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誤判?(4)

先頭部隊遭遇打擊,令多鐸有些發矇,兩千餘人的先頭部隊,雖說以漢軍爲主,戰鬥力只能夠說是一般,但逃回來的不足兩百人,這說明了對手的戰鬥力是不一般的,而且人數方面也是很多的。多次經歷征伐,多鐸還是冷靜的,仔細詢問了情況,得到的回答,令他更加的吃驚,逃回來的軍士,說對方非常的厲害,鋪天蓋地的軍士包圍了他們,燧發槍的威力太大,令他們幾乎沒有還手之力,而且對手完全都是騎兵,沒有看見步卒。

得到這樣的消息,多鐸開始思考了,大軍暫時停止了前行的步伐。

多鐸需要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大問題,一個是小問題。

大問題就是,先頭部隊遇見的是不是江寧營的主力,難道說江寧營主力發動進攻的地方,是海州嗎,遼東不是主攻的方向,要真的是這樣的情況,那皇太極的判斷和部署,就出現問題了,大清國的將士從復州方向發動進攻,可能會遭遇到重創。

小問題就是先頭部隊遭遇重創,幾乎被全殲了,是不是要稟報濟爾哈朗,進而對先前的部署做出來相應的調整,也就是說,蓋州、耀州和海州,改變先前的部署,重點進行防禦。

多鐸不甘心,再次找來撤回來的軍士,仔細的詢問。

這一次的詢問,出現了問題,找來的幾個軍士,各自的回答都是不同的,有的說對手不知道有多少的人馬,鋪天蓋地,有的說對方至少在萬人以上,有的說不是很清楚對手有多少人,問到了這樣的情況,多鐸很是惱火,再次仔細的詢問,這次詢問。他改變了方式,仔細詢問了戰鬥進行的過程。

得知了戰鬥的過程之後,多鐸的鼻子都要氣歪了,原來先頭部隊根本就沒有進行起碼的警戒,大軍從李家村出發之後,徑直前行,沒有偵查。完全是一頭鑽進了對方的包圍圈。

詢問清楚了這樣的情況,多鐸有了自身的判斷,對手肯定是江寧營軍士,但具體有多少人,那是不好說的,要真的是鋪天蓋地的江寧營軍士。徹底包圍了先頭部隊,區區兩千先頭部隊,不可能逃出來一百多人,肯定是被全部殲滅,而且對方是騎兵,戰鬥力很是強悍,追擊能力也是不弱的。試想一下,復州和宣州之戰的時候,代善率領的兩萬正紅旗的將士,被江寧營包圍之後,基本沒有逃出來什麼將士,如今面對的不過是以漢軍爲主的先頭部隊。

從這一點方面,多鐸迅速有了自身的判斷,攻擊先頭部隊的江寧營軍士不是很多。這有可能是駐紮在復州的江寧營軍士,爲了配合遼東的進攻,而展開的一次偷襲,偷襲的目標,可能是蓋州。

順着這條思路考慮,多鐸覺得豁然開朗,駐紮在復州的江寧營軍士人數不多。若是死守城池,可能有很大的麻煩,還不如發動偷襲,令濟爾哈朗和自己誤解。認爲江寧營的主力在復州一帶,這樣在遼東發動進攻的同時,復州也能夠安穩。

多鐸還是完全相信和崇拜皇太極的,皇太極已經做出來了判斷,明軍進攻的重點在於遼東,不是海州,大清國的將士,必須從海州方向,向復州發動進攻,大亂明軍的部署。

至於說是不是稟報濟爾哈朗,多鐸稍微思考之後,認爲沒有多大的必要,既然江寧營進入到了蓋州的地盤,那就與他們好好的廝殺一番,只要能夠取得勝利,恐怕後面拿下復州和宣州之地,猶如探囊取物了。

多鐸馬上派出最爲精銳的斥候,迅速去探明情況,儘管說他做出來了這樣的判斷,但還是要有情報來支持。

兩個時辰之後,斥候回來稟報了。

先頭部隊遭襲的地方,有不少的屍首,顯然是對手來不及打掃戰場,從四周的情況來看,明顯沒有進行過於激烈的廝殺,也就是說,先頭部隊完全是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對手打敗的,細心的斥候,還專門關注了地上的馬蹄印,因爲前兩日下過雨,戰馬奔騰之後,會留下一些馬蹄印,馬蹄印還是不少的,但絕非所說的有鋪天蓋地的軍士。

斥候還說到了一個情況,他們去偵查的時候,是非常謹慎的,害怕再次遭遇江寧營的襲擊,或者被江寧營的斥候發現了,不過戰場的四周很是安靜,根本看不見什麼人,甚至連李家村的村民,都不知道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

聽到斥候的稟報之後,多鐸勃然大怒,再次詢問了逃回來的軍士,這一次,有軍士說了,遭遇伏擊之後,只顧得上逃命了,根本就沒有像樣的攻擊,對手的燧發槍太厲害了,很多兄弟都是中槍之後倒下的。

