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向魏襄王出謀劃策:“魏國南邊與楚國相鄰,北邊是趙國,東鄰齊國,西鄰韓國,沒有山川之險可以憑藉,道路四通八達不易固守,除非依靠秦國,國家才能安定。”
魏襄王猶豫不決。
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
張儀偷偷的派人通知秦惠文王,讓秦國派兵伐魏,大敗魏軍,奪取曲沃城。
魏襄王一氣之下,更不肯臣服秦國,從而開始積極地謀求“合縱”,推舉楚懷王爲“縱約長”。
經過楚國、魏國的號召,“合縱”聯合又被各國諸侯認同,這樣蘇秦在齊國又被重用起來。
此時,齊國相國田嬰病逝,兒子田文繼承父親職位,稱號孟嘗君。
孟嘗君田身居戰國四公子之首。
戰國四公子分別是:齊國孟嘗君田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楚國春申君黃歇。
田嬰有兒子四十多人,田文只是小妾所生。
田文這種出身是不可能成爲繼承人。
根據古代宗法制,貴族可以是一夫一妻多妾,妻子生的第一個兒子叫嫡長子,嫡長子才名正言順地繼承人,其他妾生的兒子叫庶出,一般不能承奉祖廟的祭祀和承襲父祖的地位。
妻也就是“齊”的意思,與丈夫是平等的,是通過明媒正娶進入丈夫家門。
妾的地位就就差得多,有買的,有別人送的,也有丫頭同房成爲妾的,無論什麼形式都沒有娶妻正式、隆重。
比如家裡吃飯,妻子和丈夫可以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妾就要在一邊看着,等夫妻倆吃完後,妾才能吃。
田文就是田嬰的妾生的兒子,五月五日出生。
因爲這個生日,田文剛剛生下來,田嬰就告誡田文的母親把孩子扔掉,不要養育。
田文的母親不忍心,偷偷把孩子留下,等到田文五歲的時候,田文的母親向田嬰引薦,田嬰才知道這位兒子還活着。
田嬰大發雷霆,讓你扔掉,你爲何不聽?當場就要處罰田文的母親。
五歲的田文趴在地上磕頭爲母親求情,一邊磕頭一邊問:“父親爲什麼要拋棄孩兒?”
田嬰說:“人們說五月五日爲凶日,這天出生的孩子,等長到與門一樣高的時候,會克殺父母。”
田文回答:“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決定的,怎麼跟門的的高矮有關係呢?如果人的命運由門的高低決定,那爲什麼不把門做得高高的呢?”
小孩子的話,竟然讓田嬰無法回答,心中暗暗稱奇。
田嬰善於斂財,家裡的財寶堆積如山。
有一天,田文問父親田嬰說:“兒子的兒子叫什麼?”
田嬰答道:“孫子。”
田文接着問:“孫子的孫子叫什麼?”
田嬰答道:“叫玄孫。”
田文又問:“玄孫的孫叫什麼?”
田嬰說:“我不知道了。”
田文說:“父親擔任齊國宰相已經歷三代君王了,可是齊國的領土沒有增廣,咱家卻積蓄了萬金的財富。您的姬妾可以踐踏綾羅綢緞,而齊國賢士卻連粗布短衣也穿不上;您的男僕女奴有剩餘的飯食肉羹,而齊賢士卻連糠菜也吃不飽。您聚集財富,想留給那些連稱呼都叫不上來的人,而齊國卻在諸侯中一天天敗落。我感覺父親這樣做很奇怪。”
這一席話對田嬰觸動很深,從此以後,開始對這個兒子另眼看待。
田嬰改變了對田文的態度,特意與他商議一些家務,接待賓客時也帶着他。
等田文長到十多歲,便能接應賓客,舉手投足,落落大方,賓客都樂意與他交往,田文的名氣越來越大,各國使者來到齊國,都要見一見田文。
田嬰也因爲田文最有能力,破格立爲繼承人。
田嬰去世後田文繼承了薛公爵位,號稱孟嘗君。
孟嘗君繼位以後,大修館舍,招攬天下名士,凡是來投奔自己的,無論有沒有能力,全部收留,不少犯罪逃亡的人也來到他的門下。
孟嘗君雖然身份高貴,可是他的飲食與這些客人們一模一樣。
一天晚上,孟嘗君招待賓客。
因爲人比較多,一位距離孟嘗君比較遠的賓客,隔着燈火,懷疑孟嘗君吃的飯菜與自己不一樣,自己吃差,孟嘗君吃得好,只見他把筷子往桌案上一摔,起身辭去。
大家都在開懷暢飲,他憤然離去,孟嘗君詢問是怎麼回事?
瞭解原因以後,孟嘗君起身叫住這位客人,把客人請到身邊,客人看到孟嘗君的餐食與自己的一模一樣。
客人感嘆道:“孟嘗君誠心對待大家,我竟然懷疑他,真是個卑鄙小人,有何臉面待在世上?”說完,竟然拔出寶劍自刎而死。
事發突然,在場的人沒來得及制止,孟嘗君十分惋惜,隆重安葬這位客人,並且親自爲他治喪,哀痛非常,衆門客沒有不感動的。
此後,投奔他的人越來越多,食客達到數千人。
諸侯們都知道孟嘗君能力非凡,賓客衆多,相互告誡不敢侵擾齊國。