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貞的努力

大唐帝國的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君主的當朝太子,大唐帝國未來的繼承人,大唐南方軍總司令……

等等等等,李貞諸多的身份讓賽羣雄明白了,李貞纔是真正的超級金大腿,而之前被他以爲是大腿的王德威,只能算是這條金大腿上的一根微不足道的汗毛——王德威只是一個超級船廠的掌舵人而已,而李貞卻是大唐未來的儲君,手握幾十萬大軍,征服了無數的國家與土地,無數的小國君王在他面前卑躬屈膝,親吻着他的靴子……

這樣的金大腿,此時不抱,更待何時?

於是一聽李貞的問題,賽羣雄立刻就將自己所帶來的所有東西都拿了出來:“這就是我們所有從家鄉帶來的東西了,希望有能對尊敬的殿下您有用的東西。”

“殿下,這就是剛纔屬下說的那種很好吃的食物。”王德威上前一步,打開了其中一個袋子,拿出一個拳頭大小,有着紅褐色外皮,模樣頗爲不堪的東西介紹道:“別看這東西樣子不怎麼看,但是吃起來清脆可口甘甜,更重要的是,這東西的外皮很薄,裡面全部都是可食用部分,就連外皮如果清洗乾淨的話,也是可以吃的……殿下,如果這東西能在大唐種植成功,那我們大唐將又要多一種能吃的作物了啊。”

王德威介紹的很詳細,但是李貞一句都沒有聽進去——論對紅薯的瞭解,王德威區區以大唐土著,又如何比得上李貞這個從未來穿越過來的穿越者?

要知道李貞雖然是個小富二代,但他家發起來的時候是在他十歲以後,在十歲以前的小時候他家裡可並不怎麼富裕,當年在鄉下可沒少吃這玩意兒啊。

“果然,這就是紅薯……哈哈哈……”李貞非常激動,以至於最後都失態的大笑了起來。

由不得他不笑,天知道他在來到大唐之後爲了提高作物產量,做了多大的努力——當年李貞從李世民那裡討要了一個巨大的莊園,雖然最後有一片地方變成了水泥試驗作坊,但是有一大部分依舊是種的糧食,目的就是爲了研究如何提高糧食產量,甚至不光是李貞,就連李治的那個莊園,都被李貞高價買了回來。

爲了提高糧食資產量,李貞幾乎將前世他知道的,在大唐呢個複製出來的方法都用出來了,並且還專門聘請了幾十名種地有一手的老農作爲顧問,雖然因此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最多也就是將一石的產量變成了一石半而已,終究是沒有引起質變。

所以從那以後,李貞就不再專注於作物的改良,因爲他已經明白了,後世的作物之所以能有那麼高的產量,除了高科技之外,更重要的是華夏百姓幾千年來的慢慢培育。

後來李貞就不再關注這些,只是讓莊園的人每年將最飽滿,產量最高的小麥穗以及其他作物的穗保留下來,然後留作明年的種子,希望用這樣的方法優化作物的基因,慢慢改善糧食產量——這是他從小時候看過的一篇名爲《綠手指》的文章上得到的靈感,那個老奶奶就用這樣的方法培育出白色的金盞花。

李貞不知道這個方法有沒有用,但是通過種子遺傳學的理論來看,這就算是不能徹底優化種子,但是也應該能增加一部分糧食的產量吧。

其實李貞不知道的是,他這是誤打誤撞的找對了方法,因爲在古代,華夏的百姓的確就是用這樣的方法選種子的,也正是因爲經過了幾百年這樣的選育,這纔有了未來即便高科技作物種子還沒有出現,華夏的糧食產量也能達到兩百多斤(問老爸說的,六幾年的時候的產量大概是這麼多,沒有化肥,沒有農耕機械,只有農家肥和一頭牛),勉強餵飽了華夏幾億人口,最終纔算是撐到了雜交水稻的出現。

如今李貞提前用了只是這樣的方法用,只是這種方法耗時太長,沒有一二十年根本見不到成效。

所以李貞很快便將這件事放在了旁邊,開始用短期內有效的方法——也就是開闢出一片高產的肥沃土地。

也就是在那時候,李貞就將目光對準了南洋,只有征服這裡,大唐才能暫時解決飢餓的威脅,李貞才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尋找新的高產作物。

