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嘛????????李誦的話一出口,宰相們全都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解釋了。自從三代以來,老百姓爲朝廷繳稅服勞役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誰聽說過官府給老百姓發工錢的呢?按理說,皇帝不至於對政務陌生或者白癡到這種地步啊,這還有一個封建帝王應當有的覺悟嗎?武元衡耐心的解釋道:
“陛下,百姓爲官府服勞役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來沒有說發工錢的說法。再說,一名士兵往往要對應數名民夫併發給工錢的話,如果徵用這麼多民夫的話,那麼花費至少要翻上一倍,耽誤了農桑不說,朝廷的財政也負擔不起啊。”
其他幾個宰相也紛紛贊同武元衡,連李純都悄悄的點點頭。李誦咳了一聲,道:
“武愛卿說的朕不是不知道,只是朕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想和各位相公合計合計。”
李吉甫代表幾位宰相說道:
“陛下請講。”
李誦清一清喉嚨,輕輕地說道:
“朕想給民夫發工錢。”
見宰相們要發言議論,李誦忙說道:
“各位稍安勿躁,且聽朕說。”
李誦在李純攙扶下坐回到團凳上,招呼各位坐下,道:
“朕的想法實際上也是受裴愛卿剛剛所說的將退役老兵整編爲後備兵而來。具體是這樣的。既然徵用民夫會耽誤生產,耽誤了生產,不如將徵用改爲僱傭。將後備兵甄選下來的老兵還有流民招募一部分,再在地少人多之地徵用些民夫,專門負責運輸糧草軍餉等等,每月發些工錢給他們。這樣一來不會耽誤農桑,二來這些人有事情做,不會遊手好閒,無事生非。三來也能繁榮地方,製造財賦。”
前兩點好處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第三點卻有些摸不着門路。這次換成是李誦耐心地解釋道:
“各位相公想啊,打仗必然要徵用民夫,而徵用民夫朝廷是不出錢的。但是這樣一來民夫來往勞作分文沒有,還要倒貼糧食,而家中農事又荒廢,農事一旦荒廢必然影響賦稅。朝廷和農民都是毫無所獲,兩敗俱傷。是這麼個說法吧?”
陸贄點頭道:
“不錯。”
李誦循循善誘道:
“那現在咱們給民夫發工錢,又會怎樣呢?”
李藩道:
“這樣起碼民夫不會生計沒有着落了。”
李誦鼓勵道:
“對,起碼是這樣。那麼會不會還有別的好處呢?”
李吉甫是個務實的人,馬上回答道:
“除了徵用的民夫可能捨不得花錢外,其他的人,尤其是流民,大概工錢到手裡就會花出去。”
裴垍補充道:
“這樣的話大軍行進到哪裡,這些人就會跟到哪裡,工錢也就會發到哪裡,倉廩所在的地方和大軍駐紮的地方或者就會因爲這些工錢的流動,出現暫時的繁榮,而地方的稅收也會暫時增長。”
李誦一臉的欣慰,看來在自己的長期薰陶下,裴垍已經建立起流動的錢纔是錢的觀念了。李吉甫也已經明白過來了,補充道:
“不錯。陛下,同時朝廷還可以通過銀行發放軍餉和工錢,這樣大唐銀行就可以把分支機構拓展到洛陽以東,揚州以北。淮西一戰,興治寶鈔流通到了河南、山南民間,這一戰興治寶鈔就能流通到太行以東了。”
他是執政,又是戶部尚書,對錢的情況比較敏感,銅的緊張在寶鈔信譽建立開始流通以後,出現了緩解,關中的銅價已經開始回落。李吉甫未雨綢繆,想到要把銅資源回收掌握到國家手裡,對大唐銀行還有其他銀行的擴張就格外熱心了。宰相們七嘴八舌,把徵調改爲僱傭的好處說了個七七八八,對皇帝能想到這麼個偉大的主意送出了幾記便宜馬屁。李誦也很振奮,覺得自己模仿自後世的戰爭拉動經濟將後勤保障專業化的構思將成爲世界軍事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就在李誦飄飄然的時候,太子李純擺出了學生的姿態很客氣地說道:
“父皇,此法雖好,但是兒臣有些疑慮。”
李誦道:
“說來聽聽。”
李純道:
“這樣一來,父皇所說的後勤保障一塊未免魚龍混雜,淮西或者其他藩鎮的奸細不就是能混入其中了嗎?兒臣在淮西行營時,官軍吃了幾次敗仗都是因爲奸細打探了消息,給賊軍引路,出我軍不意所致。在圍攻淮西的時候,李師道就派出盜賊要焚燒我軍倉廩,若是我軍攻打淮西,李師道肯定更會動這方面的腦筋了。到時,如何防備呢?”
