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人才

釜山西南有一面天然的海灣,叫作鎮海灣。鎮海灣是朝鮮半島一帶最大的海灣。這片面積達數百平方公里的海灣水深港闊,可謂是東北亞大陸第一良港,海灣內層層環抱,灣中有灣,港中有港,連綿起伏的山嶺將海灣完全“包裹”於其中,僅只有一處寬約數公里的出海口。

上午,狂風怒號,海上吹來的寒風侵人肌骨,在出海口處的山嶺上,以千計的勞工正在開挖着山體,以備在山體上修建炮臺,舊時的炮臺位於釜山城附近,而現在數座新炮臺卻於鎮海灣周開工興建着,開挖的山體間,一條條隧道掩體正在建設中。

山頂與山腰間的勞工忙碌着的時候,在海灘卻有兩個青年人沿着海灘行走着,這兩人的穿着有着明顯的區別,其中一人穿着件黑色的呢絨大衣,另一人則穿着棉袍,對於這兩個的關係,明眼人一看便可猜出幾分,他們是上下級的關係,那個穿棉袍的青年總是會跟在前者身後半步處,以顯出對方的地位。

“仲彭,你看,從這裡往東看去,400餘里外,便是日本了!”

站在海灘上,唐浩然的手指着對岸對身邊的李經述說道。

李鴻章會把他的兒子派到朝鮮來,完全出乎唐浩然的意料,而李經述的姿態之低,亦遠他的意料,其來到朝鮮後,對府中之事全不插手,縱是有朝鮮官員於他面前“告狀”,其亦會於第一時間告知府中,這是一件好事。

或許,正是因爲李經述的這種低姿態。唐浩然纔會在來釜山視察海軍基地建設時,把他帶來了,一個多月的接觸,使得唐浩然對其有了清楚的認識——他是一個老實人。雖說極爲聰明,渾身全不是一般官宦子弟身上的跋扈。更爲難得的是,此人極爲老實,以至於唐浩然甚至都懷疑,他不是李家之人,或者正因如此,其纔會於歷史上全不如李經方那般“有名”。

在選擇海軍基地時。唐浩然並沒有選擇港口條件初備的仁川,而是選擇了條件更爲優良的鎮海灣,之所以選擇這裡,一方面是因其爲東北亞大陸條件最好的天然良港,而另一方面。卻是基於政治原因——令艦隊遠離北洋。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空前膨脹的北洋水師,對唐浩然的威脅甚至超過了俄國艦隊,自然,在這種情況下,遠離北洋的鎮海灣,無疑成爲了最好的選擇,雖然建設新的海軍基地需要花不少錢。但就將來來說,港寬水深的鎮海灣顯然比旅順更適當作爲海軍基地,即便是百年之後。這裡也是美軍的航母泊地之一,在另一個時空中,這裡亦是日俄戰爭時日本聯合艦隊的泊地。正因如此,唐浩然纔會選擇這裡作爲未來的“朝鮮海軍”基地,至於仁川則只是作爲輔助港。

“日本……”

望着大海,李經述沉吟片刻。而後看着唐浩然說道。

“現在俄國人不是已經佔領宮城縣和山城縣了嗎?”

現在的日本已經沒有了任何希望,俄羅斯再次拒絕了美國方面的斡旋。他們不僅佔領了日本北方中部的宮城和山城兩縣,同時又修復了酒田港。源源不斷的俄羅斯軍隊正通過港口涌入日本,而更爲致命的是在北方的青森、秋田和巖手縣,聚集着近十萬日軍主力,現在他們無一例外被阻攔於北方,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在南方儘管日軍正在抵抗,可相比於俄羅斯人他們的力量實在太過弱小了,戰爭或許會持續到明年,但事實上現在的日軍不過史是負隅頑抗罷了。

“是啊,明年,大規模的戰事就會結束,到時候……日本的滅亡將是不可避免的!”

