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事業之母

1890年的上海外灘,還見不到多少壯觀的富麗堂皇的石質歐式建築,有的只是那種維多利亞式的紅磚樓——廉價且實用,此時的公共租界也好,外灘也罷,對於外國人來說,只是一個掙取財富的冒險天堂,至於將這裡建設成爲都市——至少租界內的地產商人,現在還沒有這種眼光,更沒有這份心思。

一棟兩層高的維多利亞式紅磚樓,於外灘中並不甚顯眼,不過雖是不顯眼,可在三天前,當這棟曾屬於一家意大利洋行的樓房外懸掛起銅質的銘牌時,卻還是在上海租界引起了轟動——朝鮮銀行,看似不起眼,可對於壟斷上海銀行業的洋人來說,卻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聞——一家剛剛成立的東亞銀行闖進了由洋人壟斷的銀行業,儘管在東亞,日本早已成立了銀行,但其銀行經營僅侷限於日本以及朝鮮,而於上海,這個遠東的“金融中心”,卻是白人的天堂,而朝鮮銀行的冒然闖入,自然引起了轟動。

亦是在這家銀行成立的當天,一個大新聞再次震撼了整個上海銀行界——湖廣總督府將原存於匯豐的400萬兩海門衙門專款存入朝鮮銀行,單就是這一筆存款,就足以讓朝鮮這一家在衆行之中起步最低,難望各行項背。它的資本額甚至不及幾個有名的錢莊的“小銀行”,一躍成爲一家“大型銀行”。

開業時的震驚歸震驚,但到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這是一家“小銀行”的事實,儘管在幾番爭取下諸如招商輪船局、紡織局等官辦企業先後同意將款子存入銀行。但作爲銀行的經理。唐榮俊卻並未覺得壓力有絲毫減輕。

徐徐的夜風。吹拂着面頰。星光之下的黃埔江,那平平展展的水面,沒有一點波瀾。這與唐榮俊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反差,此時他正心潮起伏。凝視着窗外的黃埔江,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的。

時值深夜人聲靜寂,這世界好像就剩下他和伴着他眼前的黃埔江了。他想起了白天遇到的那位曾自己在匯豐銀行時的頂頭上司,竟斷然說道,中國人的銀行是不會辦好的。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唐榮俊的心。使他不由想起在匯豐銀行中的英國職員傲慢的神態,以及那些洋人們藐視的目光,甚至還有平素與洋商銀行打交道時遭到的冷遇和白眼……

而更重要的是——這家銀行對於統監府的意義——之所以將銀行開到上海、武昌,就是爲了吸納國內的遊資,進而再以商業貸款的方式解決統監府以及公司面臨的資金窘境。

這些壓力和刺激使得唐榮俊他暗下決心:一定把這家銀行辦給他們看看!

現在的中國根本沒有銀行業,有的只是錢莊業,而銀行卻是現代金融之母。西洋諸國在中國開設銀行,吸納存款,發行紙幣,拿國人的存款借款給中國政府。進而壟斷了中國的金融。在匯豐銀行的工作經歷,使得他清楚的知道。外商銀行是如何一步步的掌控中國的金融大權。外商銀行通過對中國錢莊的操縱利用,以達到其控制中國金融的目的。洋商銀行通過收取錢莊的莊票、向錢莊提供貸款等方式同其合作,原本就沒有現代金融觀念的錢莊早已淪爲外商銀行的“忠僕”。

眉頭緊鎖着,於窗邊沉思良久的唐榮俊回頭看着身後的趙傑,他是他從天津的花旗銀行挖來的助手,亦是現在的上海分行經理。

“玉勤,你看咱們應該怎麼辦?”

“總經理,而就現在的朝鮮銀行來說,銀行財薄力微,於上海根基尚淺,甚至同樣也談不上社會聲望,現在的朝鮮銀行於上海金融界的地位,更還不及一個洋商買辦。既沒有可作押借款的道契,也未取得像錢莊那樣與洋商銀行進行業務往來的資格。 如果我行想要生存下去,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在外商銀行與錢莊之間的夾縫中尋求生路。 ”

趙傑的回答讓唐榮俊微覺得詫異,好奇的問道。

“哦,那你說來聽聽!”

“總經理,外國銀行於上海等地之所以能夠立足,皆因當年髮匪之亂時,由於國內政局不穩,變故頻繁,內地的官僚、士紳等有錢人,多把資財轉到上海,存入租界內的洋商銀行,憑藉外國銀行在租界內享有的特殊權利,尋求對財產的安全保障,而後來人們亦發現相比錢莊,銀行存錢更方便,但銀行卻對其客戶有百般限制,其只願於大客戶打交道,而無意與普通百姓打交道,以匯豐銀行爲例,其開戶限制爲一千元,既然是外商銀行中限制最少者,開戶亦需五百元,如此一來,自然將大量客戶排斥於門外。而一般小商人及普通百姓,尚有許多閒散資金,卻只能存於家中,或寄存錢莊,非但不能生利,甚至還不爲錢莊所重。”

在天津花旗銀行時,趙傑就曾針對銀行業的現況,試圖勸說花旗銀行放下身段同普通百姓打交道,但卻不爲洋人大班所用,現在主持上海分行的他自然不會錯過這麼一筆財源。

“你是說降低開戶門檻?”

