翼道:“他還說遼東漢人太少,不利於大明在遼東的統治,爲了壓制高麗和削弱女真人,他希望我向皇祖父提出建議,適當向遼東移民。”

‘削弱女真人’五個字,一下子重重敲擊在朱元璋心中,他忽然想起了李維正在遼東實行女真和漢人混軍之事,‘移民!’這是一個最現實的辦法,可如果真要移民,那應該從哪裡着手呢?

朱元璋不覺陷入了沉思之中。

遼東金山衛,李維正此時並不在陸地上,而是在他最心愛的威正號寶船上,這次高麗戰爭結束後,朱元璋不知怎麼突然想通了,竟把蓬萊水師一大半的戰船都撥給了遼東水師,現在遼東水師內有各種戰船四百餘艘,僅大型的運兵遮洋船就有五十艘之多,按每艘運兵四百人算,五十艘遮洋船便可以運兵二萬人,再加上其他戰船,他一次『性』至少可以運兵五萬人,當然還有糧草,那四萬人也不成問題。

不僅給了他許多尖利的戰船,更重要是把威正號寶船也撥給了他,這是他最心愛的一艘大船,上面留給他太多的記憶,李維正立刻將他的總兵行轅搬到了寶船上,這樣他可以在遼東半島上隨時抵達任何一個衛所,他相信這個理由朱元璋能接受。

李維正正在船艙中批閱軍文,這時親兵領進了一人,“大人,他來了。”

來人便是這次高麗戰爭中立了功的孫濟,不過他現在的表面身份還是『藥』局的大掌櫃,而真實身份是李維正佈置在遼東的一根暗樁,也就是他的‘錦衣衛’。

孫濟已經完全恢復了元氣,他上前施禮道:“參見大人。”

“不用客氣,坐吧!”李維正請他做下,又笑着問道:“怎麼樣,查到了嗎?”

“屬下查到了,那個陳至安每半個月偷偷放兩隻信鴿,昨天一個弟兄『射』下了一隻,得到一封鴿信。”

說完,孫濟將一管鴿信遞給了李維正,李維正打開看了看,果不出他所料,上面記載着他平時的一言一行,他冷笑了一聲,看來這個陳至安就是朱元璋『插』在他身邊的暗哨了。

李維正早在兩個月前便查出,陳至安在錦衣衛的親戚就是當年和他一起下廣東的陳百戶,後來被提升爲副千戶,這個陳百戶很可能就是當時朱元璋的一根眼線,那陳至安會不會就是陳百戶在遼東發展的內線呢?但這只是推測,畢竟沒有證據,他便命孫濟時時監視此人,今天終於拿到了確鑿證據。

“大人想怎麼處置此人?屬下有辦法讓他病亡。”

“不!”李維正立刻搖頭道:“去了一個陳至安,還會來李至安、張至安,殺了他不是辦法。”

他凝神想了半天,忽然仰頭笑了起來:“我怎麼忘記了那個玩意兒?”

他立刻召孫濟上前,附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命他道:“去辦吧!做得巧妙一點,讓他察覺不出來。”

第28章 表妹顧英第262章 停戰議和第131章 寶船起航第119章 銀案收網第35章 各路神仙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149章 危機悄現第42章 葉家姐妹(下)第130章 兩個千戶第284章 請君出甕第64章 生死之間第91章 初任千戶第161章 劍拔弩張第209章 朝鮮戰略第93章 好事難雙第114章 羅家盛宴(上)第54章 藏身武當第21章 決定辭職第119章 銀案收網第262章 停戰議和第25章 寺院接見第18章 情況突變第94章 葉家有事第228章 京都風雲(七)第81章 貴人相助第62章 挺身而出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51章 兵發琉球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229章 京都風雲(八)第289章 紅參案(四)第42章 葉家姐妹(下)第92章 兩個副手第87章 秦燕之別第131章 寶船起航第169章 寧王再來第73章 龍顏震怒第12章 酒樓偶遇第19章 絕境求生第118章 首戰倭寇第224章 京都風雲(二)第109章 出發前夕第91章 初任千戶第152章 中山肅倭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45章 楚王朱楨第222章 風雲疾變(下)第213章 一石二鳥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84章 藍玉請罪第212章 拜訪寧王第275章 述職前夕第31章 失蹤兩人第86章 三王進京第30章 風雲再起第276章 迎頭一棒第56章 再踏征程第112章 廣州立威第87章 秦燕之別第122章 一身輕鬆第207章 長子優勢第43章 無忌其人第289章 紅參案(四)第295章 遠方來客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276章 迎頭一棒第112章 廣州立威第267章 調糧事件第282章 危機再現第183章 遼王朱植第192章 正式攤牌第96章 種馬意外第161章 劍拔弩張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155章 舉棋不定第61章 借刀殺人第10章 明月初升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65章 燕王朱棣第217章 視察臺灣(下)第252章 山東之軍第244章 又到新年第73章 龍顏震怒第12章 酒樓偶遇第124章 初爲人父第186章 奇襲安邊第168章 蘇童進門(下)第84章 藍玉請罪第25章 寺院接見第239章 齊王之爭第175章 緊鑼佈局第92章 兩個副手第88章 早朝前夕第122章 一身輕鬆第11章 家厚養廉第295章 遠方來客第39章 意外發現第77章 秦王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