到時候或許俄羅斯贏得了勝利,但對於俄羅斯而言未嘗不是一場慘勝——戰爭不過只進行了半年,俄國人便已經花費了超過12億盧布,儘管他們的債券在歐洲極受歡迎,但龐大的戰爭開支正在耗盡俄國人的財力。

但是,對一個不計較得失、急欲報復的國家來說,龐大的財政開支,暫時是可以接受的,而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後,財力被耗盡的俄羅斯至少將有十年喘不過氣來,這場戰爭爲中國贏得了時間,贏得了十年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它是阻止了日本打響甲午戰爭的可能。

如果“我大清”沒有在甲午戰爭中敗北,光鮮亮麗的洋務運動或許還能糊弄世界幾十年,大清依然是那個讓人望而生畏的“龐然大物”,如土耳其一般,雖是虛弱,但列強卻不會輕易產生吞噬之心。就如同現在,北洋艦水雄心勃勃的大擴充,被世界各國海軍所驚歎,甚至就連同海軍佔有絕對優勢的俄國人,在一面進攻日本的同時,一面藉口開始加強海軍軍備,相比於北洋艦隊,他們的制定的規模無疑更爲龐大。

自己阻止了甲午的爆發,可是卻沒有沒有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是將中日戰爭換成了中俄戰爭,儘管贏得了十年的時間,但十年後重整旗鼓的俄國就會將視線對準中國,如果中國在那場戰爭中失敗,所失去的恐怕絕不僅僅只是臺灣,甚至可能……

沉思間唐浩然凝視着波濤洶涌的大海,他能夠想象得到此時陷入戰火的日本,對於日本的生靈塗炭,他自然沒有一絲的同情,即便是《中華時報》上那些有關俄軍於日本暴行的報道,也不過只是一笑了之,甚至在內心深處,他渴望着俄軍在日本犯下一個個暴行,屠殺也好、強女幹也罷,狗咬狗的暴行,人類需要干涉嗎?當然不需要!

但兩狗相殘於中國卻能帶來超乎意料的好處,這正是唐浩然需要抓住的機會。

“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另一個問題,日本滅亡後。我們需要面對俄羅斯的壓力!”

打破沉默的唐浩然,朝着北方看了一眼,那個鄰居對國土的貪婪遠超過其它任何國家,有如日本一般。

“當然,這個問題有中堂大人在。有北洋在,我這邊的壓力也就沒那麼大了!”

面對唐浩然對父親的恭維,李經述連忙恭維了回去:

“子然客氣,您於海東所辦新政、操練之新軍,亦是他日抵禦俄人侵犯之根本!”

“新軍倒罷了,朝鮮地貧民瘠的。即便是傾國之力,亦很難操練兩鎮新軍,若非如此,我又豈需推行經濟統制,以圖增加財政。以謀操練新軍之經費……”

假李經述之口,唐浩然已經將推行經濟統制的目的上報京城,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京城的“體諒”,

“而以府中的那點財力,欲辦以新軍,非得推行實業不可,可這就需要人,現在府中和公司企業聘請的外國老師多達728人。技術人員多達1412人,事務員亦達145人,熟練工875人。其它各類人員391人,這幾千人,每月僅薪酬即多達三四十萬元,雖說大部分爲公司負擔,可這卻是筆極爲昂貴的支出……”

爲了滿足實業以及行政上的需要,無論是府中亦或是公司都是以數倍的工資聘請外國人。來到朝鮮之後,唐浩然在很多方面的都面對諸多問題以至困境。而其中人才枯竭則最爲明顯和直接,國內的教育無論是規模亦或是內容都滿足不了特區對技術人員以及合格產業工人的需求。

尤其是與日本不同的是。特區的工業除去如紡織業一般的輕工業外,還有以鋼鐵爲中心的重工業,培養大批技工和中等科技人員的需求無疑更加迫切。於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向外國引進急需的人才和派遣留學生到國外學習。