對於洋商銀行專事富人的開戶限制,不與普通百姓打交道一事,唐榮俊自然是早已瞭如指掌。

“是的,總經理,既然咱們在朝鮮和山東能代發工資,與普通工人打交道,爲何不能於此同普通百姓打交道,對於咱們而言,只有通過大量吸收儲蓄存款的辦法,迅速擴大銀行資本,開拓出一條可供通行的路來。”

“你的意思是,開闢小額存款?”

對於小額存款,唐榮俊並不陌生,這是因爲銀行承辦代發工資這一業務延伸出來的,公司僱傭的工人工資均由銀行分理處代發,其中許多工人更是直接將錢存入銀行,而之所以沒有拒絕小額存款,則與府中以及公司面臨的資金問題有關,自然不介意吸吶工人存款。

“我行想於上海立足,就要體現出自己的與衆不同之處,而最大的與衆不同,就在於我們要特別注重小額儲蓄存款的吸收。現在小額存款存不進外國銀行,而錢莊對於小額存款亦持輕視態度,根本瞧不上眼。特別是對於銀元存款,一般不付給利息,更有甚者還需付一元開戶費,如此一來,豈不把普通百姓拒之門外?”

話聲稍稍一頓,趙傑又接着說道,

“於上海一地而言,是富商多還是小商人、普通百姓多?而且小額儲蓄又有比大額存款更加穩定,畢竟一般普通百姓之存款,在於積攢,非萬不得已不會動用。如此更有利於我行提供商業貸款,若我行開辦小額存款,甚至一元開戶,自然可令絕大多數普通百姓從中獲利,更可以在短期內將銀行的聲譽擴散至上海以及周邊各地,待到銀行聲譽建立後,屆時自然可發行銀元券、銀兩券等紙幣,畢竟,紙幣的關鍵在於聲譽!”

趙傑的話讓唐榮俊深以爲然的點點頭,對於銀行而言,聲譽無疑是最重要的,而聲譽亦只有廣泛開展業務才能帶來,在洋商反應過來之前,以小商人和普通百姓爲突破口,以尋求更大的發展,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玉勤,既然你覺得可行,那就按你說的辦,咱們朝鮮銀行想發展,想於上海立足,先開辦小額存款,不要嫌麻煩,務求廣爲開展,就像大人說的那樣,銀行嘛,就是要服務社會,服務百姓!”

或許對於銀行如何辦、怎麼辦,唐大人那邊沒有過多的吩咐,但至少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一點銀行的宗旨在於“服務社會、服務百姓”,儘管其真正的宗旨是吸納存款,向統監府以及公司提供貸款,就像那四百萬兩海軍衙門專款一般,即將於近期轉往朝鮮,在鑄幣局製成銀元后,其中部分運往上海,但大多數將作爲貸款放於北洋實業公司,有了這筆錢子,諸如鐵路、機械工廠等大型工業項目即可全面展開。

儘管於一定程度上來說,朝鮮銀行根本就是統監府的“出納”,但這正是銀行創辦的目標——集中社會閒散資金,爲工業發展提供支持,只不過相比於其它銀行,朝鮮銀行更具有傾向性,它的貸款將全用於特區的建設。儘管作爲中國人,但對於朝鮮銀行來說,至少現在他的大本營卻在特區,在朝鮮,也許等將來,大人重返中國官場,主持一地時,那時朝鮮銀行纔會把視線轉移向國內,但在此之前,對於朝鮮銀行而言,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吸納國內的資本支持特區的建設,支持大人於特區開辦新政。

在朝鮮銀行的支持下,五年,十年之後,特區會是什麼樣子,唐榮俊並不清楚,但他卻知道,中國未來需要那個特區,需要仁川特區去開創一個現代化的先河。想到這,他又想到另一件事,於是便對趙傑吩咐道。

“玉勤,這幾天銀行的事你全權負責,我那邊還要陪宋先生,辦另一件事!”

第51章 統籌第3章 他人相邀機遇現第139章 南望第252章 前沿第140章 出航第208章 氣數第142章 歡迎第43章 老孃們(下)第335章 帝國之屏第204章 拿回來第41章 嫁衣第194章 賢良第47章 流亡者第60章 東南雨第132章 海軍的春天第31章 煙商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101章 委員會第211章 解釋第235章 四九城第89章 眼界第30章 皇夢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96章 革命者第379章 絕不妥協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57章 華之萬東第150章 前奏第21章 朝使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285章 尾聲(三)第28章 夢想第206章 墳墓第177章 許可第13章 連環套第67章 府中出納第10章 大連第207章 試一試第187章 潰敗第207章 試一試第257章 等待第187章 相商第195章 突襲第319章 風雲變幻(下)第10章 大連第120章 紛亂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79章 演習第215章 交易(上)第76章 道路第39章 洋操第71章 試驗室第163章 白晝第158章 如我所見第293章 不爲奴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95章 謀劃第219章 未來第69章 海軍島第106章 農憫第42章 老孃們(上)第11章 四策(上)第337章 面對未來的選擇第144章 軍馬第197章 心思第73章 飛艇第195章 突襲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78章 轟鳴第213章 末日(中)第32章 翁府話(下)第217章 交易(下一)第180章 絕系第27章 名正言順第165章 膽子大些第136章 鐵路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73章 工地第158章 如我所想第150章 東洋暗潮第189章 風起第25章 慶記公司第33章 長衫第124章 人才第99章 用心良苦第151章 賀禮第102章 海洋第179章 睦仁的希望第141章 風雲際會第105章 我是誰?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154章 陽謀第144章 軍馬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44章 端白臉的想法第248章 憂慮第6章 利益紛爭第37章 太后的決定第10章 虛張聲勢第15章 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