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隱秘北上

劉莊沒有計較太子劉炟的無知,相反,他倚着繡龍黃錦墊上,卻扭頭看着馬後。馬後躬身頷首後,至帳後一會出來,手中拿着紫色錦匣,莊重地放到劉莊病榻上。

夕照與秦鵝扶着劉莊費力地坐起身,馬後又在劉莊身後墊上一塊雲紋龍鳳錦墊。劉莊顫抖着蒼白的雙手打開錦匣,從中拿出一方疊得整整齊齊的黃縑展開,然後莊重地對劉炟道:此爲永平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臨終絕奏……”

說着,劉莊形容枯蒿,劇烈地咳嗽一陣,才喘息着接着道,“竇氏興於河西,名將迭出……對付羌胡惟竇氏不可也。竇卿辭世,朝廷失柱石,吾幸有孟孫。漢與匈奴,勢同水火,不能兩立,二百餘年征戰不休……滅掉北匈奴,乃朝廷首要。當年,竇卿謀百年大業……已爲北虜挖好百年大坑。此奏乃吾大漢百年國策,自今日始,汝當體習之!”

“絕奏?!”劉炟一臉諤然,他接過黃縑,只看了一行便淚如泉涌,到最後,已經嗚嗚悲泣着念出聲,“……滅匈奴者,竇氏也……滅竇氏者,竇氏後人也……”唸完,便將黃縑抱在胸前沉思起來。良久,他擡起頭,堅定地看着他的皇父,“父皇,兒臣懂了……兒臣定不忘父皇教誨,誓滅北匈奴……”

太子雖然在銘誓,劉莊卻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兩滴渾濁的淚珠擠出眼角,秦娥趕緊用絹巾拭去。太子的神態令他心碎,他知道太子並沒有完全讀懂他的心思。他本意是要告訴兒子,要重用竇氏,確保鏟滅北匈奴。更要管束竇氏,不使其狼性爲禍!

可話到嘴邊,劉莊又黯然憋了回去。

知子莫若父,兒子劉炟性格柔弱,能做一個仁厚之君,卻少了些殺伐決斷。他不敢再強求,畢竟,諸子中能出一個寬仁之君,已經是幸事了!

只不過,管束竇氏之責,便只能寄託寬厚墩仁的竇孟孫。可孟孫已年邁,孟孫之後呢,他不敢往下想了。或許這便是大漢宿命,這便是竇氏宿命啊!

他已如枯草,油盡燈枯,他只能拚着最後一絲力氣,力爭將北匈奴打殘,爲兒子、爲天下萬民留一個錦繡河山。可天命有數,人生恨無二百年啊。一代人只能管一代人的事,他百年後,太子將成爲皇帝,天下將爲新皇之天下,他——已經無能爲力!

前線敵情如此嚴重,劉炟卻震驚地看到,父皇卻沒有發出一道詔書!

……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陰曆十一月五日,隱藏在星磧山的徐幹部,突然收到竇固派專門信使飛馳送來的密令,令其按原定計劃北上,務於十一月二十一日前隱藏到疏榆谷北山,與波紹部匯合。

徐幹接令後無一絲猶豫,迅速命祭參帶一隊斥候刑卒隱秘先潛進沙漠,沿途保護,務必消滅巡哨的匈奴探卒。徐幹隨後率領別部全軍於夜間越過星磧山,進入茫茫戈壁荒漠。

在歙渠嚮導下,別部刑卒們着胡服,倍道兼程,強行穿越沙漠。他們與尋常沙漠行軍正好相反,晝伏夜行,陰曆十一月十九日夜裡,巧妙繞過白山,進入疏榆谷之北的北山(注:即今莫欽烏拉山,兩漢時蒲類人稱此山爲北山)上,在凜咧的寒風和飄飛的小雪中,順利隱藏進山林中。

歙渠與他的國兵帶着別部,順着叢林茂密、冰雪覆蓋的峽谷、山澗,彎彎繞繞,曲折上行。天亮前,別部登上平坦山頂,原來這裡是一個夏季牧場(注:約今八牆面子鄉位置)。山巔長滿雲杉、松柏,地面的草場,已經爲積雪覆蓋。

別部在林間迅速紮下野營帳蓬,全軍靜默無聲,但士卒們既興奮又緊張。這裡太隱蔽了,北匈奴人正在白山南麓枕戈待旦,他就就是想破頭,也不可能想到此時已經有一支漢軍,在北山深處的深山老林裡紮下了大營,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歙渠顯然是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在一個牧民夏季遊牧時使用的一個石頭圍欄內,圈着整整數百頭羊。林間的馬架子房內,則藏匿着整整一屋子木炭。別部宿營後,每個帳蓬內可以掘地爲盆,燃起木炭,既可取暖,又可烤食,這令全軍士卒既驚訝又感動!