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廣爲聘請外國各行各業專家,只是解決一時之需,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於本國人才的培養,並逐步停止這種人才引進,派遣留學生出國是一個選擇,但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培養,才能解決人才問題。

“所以,我才辦了東亞同文學院,去年同文學院的在校生只有400餘人,而明年二期開學後便有4500餘人,他們都是國內各地同文學堂的畢業生,在同文學堂內,他們學習了英語、德語、法語以及數學,初級的自然科學常識……”

於唐浩然設計的“教育體系”中,同文學堂無疑就是大學預科,過去唐浩然並不清楚預科的作用爲何,但通過同文學堂,他卻明白預科的重要性——中國有數百萬熟讀國學、粗通數學的讀書人,作爲文人他們或許是稱職的,但就理科以及外語卻遠不如近現代教育培養的高中生。而同文學堂作爲預科的目的,正是教育其外語、自然科學以及數學等理科知識,進而其才能於同文學院中拿着歐美教材,在歐美教授的教育下學習這個時代最先進現代知識。

“子然所辦的同文學堂,家父亦深爲贊同,家父曾於經述面前言道,論及洋務家父不及子然十一,而根子就在這同文學堂上!大人之眼光,遠比他人所能及!”

恭維也好、馬屁也罷,縱是李經述在內心深處亦對東亞同文教育體系佩服至極點,若是這般推行下去,不出數年必何解洋務無人之局,唯一可惜的是——人才盡爲朝鮮所用。

“中堂大人謬讚了!”

搖搖頭,唐浩然將視線投向李經述反問道。

“可,這就夠了嗎?”

(對於大家覺得統制經濟就是計劃經濟,於此無語需要解釋一下,統制經濟不同於計劃經濟,所謂統制經濟,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前提下,國家財政爲服從戰爭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預或管制生產、流通、分配等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它是一種高度專斷集權的資本主義戰時經濟模式。統制經濟的全面實行,就是戰時經濟體制確立的表現。在一戰二戰期間,各參戰國如英美等國皆實施統制經濟,其本質就是政府的“強制性干預”和“管制”經濟的體制。與蘇式的計劃經濟是截然不同的。)()

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195章 突襲第11章 行憂第58章 到海上去第73章 工地第343章 投機者第76章 衙門第214章 末日(下)第368章 最強大的第374章 太平洋上第49章 可用第16章 善後第140章 出航第340章 用意第63章 權威第104章 向着大海第154章 杭州義(下)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201章 漢城第134章 南浦第160章 新玩意第47章 流亡者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180章 激戰第83章 東洋第290章 屠場第104章 商路第78章 梅花第213章 末日(中)第11章 碧蹄館第363章 軍國民化第166章 冒險第137章 北洋之心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40章 笑一場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159章 開啓大門第17章 紛亂第35章 騙亦有道第13章 背華之罪第12章 蓋平縣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第8章 撈一把第306章 臣民與國民(上)第180章 激戰第292章 代價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129章 法國第68章 融資第310章 浪潮第139章 南望第71章 經驗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238章 空談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190章 俘補第34章 革命第87章 攻略方案第195章 突襲第107章 李合肥的憂慮第54章 鹿兒島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50章 革命第139章 失望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187章 潰敗第64章 變革第211章 解釋第127章 劉公島第94章 倫敦的雨衣第103章 軍艦第328章 湖廣風雲第3章 小事第254章 難擇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92章 代價第25章 蠅附事大第32章 前途第220章 沙皇的決斷第315章 在湖廣第210章 天下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29章 希望第44章 差遣第117章 邀請第32章 翁府話(下)第187章 相商第189章 人心皆私第41章 討人情第143章 行軍第255章 心思浮動第146章 杭州城第286章 大決戰(一)第21章 朝使第7章 訪客第22章 馬前卒第28章 投機者(下)第219章 未來第35章 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