也正是因爲這些因素,多鐸做出來了自身的判斷,這估計是駐紮在復州的江寧營軍士,專門針對蓋州的襲擊,江寧營軍士人數不會很多,因爲遭遇了先頭部隊,行蹤暴露了,害怕遭遇到大隊人馬的襲擊,所以說,迅速撤退了,甚至來不及徹底的打掃戰場。

也就是說,江寧營的安排佈置,與皇太極的佈置,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想着依靠少數的兵力,襲擊蓋州,造成守軍的恐慌,進而固守城池,放棄進攻的打算。

有了這樣的分析之後,多鐸做出來了決定,按照原定的計劃行事,不要改變部署,而且大軍要加快行進的步伐,最好是能夠直接追上前來偷襲的江寧營軍士。

下達命令之前,多鐸有些猶豫,做出來這個決定,可不是簡單的事情,要是出現了失誤,後果是很嚴重的,但身邊幕僚的一句話,令多鐸徹底下定了決心。

在商討這些情況的時候,一個幕僚說了,既然江寧營軍士前來偷襲蓋州,那就一定會派出斥候沿路偵查,也正是因爲偵查行動產生了效果,所以先頭部隊纔有可能遭遇伏擊的,既然江寧營斥候進行了偵查,那是不是會發現後面大部隊的行動呢,也有可能是發現了大部隊,所以前來偷襲的江寧營軍士,選擇了迅速的撤退,而且可能回到永寧,加強防禦。

多鐸認爲這個分析很有道理。

皇太極做出來的部署,就是在遼東固守防禦,在海州方向發動進攻,如今這個部署,很有可能因爲這一次的遭遇戰,暴露出來了,若是被江寧營偵查得知了,迅速改變部署,增強永寧和復州的守衛,從登州再次調集軍隊,那麼進攻復州的戰役部署,將遭遇到重大的挫折,多鐸想着立功的願望,恐怕也成爲了泡影。

在這樣的情況下,多鐸下定了決心,命令大軍加快行軍的步伐,就算是不能夠追上這一股偷襲的江寧營軍士,也要以最快的速度,趕赴永寧,展開廝殺。

也有幕僚建議,是不是將這裡發生的情況,稟報主帥濟爾哈朗,多鐸聽見這樣的建議之後,沒有表態,幕僚也很是知趣,沒有繼續提及了。

過去了兩個多時辰的時間,多鐸終於下達加快行軍速度的命令了。

這一次,多鐸吸取了教訓,再次組建了先頭部隊,先頭部隊由鑲白旗的精銳斥候與騎兵組成,人數依舊是兩千人,但職責非同一般,負責沿路的偵查,先頭部隊與大軍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二十里路程的範圍之內,一旦先頭部隊遇見了危險,大軍隨時可以救援。

這樣的安排,也暴露出來了問題,那就是先頭部隊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偵查的任務,這方面,多鐸是有着一些私心的,先頭部隊是鑲白旗的精銳了,最爲鑲白旗的旗主,多鐸當然想着能夠盡最大的能力,保護鑲白旗的將士,何況是精銳的將士。

大軍出發的時候,多鐸再次猶豫了,他想到了多爾袞的來信,不論大小事宜,都是要給濟爾哈朗稟報的,畢竟濟爾哈朗是主帥,若是真的擅自行動了,可能會形成矛盾的,先頭部隊遭遇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事情,遲早是要暴露出去的。

但多鐸更加清楚,依照濟爾哈朗的習慣,先頭部隊遭遇瞭如此的打擊,進攻肯定是要停滯的,濟爾哈朗甚至會稟報皇太極,如此情況下,時間耽誤了,進攻復州永寧也就成爲了一句空話,自己想要立功的願望,也不可能實現了,江寧營軍士要是做好了準備,死守永寧和復州城池,想要攻下城池,可能性是不大的,還有可能付出重大的傷亡,畢竟江寧營的火炮太厲害了。

仔細思考之後,多鐸做出來了決定,他專門寫了一封信,詳細描述了先頭部隊的遭遇,以及斥候偵查到的情況,另外也將自身做出來的決定,寫清楚了,包括爲什麼會做出來這樣的決定,既然帶領大軍征伐,多鐸就能夠做出來一些決定,只要是不牽涉到重大的原則事宜,都是可以的。

多鐸將這封信交給了身邊的親兵,告訴親兵,大軍出發一天之後,迅速將這封信送到海州去,這一來一回,至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時間,就算是收到濟爾哈朗的命令,恐怕進攻早就開始了。

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492章 宿命論(1)第368章 碰撞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157章 算計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65章 現實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497章 內訌(2)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17章 秦淮河(1)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884章 對決(6)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318章 大比武(3)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33章 精心策劃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90章 大場景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398章 燧發槍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06章 禮儀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115章 老頑固第106章 禮儀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101章 帝心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2章 破局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21章 廷議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54章 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