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

張煌言表現很激動,對於地方設立諮議機構和衆議機構讓百姓管官的事,他勉強還能接受。

畢竟,這也的確是遏制地方官府過度隨意盤剝百姓的一個方式,最多影響的是整個官員的灰色收入。

而他張煌言也算得上是清廉之官,對於灰色收入減少之事也不會太計較。

但現在朝廷上的王家勤等官員提出又要在中央設立諮議院與衆議院,他就不能再答應了,畢竟這等於讓他一個內閣首輔除了聽命於皇上外,還得聽命於兩個議院,這簡直比以前不能統轄六部的內閣首輔還要憋屈。

朱由檢現在不管事,內閣首輔主理行政權,甚至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首相,手握對百官的薦舉權,特別是高級行政官員的薦舉權和罷免權,甚至還握有財政大權以及定稅賦的權力以及立行政法規的權力。

自從六科廊言官由內閣管轄後,以及司禮監與內閣意見不一致而朱由檢又不願意再多事,讓內閣有最後決定權後,內閣首輔已經是帝國二號主人。

但現在朝廷官員王家勤等提出要設立諮議院與衆議院,他自然是第一個不同意的,甚至是極爲不同意的。

當然,張煌言也不能直接說是因爲這樣會限制自己內閣首輔的權力,而另找了理由:

“陛下,戰爭、賑災、建設以及帝國一等公民之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障等等皆是一大筆開支,雖然我們剛剛佔據東瀛,但不能保證帝國以後不會沒有戰爭,也不能保證以後不會有天災,這些都得有錢糧國稅支持;

內閣得根據國家需求制定稅賦政策,若讓朝堂上也設立諮議院與衆議院,那鐵定會亂起來的,諮議院不願意加稅甚至要求減稅,衆議院要求增加福利減少支出,等他們吵完架,內閣才得出鈞令,但只怕已經是三五年後,天下早已大亂了!”

“可是不知首輔想過沒有,若中央肆意加稅,肆意利用中央之行政法規勒索百姓該如何,既然地方之民衆有權限制地方官,爲何大明之所有民衆就不能限制中央官,首輔無非是害怕自己權力被限制而已,可你的權力也不過是陛下賜予的,可陛下既然能賜予權力於一人,爲何不能賜予權力於萬民,如此則不就是朝野之間皆無祿蠹也!”

工商部尚書宋銘泉此時站了出來,直接和當初推薦自己當工業部尚書的內閣首輔的張煌言互懟了起來。

朱由檢只是微微一笑,他自然看得明白,朝廷上的官員也開始因爲背後代表的政治利益不同以及思考的角度不同而產生了分歧,有的人希望首輔集權,有的人不希望首輔集權。

“宋尚書所言,本官不敢苟同,當年陛下集權於首輔,以首輔代陛下而決策行政事務,集權於一人方便辦大事,但又不至於君王累於案牘!若就此歸於萬民,如何行大事?朝堂之上即便有祿蠹,尚有都察院與東廠監督之,爾等之建言無非是想商人蔘政而已!

可是,一旦商人蔘政且控制朝政,張某想問,而今如果真免了北方與關外之農稅,如果商人再通過兩院制定減稅法案,要求朝廷稅賦縮減到崇禎十七年以前,數百萬軍隊以及文武百官和數萬學子的供養以及每年達數百萬銀元的教育經費與科研經費,如何維持,我內閣如何才能一邊秉承你們兩院的減稅旨意一邊又要辦成這些大事?”

張煌言這麼一質問,帝國經濟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家勤回了一句:“你是首輔,自然是你想辦法,如何騰挪如何週轉如何想出斂財之計,你們內閣自然有辦法。”

“王主任!你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嗎,設立了兩院,立法規和定稅賦的權力在你們手裡,你讓我做首輔的如何想辦法斂財,我又沒兵,難道還能拿槍逼着你們不成。”

張煌言大聲呵斥了起來。

“其他大臣還有什麼意見”,朱由檢這時候問了一句。

作爲皇帝,他其實很喜歡看着大臣們爭吵的樣子,在他看來,這也許就是大明最值得自己欣賞的地方之一,不會因爲自己這個皇帝站在這裡,而羣臣就如同一羣木偶一樣只知道點頭稱是,說些不痛不癢的太平話。

通過官員們的爭吵,朱由檢能發現很多問題,也能發現官僚集團和資本集團的代表到底想要什麼。

大明從三楊以來,便是內閣與百官展開着鬥爭,以萬曆以來最盛。

皇帝基本上不管事或者搞平衡,司禮監到底是內廷機構除了少有的幾個太監,大多對政治興趣不大,且也基本上是皇帝的影子,因而內閣與百官的鬥爭在大明更多是集權與民主的鬥爭最直接的表現形式。

大明的文官們除了入內閣的外,很多官員很不願意被內閣管着,因爲一旦被內閣管着就等於被皇上管着,他們就會不自由。

至少不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權力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僅僅是言官不喜歡被內閣管,各部堂官也是一樣。

沒有內閣管的他們就是某一個行業的最高決策者,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多了個內閣,他們就等於多了個決議機構,還得聽着內閣的指揮棒走。

▪ T Tκan▪ ¢ O

所以,百官們本質上是不希望內閣掌權的,尤其是具有資產階級背景的官員們。

饒是朱由檢也沒想到,他們會主動提出以兩院制的方式來管控內閣。

但朱由檢還想看看其他官員的意見,官僚集團的官員們對於內閣的看法。

這時候,組織部尚書溫初時又站了出來:

“陛下,微臣以爲首輔說的極是,商人重利,民衆又散而不合,若無強權主導國政,則國政必亂,甚至釀成黨爭,東林黨與閹黨之爭便因此而起,殷鑑不遠啊,皇上!”

“陛下,微臣也不贊成設立兩院管控內閣,萬一發生戰事,內閣無法統籌錢糧,則國家危矣!

而今雖民智已開,但民心也更爲分散,難以統合,且隨着百姓富裕者增多,自私自利之心也更重,遇事若不關乎自己則避於身後甚至爲奪利而毀人清譽;

若遇事關於自己則上躥下跳非掀翻官府不可不聽任何解釋,若設兩院管控內閣,則必吵鬧不休,國無寧日,朝令夕改也。”

兵部尚書徐傳傑此時站出來說道。

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