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權限

柳氏家臣四個字一出口,別說是在場的琉球實力派,就是丁子杭與江縱雲他們都沒想到尚豐居然能下這樣的血本給出這樣驚人的承諾。

畢竟在明朝建立的朝貢體系之內,尚氏就是琉球的萬世之王,哪怕第一尚氏王朝徹底滅亡,但是第二尚氏王朝仍然必須冒姓尚氏,而且還得打着先王之子的名義到大明請封才得以名正言順統治琉球國,而現在尚氏卻是準備放下身段直接以柳氏家臣而自居。

只是丁子杭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多謝中山王美意,但是下官得到的授權只限於琉球本島而已,琉球本島之外的事情都得由柳少定奪才行,下官無權做主。”

什麼是琉球本島之外的事情,那自然是尚氏這些年一直念茲在茲的奄美諸島,萬曆三十七年薩摩藩征服並支配琉球國之後,他們不僅僅奪取了琉球國一百多年積攢下來的全部金銀珠寶並逼迫琉球國遣子爲質,甚至還從琉球國割走了奄美五島。

這成了琉球國與尚氏永遠的恨事,從此以後奄美羣島就完全在薩摩的控制之下,即使是幾百年琉球廢藩置縣被日本徹底吞併,奄美羣島仍然不是沖繩縣的轄境,而是屬於鹿兒島縣。

雖然尚氏征服奄美諸島的時候不足百年時間,但是奄美羣島不管從哪一方面都看起來更接近於琉球國的領土而不是日本與薩摩藩。

而且更重要的是,雖然奄美諸島的人口不過六七萬人而已,但是對於只有二三十萬人口的琉球國來說,失去了奄美諸島更甚於宋人失去燕雲十六州。

因此尚氏君臣對於奪回奄美諸島可以說是念茲在茲,聽到丁子杭拒絕真是極其失望,尚豐不得不重複他的條件:“丁總長,江總長,只要海北軍幫助我國收復奄美五島,我琉球國願意永做柳氏家臣!”

他是真怕丁子杭沒明白他話裡的意思,只是丁子杭卻是搖了搖頭說道:“中山王,在下與縱雲得到的全部授權只限於琉球島用兵而已,什麼奄美諸島事先都是一無所知,柳少也沒有授權我們用兵奄美五島,所以只能說聲對不起了。”

尚豐趕緊說道:“諸位將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您與丁總長用兵奄美諸島,到時候可是弔民伐罪的美事,而且奄美島民苦於薩摩暴政已久,必然簞食壺漿迎接王師,收復奄美羣島完全不費吹灰之力,您不應當錯過這等天賜良機啊!”

他又說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您現在不拿下奄美諸島,等到薩摩藩調兵遣將加強奄美諸島防備,到時候後悔就晚了。”

只是尚豐雖然說得再苦口婆心,丁子杭還是搖了搖頭說道:“實在對不起中山王,出兵之前柳道臺必須一再吩咐這次用兵只限於琉球一島,是爲了還歸於重光琉球中山王政以及救援登萊生民,不得不出兵弔民伐罪,不許擅自與日本國開戰。”

最後丁子杭不得不多說了一句:“我們若是擅自用兵奄美,恐怕就是掉腦袋的結局。中山王殿下,您若是想收復奄美諸島,恐怕非得柳道臺同意不可,不然我們絕對不敢擅自做主。”

事實上柳鵬與丁子杭在出發之前已經議定這一次作戰的範圍只侷限於琉球本島,並不準備幫助琉球收復奄美諸島。

正所謂升米恩鬥米仇,如果海北軍的恩德太大,滿足了琉球國的一切需求,恐怕琉球國反而會離心離德。

更不要說琉球國收復奄美羣島之後已經沒有必須有求海北軍的致命軟肋,恰恰相反他們反而會提出一些大國無法滿足的訴求,到時候雙方難免會起衝突,就象北越統一南越之後就立即與中國反目成仇。

而且進攻奄美諸島從軍事角度考慮也並不是一個最佳策略。

雖然奄美諸島處於島津家的統治只有十五年時間而已,但是一代人的統治足以改變許多事情,島津氏現在在奄美羣島的駐軍不在少數,海北軍在奄美羣島作戰肯定不同於現在出兵琉球得到琉球舉國的支持,說不定會遇到意料之外的抵抗。

更不要說奄美羣島對於島津氏來說是徵琉之役中至爲關鍵的戰利品,島津氏爲了獨佔這份戰利品可以說是悶聲發大財,嚴禁尚氏泄露這一機密,別說大明朝沒搞明白這一點,他們甚至連德川家都一併隱瞞過去了,德川家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奄美諸島獲得了多少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海北軍出兵奄美諸島的話肯定會同薩摩藩處於長期的戰爭狀態,搞不好還會把統治日本的德川氏都引出來。

而對於海北軍來說,與薩摩藩、德川氏處於長期戰爭是完全無法接受的結果,畢竟現在海北軍與建奴處於長期戰爭之中,哪怕是一個步兵連都必須用在刀刃上才行。

這次琉球之役海北軍臨時抽調兩個加強營一千三千名官兵還是託了雙方暫時在復州處於長期對峙狀況的福氣,不然最多隻能抽調出水上巡防總隊的一個大隊而已。

復州前線隨時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激烈戰鬥,海北軍的這兩個加強營必須在最短時間內返回原駐地,但是如果與薩摩藩與德川氏處於長期戰爭狀況,海北軍不但不能收兵,反而必須向琉球方面大量增兵。

按照柳鵬與丁子杭、魏瑜君具體推算的結果是到時候琉球方向最低程度也需要投入兩個步兵團的兵力,自然會極大影響到海北軍與建奴的作戰行動,所以奄美羣島作戰方案直接就被柳鵬否決了,柳鵬與魏瑜君都認爲維持現狀是最好的結果。

只要奄美諸島還在薩摩藩的統治之下,那麼琉球國與尚氏就永遠有求於海北軍,肯定會放下身段成爲海北軍的恭順家臣,期盼海北軍有朝一日能象今天這樣派兵重光琉球歸政尚氏這樣幫助琉球國把奄美諸島奪回來。

而事實正如柳鵬與魏瑜君估計的那樣,尚豐聽說丁子杭的作戰授權權限只限於琉球本島,雖然是極度失望但是下定了向海北鎮靠攏的決心:“那到時候小王肯定會上書柳道臺請他幫助我國收復奄美諸島,不過柳道臺對琉球有重光歸政之德,小王自今日起便是柳氏家臣了!”

