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主動被動

推薦票,求推薦票,先拜謝了!

………………

台州,東南重鎮,海上仙居。

寅時末,等蕭墨軒領着一彪軍,在椒江岸邊靠了上來時,台州城下,仍是祥和一片。

“唔……總算及時趕到了。”蕭墨軒從乘坐的海滄船上走了下來,慶幸的略鬆一口氣。

“欽差御使蕭大人,受總督府之託,前來接管台州軍事,快快打開城門。”白斯清縱馬先奔到靖越門下,勒起繮繩,對着城樓聲叫道。

“可有總督府的勘合?”城樓上的垛口邊,探出幾個腦袋來。

“大人,請借總督府勘合一用。”白斯清回身對蕭墨軒說道。

“嗯。”蕭墨軒從懷裡掏出勘合遞給白斯清,白斯清拿了裹在箭上,射入城中。

“確實是欽差御使大人,打開城門迎接。”不大一會,城樓上又傳出一陣喊聲。

隨着一陣“轟隆隆”的響動,兩扇巨的城門打了開來,一名穿着從三品鎧甲的將軍,領着一隊士兵迎了出來。

“台州衛指揮同知劉意,參見蕭大人。”迎出來的將軍見了蕭墨軒,拱手迎道,“甲冑在身,請恕不能全禮。”

“事態緊急,馬將軍不必多禮,快快進城吧。”蕭墨軒微微點頭,算是回禮。

台州衛指揮所的大堂內,也懸着一幅詳細的台州及軍力部署圖。蕭墨軒本來還擔心自己對臺州地形不熟,見了這幅圖,心裡又略鬆一些。

“立刻派人前往海門衛,鬆門衛及新河,桃渚,楚門諸千戶所,要他們派出探子,在周邊嚴密監視,一有倭情,立刻來報。”蕭墨軒看着地圖,對劉意吩咐道。

“是。”劉意接了令,立刻叫來一名鎮撫,叫他安排去了。

“台州城裡,眼下還有多少可用之兵?”徐渭坐了一陣船,也是消了疲勞,恢復了精神。

“連城門守衛和府裡的衙役,還有一千零六十三人,適才又派了八人前去各衛所通報,眼下卻還有一千零五十五人。”劉意略算了一下答道。

“加上蕭大人帶來的,也有兩千了。”徐渭微微點頭道,“叫這兩千人全部登上城樓,十步立一火炬,若是天明,則城上之人盡站於垛邊,另徵城內民夫多運石塊,檑木上城。台州城內若還有剩下的盔甲,旗號,也分一些給民夫。”

“盔甲,旗號,倒是還有一些。”劉意聽了徐渭的話,有些不解,“只是那些民夫,多未受過訓練,也叫站於城上,無非投磚擲瓦,可會有用?若是他們氣怠,只怕還會引得軍心浮動。”

“劉將軍此言差矣。”徐渭大笑一聲,“倭寇雖然兇殘,可畢竟處我大明城下,仍有幾分忌憚。我等此次守城,重在一個‘拖’字,倭寇見城上兵多,必多幾分遲疑。拖得時間越長,對我等卻是越加有利。”

“噢。”劉意將信將疑的點了點頭,雖然不知道徐渭的辦法是否有效,但是適才聽蕭墨軒說過,來襲的倭寇可能會有數千之多,便抱着將且一試的念頭去了。

蕭墨軒雖然暫領了台州軍事,但畢竟不懂具體,好在有徐渭和劉意在,一切倒也安排的有條不紊。

台州城內,厲兵秣馬,嚴陣以待倭寇來襲。

巳時初,桃渚千戶所,新河千戶所,健跳千戶所飛馬來報:倭寇果兵分三路而來,每路皆不下兩千人,一路由桃渚千戶所附近的裡浦登岸,一路由新河千戶所附近的周洋港登岸,一路由健跳千戶所附近的圻頭上岸,三路倭寇上岸以後,皆直奔台州城而來。

“告桃渚,新河,健跳三所,倭寇勢大,不可力敵,只可帶人側面襲擾,滯其進速。”蕭墨軒和徐渭,劉意商議一番之後,傳出令來。

未時中,城外探子傳來消息,三路倭寇中,除新河一路距離教遠,進速較緩外,其餘兩股已距台州不足四十里。

申時中,探子又傳來消息,倭寇前鋒已分別進至距台州城只有十里的杜橋鎮和洪家鎮。

申時末,台州城牆上的士兵和民夫們,一個個臉色繃的緊緊,牢牢的握住了手裡的弓箭和長矛。御使大人剛進城時,還說是可能有倭寇來襲,還不至於這般緊張,可就在半個時辰前,他們又收到了倭寇來襲的確切消息。