天漸漸亮起來,徐幹帶着三軍軍侯勘察了地形。

站在山巔向遠處遙看,積雪覆蓋的北山青黑色的叢林與積雪覆蓋的山巒交錯,整個山脊呈波浪形起伏,宛如一條蟄伏的巨龍,骨骼崢嶸,冷峻的盤桓在疏榆谷盆地和三塘驛荒漠之間。其南北坡都分佈着無數梳狀的縱深溝谷,每一條溝谷都被掩映在茂密的叢林裡。

高山雪水滋養着這裡的牧草和牛羊,也滋養着牧民們安靜、原始的生活。山巔空氣異常清新,天空烏雲沉沉,彷彿就在頭頂,似乎一伸手就能觸摸到,可走近了又飄飄緲緲一無所有。一團一團的烏雲在森林之上的天空宛如煙火,變化萬端,舒展着、翻卷着遠去。

站在草場北邊山崗上,能清晰地看清山南的疏榆穀草原。而從這裡向西,則有一條爲茂密叢林覆蓋着的大峽谷,一直通向從蒲類海至三塘驛的澗道。這條大峽谷,便是別部的北上出擊通道,現在已經被歙渠的國兵們隱秘封鎖着!

徐幹與祭參的中軍設在一個破舊的馬架子房內,此時炭火上吊着黑泥瓦罐,水已經咕嚕着即將燒開。連續強行軍,士卒們極度疲憊,吃完朝食便全軍補覺。而歙渠的國兵,則負責餵食全軍的戰馬。歙渠負責組織警戒,徐幹與祭參也開始補覺。

至此,別部進入疏榆谷的戰略性行動,已經順利完成。竇固二徵白山戰役,已經順利拉開了帷幕!

枯且罕的屯田官署在北山南坡的一個山間牧場上,有一個夏季牧苑,裡面有十幾座龐大的圍欄。大雪封山之前,牧民們已經將牛羊趕下山。冬季屯田奴隸們無事可幹,現在就成爲他們的營地之一。枯且罕已將這個營地嚴密封鎖了起來,奴隸們不得走出牧苑。

而從這夏季牧苑,順着一條山澗,便可一路登上山巔牧場。

餉午之前,枯且罕在波紹的陪同下,順着山澗密林間的澗道,悄悄爬上山巔叢林內的營地拜見徐幹。只見呼嘯的西北風中,戰馬都在林間靜靜地咀嚼着慄米,歙渠的國兵們正在料理戰馬。漢軍別部在十幾座馬架子屋、無數小帳蓬內已經安睡。

山巔叢林內寒風嗚嗚嘶鳴,卻似乎寂靜無聲。枯且罕震驚地看着這一切,嘴裡連聲感嘆,“老天吶,屠耆烏怎幺能想到,在彼眼皮底下,竟然有一支大軍枕戈待旦……”

徐幹與祭參已經起來了,二將便與枯且罕、波紹相見。相見完畢,枯且罕抱拳稟道,“大軍隱於山中老林,以圈羊爲食,也可舉火取暖,屠耆烏都不會發現。只是有一件事,屠耆烏應呼衍勺之邀,已於今日晨帶人過白山,前往伊吾廬城,開始二王冬季相會!”

祭參恨恨地道,“可惜也,讓彼暫留一命!”

徐幹卻笑道,“屯田使與監軍不必後悔,屠耆烏志大才疏,留着有益無害,比殺掉更好。”

波紹見別部雖無班超,這個徐幹其言語辦事有班超影子,目光中更多了一份令人生畏的殺氣。而眼前的別部則與過去一模一樣,這令他十分震撼。這支部隊,已經被鏤鑄了班超的精氣神,他在與不在,都和在的時候完全一樣。他原想叮囑一番隱蔽屯軍的注意事項,現在一句話也說不出了。

大戰將起,波紹已經送枯且罕離去,即將返回燕然山。送別衆人返回中軍馬架子屋內,餉食已經做好了,便開始進食。歙渠充滿嚮往地道,“再過兩日,萬五千餘匈奴人,將羣龍無首,黑夜中受襲必炸營,蒲類人苦日子已到頭了!”

說着,又當着徐幹與祭參的面,命兩名國兵爲信使,離開山巔營地,潛入蒲類後國,“令百騎長蹇奇,隱秘準備,控制澗道,準備協助大軍西進直下務塗谷!”

徐幹未置一言,祭參驚訝地看了一眼這個蒲類國塞人。想想波紹一直隱藏在歙渠身邊,便將到嘴的話憋了回去。

……

在向星磧山派出信使的同時,竇固、耿秉、劉張、耿中率領北征大軍即離開涼州大營,他們越過崑崙塞,全軍渡過疏勒河,向西北方向進入沙漠。

僅僅一個多月,別部踩出來的沙漠道路便被呼嘯的西北風吹平。與別部相反,他們白天行軍,夜晚則宿營。各營次第跟進,井然有序。

到星磧山時,前軍耿秉部屯騎營軍司馬戰壽順利找到徐幹留下的標誌,前軍順着別部開闢出的山道,士卒們牽着戰馬,艱難地進入山內。

各營一一進入山區,可永元的拋車營卻遇到了大麻煩,拋車雖然已經卸解開,由輜車與騾馬駝着,可山道艱難,輜車無法通行。後軍主將劉張見狀,便命越騎營校尉任隗派出一千士卒,硬是擡着輜車越過一道道山崗。

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四章 陡陷絕境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九章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