丁子杭回覆得很好:“嗯,從今日起琉球國便受海北鎮保護,不管是薩摩藩還是德川氏,若是敢於欺凌尚氏只要修書給海北柳氏,只要柳少一道命令海北鎮隨時準備出兵支援琉球國。”

只是一聽到丁子杭說到這,尚豐卻是想到了什麼:“請問江總長一句,是不是準備率兵回國了?”

丁子杭當即答道:“這次用兵琉球已經大功告成,而遼東戰事正急,所以稍加休整以後我與縱雲就準備重回遼東。”

雖然尚豐也想着怎麼太太平平送走海北軍,但那至少是收復奄美諸島之後的事情,可是海北軍現在就決定收兵回國,這大大超出了尚豐的預期。

別說是收復奄美羣島,他甚至不知道島津家在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之後會做出怎麼樣的激烈反應,他又怎麼抵擋島津家的報復,畢竟島津家可是擁有七十七萬石高的大名。

“丁總長,此事萬萬不可,島津氏隨時可能捲土重來,您若是現在撤兵回國的時候,到時候琉球國就要血流成河,我與諸位大臣還有登萊商民必然性命難保,到時候您不但要重新用兵琉球,而且恐怕還要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代價。”

薩摩藩對於琉球可以說是勢在必得,雖然他們迫於形勢只能採取蠶食策略,但是他們現在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到時候肯定施加激烈報復。

而琉球國在統一奄美諸島之後的武備可以用笑話來形容,給海北軍搖旗吶喊勉強還行,讓他們對付島津軍的征伐大軍恐怕是毫無辦法。

當年島津軍以三千兵力幾乎佔領了整個琉球國的每一寸土地,而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之後,島津氏能夠動員的兵力更多,特別是日本國內到處都是失業武士的現在,島津氏甚至有可能動員起一萬大軍,到時候琉球國除了徹底亡國之外沒有任何選擇。

說到這,琉球君臣可以說是泣不成聲,一致請求海北軍能留下來常駐琉球保障琉球國的安全,尚豐更是苦口婆心地說道其中的利害得失:“丁總長,江總長,您現在撤兵西歸的話,是要致小王於死地啊!”

“您若是準備撤兵的時候,千萬把小王一併帶走,不然就是諸位將軍活活害死了小王,子塵兄,您來了就好了,您幫小王說說好話,請諸位將軍千萬不要撤兵回國撒手不管啊!”

現在尚豐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徐子塵的身上,他知道這位徐子塵就是柳鵬的妻弟。

雖然徐子塵不甚張揚,也從來不會炫耀他與柳鵬的這份關係,但是外面都說柳鵬特別偏愛徐子塵的姐姐,因此也對徐子塵格外愛屋及烏。

第742章 徐鴻儒的三板斧第469章提薦第1036章 可以接受的人選第92章撈人的問題第1138章 柳鵬的老營第39章丁宮的刮目相看第119章湯家老店第337章請老爺主持公道第783章 陣前攻心第422章:玉蟬兒的故事第685章 美人如玉第1025章 新秩序第252章涇王遺地第989章 原州第1087章 優勢第1090章 柳如是第156章霍球想過來第658章不過如此第846章 長遠考慮第954章 徐南鎮第1056章 破竹第654章梅家寨戰死到最後一人第770章 只誅一人第235章欲加之罪第118章後院起火第934章 榆林鋪第141章大局爲重第486章請道臣來第502章:無懈可擊第514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28章香燭店第357章研習所第956章 菸葉攻勢第845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151章常典史的陰謀第275章畝產一百八第373章暖冬第470章平山的流民們第145章打死我負責第400章衡王借兵第41章討價還價第681章 金枝玉葉第552章黃水大道第270章要退錢第1020章 重載第900章 一網打盡第204章太監來了第308章衡府儀衛司第1057章 高牆內的罪人第253章張藝赫第92章撈人的問題第455章米市之戰第486章請道臣來第1040章 興旺發達第1078章 北京之役第662章無計可施第960章 天崩第195章王道一的家事第738章 兩都互陷第634章爲中國去一大敵第2章求人送禮第483章:拿下了第627章永無寧日第491章:棋高一着第705章 金州內情第1148章 俘虜問題第140章千金不換第812章 援兵在哪裡第605章沒完沒了第1023章 新市場第1089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886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第795章 放眼蒼穹,心懷天下第422章:玉蟬兒的故事第1164章 北征第556章爲王先驅第1044章 悔之晚矣第148章還不給柳少謝恩第985章 好算計第974章 阿巴亥姐姐第279章一些小小的要求第251章福王藩田第82章衡府閹奴第21章八十一條賺錢的門路第692章 二流對二流第504章龍口告急第782章 全權調度第847章 蒙古攻略第1085章 無法拒絕的禮物第356章大眼井第525章輕奢第238章常典史栽了第429章:研習生第1124章 錯亂的戰線第1029章 信王第386章:米價漲是好事第753章 犧牲與血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1108章 時勢第96章孫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