這確實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歷史上李師道派出盜賊一把火燒了河陰院的糧草軍餉,導致淮西前線軍餉供應不上,軍心浮動,如果不是李純堅持,只怕真就如他所願罷兵了。儘管李純在李誦身邊的時候只肯裨補缺漏,很少建言,但是能從反面看問題,李誦很欣慰,幾位宰相聽到李純這麼說,也都很稱讚。李純尋常不得見,偶爾露崢嶸,幾句話使得大傢伙冷靜了下來,又接連提出了其他比如軍餉軍糧的集中安置、河北兩鎮如何辦理等幾個方面的問題。不過既然認爲這個思路值得肯定,那麼其他的問題就是枝節了。李誦道:
“朕也是受幾位相公啓發,纔想到這麼辦。這個事情咱們以前也沒有搞過,大家既然認爲有價值,可行,朕以爲可以組織一個機構,專門負責研究這個事情該怎麼辦。問題既然是太子提出來的,陸相公經過行伍,又管着兵部,朕看就由太子和陸相公去做這個事情吧。”
其他幾人當然沒有什麼意見。今天的宰相議事也就轉換到了其他的話題上。擔心的問題有了解決的希望,大家都很興奮,一系列的議題都在討論中有了決斷,或者有了解決的方向。李誦很享受這樣的氛圍,最後李誦留宰相們陪着用了午膳。
午膳是李誦的工作餐標準,四菜一湯:宮爆雞丁、素三鮮、回鍋肉、清蒸魚、雞湯。這幾樣是李誦的首創,如果按時間先後順序的話確實是首創。不過這些在後世都是家常菜,出現在皇宮裡,是要被嘲笑的,就像後人譏諷高鶚續寫的《紅樓夢》,一看高鶚寫的早飯,就知道這人沒富貴過。但在當時,真是稀罕的菜式。一級家廚出身的李誦雖然到了唐朝不再下廚,但是依然以靈光一現的形式,從貞元二十一年端午包糉子開始,發明了許多菜式,讓內外的皇親大臣嘴巴都刁了起來。李誦估計將來歷史上肯定會記載自己是歷史上最會吃的皇帝。現在,在宮內吃飯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榮耀了,許多五品以上的官員一到大節日就開始惦記着賜宴了。而李誦表彰某個大臣的時候,已經不僅僅像當初賞賜裴度那樣給兩匹絹了,很多時候官員們看見中使帶着兩個手提食盒的小黃門出宮門的時候,就會咂咂嘴,羨慕的說道:
“這是哪位大人受了恩遇呢?”
或者“什麼時候咱家也能迎來提着食盒的中使呢?”全然忘了中使們送來的食盒裡有許多時候裝的是毒酒。本來內府按照李誦的要求,爲了脫去皇家色彩在平康坊低調開了一家酒樓,檔次不低,但是生意一直不溫不火,李誦一次去過以後,對李忠言吩咐了幾句,幾天之後,這家酒樓打出了每旬最後一天推出兩道特製御菜的橫幅,結果不管是官員還是商人,乃至市民,都趨之若鶩,連菜價都不看。各鎮的敗家子們更是如此。後來李誦暗中評價敗家子們說:
“泰西,就是大秦(指羅馬帝國,漢安帝時派使者從海路送來大象作禮物,所以記載在了歷史書中,爲多數文人所知。)有個先賢叫阿基米德,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地球嘛就是一個很大很重的球,上面也全是人,還有許多美味的鳥獸。對,在球下面的人都是倒立着的,也不掉下來——朕看,給這些敗家子們一雙筷子,他們能吃遍地球。地球有多大?這個麼,好像比大唐要小那麼一點??????”
這家酒樓迅速成爲長安數一數二的大酒樓,營業額暴漲,把李誦開心地不得了。順便說一下,李誦當時操心兩個事情,一個是從哪兒弄私房錢(皇帝也要過日子嘛,還要養自己的秘密勢力呢!)的問題,一個是糧秣統計司刺探情報延伸觸角的問題。御菜的推出都或多或少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今天的午膳雖然簡便,但這幾道菜被御廚做得色香味俱全,讓宰相們大快朵頤。實際上,宰相們故意討論這麼久,未嘗沒有乘着皇帝今天高興蹭飯的意思。不過李誦也理解宰相們,人多菜少,李誦怕宰相們吃不飽,下令加菜,宰相們以爲今天可以多蹭些花樣了,結果菜一上來還是四菜一湯,只不過是每人一份??????宰相們沒有怨言,吃得很香,但是李誦卻總是覺得滋味不足。宮爆雞丁裡連土豆粒、花生米都沒有,是用別的玩意代替的,虧廚子們想得出來,用的是栗子。回鍋肉裡沒有辣椒,素三鮮裡沒有青菜,而且只能再夏天多吃點,至於湯類,要是有西紅柿該多好啊!可是這些東西還有後來遍佈全國的玉米紅薯,全都在美洲老家呆着呢,一點也不知道在遙遠的大唐李誦大帝正在深切地思念着他們。李誦有時候想起《大漢天子》裡有一個故事,是江充給漢武帝設美人計,美人在預定場合出現時背後是一片玉米地,這時候李誦就特別想把編導全拽過來揍一頓。李誦終於明白許多穿越者爲什麼最後都想要無限的擴張了,不屬於這個時空的孤獨感還有恢復自己本來的生活的,起碼是飲食這一塊的使然。就是李誦,現在也特別期待南面的海上事業能一日千里,造出大海船,到美洲去遛遛,弄點辣椒種子西紅柿什麼的回來。當然在意yin的時候李誦還想到如果造船技術進步,可以大規模從海上支援橫海,甚至從膠東半島登陸,腹背夾擊李師道。