望樓上,幾名斥侯的目光不斷的對遠方掃射着。

“倭寇來啦……”幾乎是同時,興善門和朝天門的望樓上,分別傳出兩聲警呼。

“不要慌亂,不要慌亂。”指揮同知劉意和台州把總樓楠,分別登上朝天門和興善門城樓。

兩股倭奔到台州城下時,卻見台州城上旌旗飛揚,刀槍皚亮,卻也是吃了一驚,前進之勢頓時爲之一滯。

“大家不要慌亂,俞將軍帶的援軍已經出發了,唐大人也已回師了。”劉意和樓楠按照蕭墨軒的吩咐,對城牆上的人叫着。

其實蕭墨軒倒也沒有亂說話,俞大遒那裡是已經發出了援軍,只不過不是來支援台州的,而是支援在寧海的戚繼光的。

至於唐堯臣,在回師途中正巧遇見了從新河上岸的倭寇,兩邊已是在鏖戰不休。

城下倭寇見台州城幾個城門上都有士兵把守,商議了一陣以後,兩股倭寇一起開始向興善門靠攏,此時,已是台州衛大堂的滴漏上的指針,已經指向了酉時中。

“倭寇共有多少人?”蕭墨軒也登上了興善門,趴在垛口上向下看着。

“約有五千。”劉意看着城樓下密密麻麻的人羣,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唐堯臣帶出城去的盡是城中精兵,剩下雖然還有一千來人,可有一小半都是老弱,若不是蕭墨軒又帶了近一千精兵來,怕是今天台州城定然難逃此劫。

“倭寇約莫是見城上兵多,便想等天黑乘夜襲擊。”徐渭也巴望了一陣以後說道。

“可要把其餘幾個城門的士兵都調這裡來?”劉意問道。

“不可全調,以防中了倭寇的調虎離山之計謀。”徐渭略想一下回道。

“唉……“蕭墨軒也是輕嘆一聲,以前在現代時總覺得古人傻,若是給自己領軍上陣,絕對只會贏不會輸。可等眼下真領了軍,才知道也沒那麼簡單。就拿眼下守城來說吧,雖然在城裡佔了地利,可是畢竟不如城外的敵人主動,總要被牽着鼻子走。

…………………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凡是收藏了《星紀道標》的人,…………下面的話忘記了。

連接在下面,自己去問吧。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34章 神秘番子第39章 兵臨城下第24章 爲誰而爭?第40章 天生陰陽第31章 沒頭緒第33章 看熱鬧第34章 鄢元川的困擾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2章 軼事第42章 萬事因果第24章 爲誰而爭?第34章 神秘番子第22章 經營第3章 迷糊第38章 遼東軍情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7章 餘暉脈脈水悠悠第56章 風俗?第50章 初審吳府第8章 學內羣毆第28章 影影影第1章 大謀第24章 暗潮涌動第18章 海不揚波第41章 交情菲淺第20章 請魚上鉤第25章 爭於不爭第30章 慵懶之人第29章 三比七第27章 捷報請功第6章 當朝第一家第20章 好飯好菜第41章 袁煒之邀第51章 食中味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44章 認死理第63章 有辱祖宗第43章 混在官場第26章 風暴前兆第5章 子謙受罰第14章 高拱之怒第6章 當朝第一家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13章 反守爲攻第45章 偷歡?第4章 除夕紅第34章 淵源第33章 不信第15章 心生二意第24章 夜叉第17章 西湖釣魚第39章 兵臨城下第21章 護花春泥第65章 雙犬會第7章 敗陣第5章 異常第46章 心虛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54章 封鎖第33章 談權論勢第34章 鄢元川的困擾第20章 請魚上鉤第54章 打草驚蛇第63章 有辱祖宗第45章 偷歡?第22章 心臟第11章 涼河心第12章 嚴氏花槍第73章 陷阱第42章 萬事因果第27章 無賴哲學第23章 是福是禍?第26章 探口風第7章 辛卯日朔第8章 洽情陷情第40章 主動被動第48章 寧波港的威脅——香山澳的紅毛鬼第44章 認死理第54章 封鎖第45章 同仇敵愾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5章 金殿驚變第1章 誰有可爲第25章 嚴府之邀第44章 滅門慘禍第14章 高拱之怒第44章 滅門慘禍第10章 喜笑顏開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16章 武力奪城第38章 遼東軍情第42章 搶收第10章 遺詔第56章 風俗?第72章 野心第55章 哦……上帝!第67章 蕭學第29章 同生共死第5章 螟蛉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