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

安南現在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莫朝被南方的後黎朝打得只能據守高平一地,這還是在明朝的保護之下才能勉強守住高平的。

後黎朝又分爲南北兩部分,後黎朝皇帝是沒有實權的。北方的權臣是鄭氏,稱這鄭主,南方的權臣是阮氏,稱爲阮主。

本代的阮主名阮福源,十年前阮福源允許葡萄牙商人建立商業港口費福。在這時候開始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歐洲的先進大炮,同時學習歐洲船舶的設計方法,隨着時光流逝,費福港成爲了西南太平洋的一個重要貿易港口,許多中國人、日本人、歐洲人和東南亞人來到費福港進行貿易。

崔呈秀聽說阮主也有大炮,心裡格登了一下,看來鄭吒所言不虛。本來他準備強硬一些,用火炮威脅阮主的,現在看來這條路行不通了。

他問道:“他們的火炮和我們的相比如何?”

王劍雄道:“這個我們只曾經隔得遠遠地看過他們試炮,最遠可以打到五百步左右。只有鐵彈和石彈,沒有鏈彈。”

崔呈秀這才點了點頭,既然都還只是實心彈,那就比明軍的裝備要差一些。他又問道:“我一路過來,並沒有看到安南的水軍,水軍在哪個港口?”

王劍雄笑道:“安南人不重視水軍,他們重視的是商船的建設,不過他們的商船也有些地方還不錯,至於炮船,在下現在並沒有發現有。”

崔呈秀又點了點頭,阮氏不論是順化還是會安,都靠近大海,既然安南水軍不怎麼樣,那真的要翻臉,倒是可以在海戰方面佔據優勢。

第二天崔呈秀北上到達順化,阮主熱情地接見了他。雙方見禮畢,崔呈秀道:“外臣剛從清化來,莫朝已經攻佔了清化,兩代鄭主皆已被擒。”

阮福源也是剛剛得到清化的消息,他憤憤說道:“鄭主囂張跋扈,應有此報,只是我黎朝皇帝竟然落入莫朝人之手,臣卻無能爲力,只能枉自嘆息,可恨,可恨。”

崔呈秀道:“黎皇對於莫朝人其實並無作用,而且莫朝人並不想對黎皇如何。如果阮主想要效忠黎皇,我大明可以從中說項,讓莫朝將黎皇交於阮主。”

阮福源大喜道:“如大明能幫我黎皇平安到達廣南,則阮家感激不盡。”

崔呈秀沉吟不語。阮福源自然知道其中意思,於是道:“阮氏願意奉大明爲正溯,三年一貢不顯敬意,願意一年一貢。”

崔呈秀心裡恨不得罵娘,朝貢這事擺明了是安南佔便宜,雖然現在明朝皇帝已經限制了屬國朝貢物的數量,但至少他們是不會吃虧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你特麼的將三年一貢改成年年進貢,還好象給了大明天大的面子似的,你是不是以爲大明還象以前一樣蠢。

他想了想說道:“一年一貢可以表示阮主的誠意,那每年貢十萬石大米,大明回禮一萬銀幣。”

阮福源道:“大明天朝上國,以禮治國,一直以來對朝貢者都善加撫慰,從來沒有過回禮低於朝貢之物之事。”

崔呈秀道:“朝貢是藩屬對宗主國或臣民對君主呈獻禮品。本來是無有回禮之說的。我大明仁慈,體念屬國物力艱難,所以纔有回禮之事。朝貢是屬國的忠心,如果竟然因爲回禮而朝貢,那又哪裡體現出朝貢的本意呢?”

阮福源想不到他竟然如此牙尖嘴利,但理在他那邊,倒是一時想不出反駁之詞。他旁邊的學士阮守境道:“進貢是藩屬國對宗主國敬獻禮品,可是難道有限定禮品爲何的道理嗎?”

崔呈秀答道:“敬獻禮品,當然是要有用的才行。就比如阮主稱爲佛主,如果要敬獻寺院,總不會以梳子來佈施,而是寺院所需的糧食香燭之類。我大明物產豐富,安南所有,我大明皆有,送之何益。只是這大米我大明較少,故而纔要你們進貢。這不是限定禮品,而是指點你們,應該獻什麼禮品纔會讓我朝滿意。這樣你們獻上了我們需要的禮品,不正是體現了進貢的意義嗎?”

阮福源想了一下道:“十萬石太多,最多五萬石。”

崔呈秀道:“阮主所據廣南,地廣而平,一年三熟,十萬石並不算多吧。”

阮福源道:“橫山一帶,並無水田可用。不過廣南每年擠出十萬石稻米倒也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但我國運力有限,無法將十萬石稻米運到上國京城。”

崔呈秀笑道:“如果是這個原因倒是有辦法解決,貴國可在順化或者會安設一專用碼頭,讓我國船隻停泊,運輸之事,可全由我國船隻代勞。”

阮福源道:“碼頭倒是有,只是專用的意思是別國船隻不能停泊嗎?”

崔呈秀點頭。阮福源道:“那別國船隻怎麼辦?此議不可。我們在順化可以給你們一塊地方,你們出錢來修建碼頭,然後這個碼頭就可以只讓你國船隻停泊,以後所有朝貢的大米,都運到這個碼頭上就算是朝貢完成了。”

崔呈秀心裡樂開了花,他來時本來皇帝就和他說過,如果能夠租借一個地方就算不錯了,現在連錢也不用出,阮主就答應在順化給大明一塊地方,已經超過了皇帝的期望。他不敢答應太快,猶豫了一會才顯得有些不情願地說道:“那就先謝過阮主了。”

而阮福源之所以會答應劃一塊地方給大明建碼頭,是因爲在他看來,碼頭在順化,是大明出的錢,大明又不可能將碼頭搬走。大明在碼頭停泊船隻,總會要從順化購買取得一些基本的日用品之類的,這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有賺無賠的事,何樂而不爲呢。

於是崔呈秀用還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黎神宗,換得了一年用一萬銀幣得到阮氏的十萬石稻米,而且在順化取得了一塊長兩裡,寬一里的地段來建造大明的專用碼頭。這筆交易,雙方都覺得自己賺了,所以大家都高高興興地簽訂了協議。

各種求,謝謝支持!阮主在阮福源之前姓阮,之後姓阮福。

第三百一十七章 說服察哈爾第十三章 寶珠的禮物第二十四 說禮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三百零二章 溫泉城第兩百九十六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一百零五章 陰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太極之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想改變東林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五十二章 專利第一案(二)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五章 哭太廟第五章 錦衣衛第十七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復河套(一)第七十九章濟州島第三十一章東林再驅方從哲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會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臥底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頭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肅王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勝第五十九章陝西巡撫第七章朱徐再會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五十六章建奴來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覺華島之戰(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一百零七章 身體髮膚論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來了第三十一章東林再驅方從哲第一百零五章 陰謀第兩百四十四章 開始談判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三百五十五章 鐵道連通兩洋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華人哭不如外族哭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橋第六章 對廣寧失守的處理結果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敗西班牙人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二十八章 威武曹文詔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驛站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六十章 減租遇到了新問題第二十七章 初到遼東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兩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五十三章 東林分裂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三十九章 交稅光榮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兩百八十章 金字紅牌第一百零一章 畢業典禮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一百零一章 畢業典禮第一百一十四章揚州地震第一百五十三章 賭博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問題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一百一十章 中體西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稅(四)第二章 搶功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頭第二十二章遼民安置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一百零四章 糧食方面的新問題第三百四十八章 佔領鄂木斯克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