不過這個登陸作戰夾擊李師道的作戰方案在第二天的軍事會議上很乾脆的拒絕了。李誦覺得和這些軍事思想落後的將領們無法溝通,李吉甫、陸贄、伊慎、韓愈、歸登、馮伉、李愬、李光顏、薛平、李文通等人則覺得皇帝的想法太異想天開了。這些人裡的武將都是陸地上的猛虎,對利用河道進行的水戰還能接受,但是對海戰每人都有所畏懼。倒是列席會議的度支副使柳宗元贊成李誦的想法,可臨了也提出海戰不確定因素很大,往往會人船俱亡的危險性。
其實將領們的質疑是很有道理的,一個方面,擒賊先擒王,緇青雖然靠近大海,海岸線漫長,但是其中心在鄆州,屬於內陸,從西、南兩面進兵,有利於兵力的投放,只要拿下鄆州,就能平定淮西,何必分兵去搞什麼勞什子的登陸呢?要是想動搖李師道的根基,從沭陽和滄州進兵深入緇青腹地都能夠做到,安全係數也要高很多。海上投放兵力,除非等陸地上打不開局面的吧。但是看在座各位的樣子,像是在陸地上打不開局面的嗎?用兵是奇正之道,海上進攻在戰術上只屬於奇兵,奇兵在陸地上也不是不能用,幹嘛要費那麼多事往海上跑呢?
另外一方面,自從高宗時候白村江口一戰幹掉了倭國水師之後,大唐的水軍在這萬里大海上就再也沒有不怕死想摸老虎屁股的對手了。不像陸上,隔三岔五的就要剋兩仗,先是和突厥,接着和吐蕃,和回紇,再加上連綿不絕的內戰。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用進廢退,獨孤求敗如果不死,沒人和他比武一定變成獨孤必敗,這麼多年水師除了打百濟的時候大用過,就沒在海上打過像樣的仗,這樣的軍隊退化的程度用腳趾頭想都能想出來,到海上會不會直接把船開到龍宮去都說不定。所以李愬委婉地安撫皇帝陛下說:
“陛下,臣想水師還是先操練操練吧,操練個一年兩載的臣想就堪大用了。說不定將來打渤海的時候能用得着呢?”
李愬這麼說讓陸軍將領們很提氣,這麼說就意味着在水師重新形成戰力之前緇青已經被幹掉了。不但緇青被幹掉,河北都被平定了,不然哪裡來打渤海的說法呢?說實話,渤海不過是個郡國,但是地方實在太遙遠,在都城在牡丹江那旮旯,如果不是因爲和緇青關係密切,李愬還不定能不能生出打它的呢。但這其實不應該怪人家渤海,這是唐朝皇帝根據押藩制度下的命令,人家渤海頂多是打醬油的,幹他x事?渤海郡國是指定和緇青發生關係的,渤海郡國每次遣使朝貢都是從緇青走,只是這種關係在唐中央威信衰落後變了味罷了。
大臣和皇帝的關係往往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但是很多時候的體現是一條大腿擰不過那麼多條胳膊。李誦無可奈何,只得收回了這個天才設想,只是出於對做一盤地道的宮爆雞丁的強烈渴望,使得李誦大帝堅定了發展海上武裝力量的決心。造船事業的發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視,超出了海貿發展的需要。李誦大帝親筆設計了許多戰船的圖樣,幼寧公主又一次還從廢紙堆裡發現了一艘甲板極其寬大的戰船樣式,上面標了許多細長兩側帶枝尾巴上翹的東西,好奇心不減的幼寧去問李誦這是什麼,李誦答道:
“螞蚱。”
百思不得其解的幼寧公主盯着圖案看了半天,喃喃道:
“這個圖紙上標着叫做‘航空母艦’的東西,難道是用來裝螞蚱的嗎?這船得有多小啊。”
而李誦大帝的許多設計在匿名拿到工場去後,一向老實巴交的技師大喊一聲,捶胸頓足地對來人說道:
“大人,這麼多年了,這麼多年了,您能不能不把這些一下水就沉的船的圖樣拿來給我們?上面壓着小的們造出新的大船來,小的們有很多事情要做啊!”
李誦故去若干年後,一艘船舷上標着“神武”字樣的海船,緩緩駛入了以太極宮命名的太極洋,望着東方茫茫的海域,船上的管艦唏噓道:
“神文聖武皇帝啊,您要的辣椒,臣終於找到了!”
因爲這一場跨越萬里大海洋的戰爭是出於李誦大帝想要吃一盤真正的宮爆雞丁的遺願而引發的,所以在後世的歷史上,被稱爲“宮爆雞丁戰爭”——以上純屬胡說八道,屬於附贈,不收錢的。
(月末了,求訂閱。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