換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就算沒有林邑的冒犯,李貞也會在安定了嶺南局勢之後,也會找一個藉口去征服南洋的。

而今南洋終於落到了大唐的手裡,但是李貞到這時才發現,想要在南洋種地,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南洋的土著實在是太多了。

大唐如今纔是剛剛征服南洋,也進行了一部分移民,但是這些移民數量很少,只能算是實驗性質,佔領的地方也都是林邑北部。

想要徹底移民開發,就必須將南洋內部進行大清理,只有將這裡的土著減少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後,移民策才能正式開始——雖然捕奴隊已經大部分開進了這裡,但是想要將土著清理到一個安全數值區間內,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而這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

三年之後,移民工作才能徹底展開,等唐人徹底適應南洋環境,佔領南洋,至少還得五年時間——也就是說想要將南洋真正變成大唐的糧倉,從李貞開始征服這裡算起,差不多需要小十年的時間……

就這還是大唐朝野民間全力配合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目標,萬一哪裡出現紕漏,比如說大唐內部爆發混亂的話,這個時間還需要更長。

也正是考慮到這些,李貞纔將美洲的那幾種高產作物放在了心上——他甚至都已經決定了,如果實在是沒有辦法,再過兩年嶺南局勢發展起來的話,他就準備冒險親自走一趟白令海峽,通過那裡去往美洲尋找紅薯和玉米。

但是這是不得已爲之的方法,因爲在這個年代穿越白令海峽,還是很危險的。

第一百零三章 信物(下,三千字)第三十八章 殺小鬼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哪裡來的船?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問題(四千字)第十七章 王玄策的雄起(終)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麗大屠殺第一百零四章 魚雷再發威(四千字)第七十六章 杜荷的擔憂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定投降第一百零八章 朝議第九十一章 定國五策(6)第四十章 準備迴歸第六十四章 傷感……第二十九章 忘記起標題名了第四章 前途一片光明……第八十五章 獻俘大典(6)之威震天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擊潰跳蕩營第十七章 戰艦的問題第九十四章 李世民醉酒第八十三章 論功行賞(下)第六十四章 亂起來了第三十九章 諸事罷第四十六章報復第七十三章 突厥王帳中的那些故事第九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一百五十八章 認錯第一百一十八章 帝國腐朽第兩百五十二章 居然是他……第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四十章 臣有本奏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洋地圖(2)第四十一章 無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成名就第四百零四章 佛教出招第二十一章 四號區域(五千字)第二十六章 清洗開始+巨頭匯聚(四千字)第十七章 印刷機第一百二十章 唐初的那些狠人們第九章 燒起來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抓狂的臭小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個生的希望第三百八十九章 嗚嗚嗚……第三十七章 房遺愛和杜荷第六十六章 初次見面,小小心意,不成敬意第一百七十章 另一個臥底(2)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到病除(第二十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葛朗臺·羅第一百六十二章 審美觀出了問題第兩百二十三章 秦瓊到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見王第一百九十八章 殺+善後第三十三章 商標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起雲涌(1)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第八十五章 殺第一百二十四章 辛格第一百七十三章 終見紅薯第二十六章 劉仁軌歸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勝之第一百四十三章 叢林中的危險第五十四章 李貞的‘報復’第十四章 王玄策的雄起(7,這個纔是7)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四十六章 派系之分第三百一十一章 提前泄露第二百一十六章 本王相信你(第二十一更)第六十章 一言不合就開幹第三百三十章 總督之爭(四千字)第三百三十六章 通過第二百三十四章 立後第一百五十四章 金礦第兩百三十八章 嗷~嗚~第二百七十四章 吃獨食容易招人恨(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李世民碰釘子第十二章 李世民發飆第一百一十八章 賭注第三百六十章 絕境第四百零九章 曇成第二百五十六章 侯君集的善意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事第三十六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教信徒薛仁貴?第二十章 登艦第八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十一章 聖皇子號(三千字)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甲和開甲刀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手不足問題第二百一十四章 外援?漢奸?第三十九章 聽風僱傭軍第九章 母子‘鬥法’第三十四章 沒羞沒臊的日子第七十章 對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罷免唐儉第一百二十八章 終究落網第一白零三章 我就是小人第三百二十章 血債血償+追兵來了(四千字)第一百一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