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兩班一致贊同,認爲詔主這是變相的引進人才,對樣備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剛把災民安置穩當,唐九徵派的馬隊就來了。
照源接見了全副武裝的官兵,一官員交給照源一封信。
信是唐九徵寫的,大意是說,我朝天子得悉,有一南蠻馬幫,被衆多災民圍困。
其頭領揮動拂塵,弄出驚天炸雷。衆災民被震懾,才免於被刧。
其頭領自稱是樣備詔詔主蒙照源,意欲朝見我大唐皇帝,還馱了十多馱貢品。
不想碰到此事,只好打消原定計劃,承諾帶災民自願者回南蠻定居。
大部災民散去,有二百多災民隨詔主帶走,這無異於變相擄我臣民。
我朝天子聞訊,龍顔大怒,即刻派官兵追趕,阻止災民南遷。
怎奈追趕無果,關卡不見災民通過。我朝天子思量,此詔主非等閒之輩。
幸有賢臣向天子進諫,樣備詔詔主雖有擄我大唐臣民之嫌,卻情有可原。
能讓在死亡線上掙扎的人,有一安身立命之地,樣備詔詔主此舉,善莫大焉。
天子點頭認可,不僅打消了追究詔主的念頭,還要召見樣備詔詔主蒙照源。
責令我駐蜀守軍,派兵護送詔主到長安。即刻起程,不得延誤。
老鄭讀完了信,文武兩班發表各自的見解。
“詔主真英明,真正做到了臨危不懼,果斷處置。”
“就是,連大唐皇帝都說詔主非等閒之輩。”
“大唐皇帝召見詔主,我看有點懸。”
“是啊,誰碼得準,大唐皇帝不會整詔主。”
“皇帝是金口玉言,不會說話不算數吧。”
“還有官兵護送,可見大唐皇帝是真心實意召見詔主。”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準備動身吧。”
照源綜合文武兩班的見解,又與左相照澈,右相照澄,仔細斟酌後,寫了回信。
大意是:我樣備詔詔主到長安去見大唐皇帝,是想求大唐皇帝給我詔恩惠。
事前,不知怎樣才能見到大唐皇帝,就準備了十二馱貢品中,向長安進發。
不想,被衆多災民圍困,寸步難行,眼看貢品就在被哄搶。
在這緊急關頭,詔主許諾,只要到樣備詔安家落戶的災民,一概收留。
不願到樣備詔的人散去了。
事情是平息了,可是,詔主去不了長安見大唐皇帝了。
感念大唐皇帝不責怪詔主帶回中原災民,還開恩召見詔主。
我樣備詔詔主即刻起程,去朝見大唐皇帝。
一兵士帶上照源的信,給唐九徵送去了。
照源準備了三馱核桃,三馱核桃油,三馱蜂蜜,三馱苦蕎麪,一共十二馱貢品。
因增加了官兵護送,伙食馱子也增加了。
三天後,照源原班人馬第二次去長安。
這一次,有官兵護送,那氣勢雄壯了許多。
路經蜀地,唐九徵設宴款待照源一行。
唐九徵陪送照源前往,夜住曉行,風餐露宿,終於到了長安。
一路上,唐九徵告訴照源朝見皇帝時怎樣跪拜,怎樣回話。
照源一一記在心裡。
瓦是男在旁邊也聽到唐九徵所說朝拜大唐皇帝的那些繁瑣禮儀。
覺得太過於麻煩,就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